例说文本解读的三要与三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要论文,文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要善于从文本的语言事实挖掘思想、形象、情感的深刻内涵,忌望文生义、沦于肤浅。
千百篇优秀的诗文,要想让它产生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启迪人生的智慧,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和创造潜能,第一步是解读。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语文教材的课文不管有多少类型、多少篇章,有一点必须遵循,那就是要从语言事实中分析出其思想、形象和情感的实质。
我们且以鲁迅的《铸剑》(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为例。
《铸剑》是鲁迅先生短篇小说的杰作,也深为作者本人所看重。作品以古代典籍中有关眉间尺的故事传说为框架延展开去,演绎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其中蕴涵了作者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要深入理解作品、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就必须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事实,从关键性的节点入手,进行透彻的阐释。
如黑衣人要给眉间尺报仇的一段对话描写,写得相当冷峻,且用意深刻。这段话的解读是理解《铸剑》深刻内涵的一个关键节点,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也是许多老师容易陷入肤浅的一道坎。且看这段文字:
眉间尺不觉伤心起来。
“唉唉,母亲的叹息是无怪的。”他低声说。
“但她只知道一半。她不知道我要给你报仇。”
“你么?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
“阿,你不要用这称呼来冤枉我。”
“那么,你同情于我们孤儿寡妇?……”
“唉,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阅读这一段,学生不免产生疑问:既非“仗义”,又非“同情”,黑衣人与眉间尺素昧平生,何以要为他报仇?又何以在下文的紧要关头,义无反顾地舍弃宝贵的生命?大多数教师都是依据教材注解(放鬼债的资本:旧社会“有一种精神的资本家”,惯用“同情”一类美好言辞作为“放债”的“资本”,以求“报答”)得出结论——黑衣人是一个不求回报的“义士”。于是,问题又回到原来的起点:依然是仗义,只是不求回报而已。我认为这样的结论实在肤浅,一种望文生义的肤浅。要正确解读这部分,要从文本的语言事实入手,即“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只有参透禅机,才能真正悟出道来。这句话关键在对“你”的理解,这个“你”是文章的文眼。此时的“你”,是那个与老鼠戏斗的眉间尺、那个仅仅为了报私仇的眉间尺吗?回答是否定的。文本语言已经揭示了此时的眉间尺肩负的一种使命——挑战黑暗,向暴政复仇。这个使命使眉间尺的复仇远远地超过了个体性的情感和行为,也就是说,这个“你”已经超越了个体的小“你”,成为一种社会道义、社会力量、社会责任的象征,是一种大“你”。面对这样的大“你”,所谓的“同情”“仗义”这种个体性的感情和行为,显然是苍白的。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义也当无言也。说透了这一点,眉间尺毫不犹豫地割下自己的头颅、黑衣人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舍身等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2 要立足文本,贴近作者,准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忌把个人的主观臆想强加给作者。
文本解读不能靠猜测,也不能靠说教,而是要走进文本,认真解读,把握语言,获得形象和思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利用文本引导学生走完“通过把握语言,获得形象和思想”的过程。当前的有些语文课堂,一方面打着“对话教学”的幌子,一味追求课堂的纷繁热闹,另一方面无视学生的认知水平,漠视文本,开掘所谓的“深度语文”,结果使崇高而深刻的理性流于虚妄。
如《伤仲永》这篇课文的教学。作者的意图非常明确,即要说明先天禀赋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可是有些老师为了标新立异,制造哗众取宠的课堂效果,节外生枝地预设了这样的问题:“方仲永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然后,学生经过老师有意的引导,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方仲永的悲剧是方仲永的父亲造成的,理由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利其然也”,可见贪图名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可见没有远见,不懂得教育子女。特别是“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这一句,表明方仲永家世代种田,没有受教育的传统,不知道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所以方仲永的父亲就会“不使学”。
第二,方仲永的悲剧是由王安石父子造成的,理由是:“为什么王安石父子没有资助方仲永呢?王安石父子是不是也很冷漠?王安石的父亲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士大夫,他不仅可以提醒,还可以资助呢。所以王安石的父亲对方仲永的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王安石也有责任,因为七年以后,他从扬州回来又问过方仲永的情况,知道方仲永完全成为普通人……”(有学生质疑:“方仲永都二十岁了,接受教育还有用吗?”立刻有学生反驳道:“现在还有老年大学呢,二十岁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这两种结论偏离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让人啼笑皆非。
我们认同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然而,学生作为文本接受主体,生活经验的差别很大,由此生成的独特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要依靠学生的悟性自然生成。再加上他们的认知能力偏低,对文本的解读并不都是正确的、合理的,他们的体验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对学生别出心裁的解读,老师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目称赞,也不能无主见地附和。此时,文本解读需要老师正确的价值引领。不能游离文本,把个人的主观臆想强加给作者。否则,便会陷入“否定先人,卖弄自己,贻误后人”的泥潭。
3 要尊重历史,善于把握特定的时代背景,忌把现代意识强加给古人。
任何文本都是一定历史与时代的产物,忽视这一点,就可能游离文本,而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比较成功的民间叙事诗,多年来被录入高中语文教材。同刘兰芝一样,焦仲卿是《孔雀东南飞》中一个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但是,对焦仲卿性格的判定几乎一致,如:焦仲卿受封建礼教影响较深,性格软弱;焦仲卿是后来才逐渐坚强起来,而开始是软弱的。还有人说他“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人教版《语文》2004年版《教师用书·课文鉴赏说明》),“是一个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唐弢《〈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
那应如何准确把握焦仲卿的性格特征呢?
在诗篇的开始,当焦仲卿听了刘兰芝的诉说和告白后,便主动找母亲陈述:“儿已簿禄相,幸复得此妇。”他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当官是没什么希望了,但幸运的是老天有眼,给了他一个好妻子,他深深地爱着她。他当场向母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表明了他们夫妻之情,誓死不渝。接着他以妻子的行为来询问母亲:“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在遭到母亲的训斥后,他当着母亲的面,跪着许下诺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敢于为妻子据理力争,为维护自己爱的权利表明心迹,应当说焦仲卿为我们展示了他的刚强。
当听说刘兰芝将要改嫁,焦仲卿立刻请假直奔刘兰芝家,他以“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心志。就在他伤心欲绝之时,是他首先发誓,如果你结婚,“吾独向黄泉”。爱得如此坚贞不渝,如此悲壮,甚至不惜为之献身,还能说他性格是软弱的吗?
实际上,文本表现出的是时代的社会规范与个体情感间的冲突,这是理解焦仲卿与刘兰芝悲剧的一个节点,把握这一节点并透析其内涵是解读的关键。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便成为统治百姓的社会规范,而“孝悌”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之一,更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准则。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向父母进谏,但是进谏的方式应该是和颜悦色,以温柔的声音微微表露自己的意见,只要让父母觉察到自己的观点即可。子女不能认为自己有道理,就明白指出父母的不是,并要求父母应当如何如何,这样做是不为道德所允许的。作为读书人的焦仲卿,“孝”是他无法逾越的一道大坎儿。他能够在母亲面前为妻子辩解,能够做出那样的表态,就已经是一种“勇敢”了,面对母亲的“槌床大怒”,他还能如何?我们又当要求他如何?所以,焦仲卿有意回避与母亲的正面冲突,从对着妻子“哽咽不能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痛苦,但是,他没有忘记向爱妻表达自己的心志:“卿但暂还家”,“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母意的“忤逆”,也是一种反抗。当然,最为激烈的反抗,应当是“自挂东南枝”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社会规范与个体情感的冲突,看到了强大的社会规范是如何摧垮渺小、脆弱的个体情感的。当然,焦仲卿的个体情感,既包含了对刘兰芝的爱,也包含了对母亲的感恩。这是一种孝,也是人类共有的情感。说透了这点,当做出“自挂东南枝”的决定时,焦仲卿的叹息与忧愁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是在那个时代焦仲卿所能作出的最高形式、最彻底的,也是最唯一的反抗,这便是历史的、时代的焦仲卿,舍此,这个美丽、凄婉而动人的故事便不复存在了!
然而,在焦仲卿的故事中,孝与爱情的博弈,爱情最终胜利了,虽然以浪漫主义的形式取胜,但终究是胜利了。
因此,以为焦仲卿性格软弱,“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是一个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还是可以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