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三义辨析*_文化论文

“道”三义辨析*_文化论文

试析“道” 的三层含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含义论文,试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从三个层面上阐述了“道”的含义。从本体论上讲“道”是混沌未开的宇宙天体;从认识论上讲“道”又是规律,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规律;从人生价值上讲,“道”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这三个层面上的含义构成了老子哲学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 道 宇宙 规律 信仰

老子哲学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如果说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史学家、思想家,那么,老子则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他的“道”哲学的出现,使春秋时代的学术理论界面貌为之一新,打破了殷周以来哲学就是政治的樊笼,使哲学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次明显地带上了理性思辩的性质。但是,何谓“道”?“道”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道”之含义是单一的,还是多层面的?对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意见。我认为老子的“道”是具有多层面的含义。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道”——混沌未开的宇宙天体

《道德经》二十一章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五章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从这两段话里,我以为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一、道是一种时而消失、时而出现、时而凝聚、时而分散,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既寂静而又辽远的一种状态;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是生天生地的总根源;三、道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及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天地之外的永恒存在。很显然,老子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宇宙洪荒状态。它在地球未成形之前就永恒存在着。但在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宇宙”这个概念还远未出现,所以,老子用“道”这个字来称呼它。而且老子特别强调说,如果宁要再给它强求一个名字,就只能用“大”来形容,这是人的思维无法想象的一种大。宇宙这个永恒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状态,人的感官是无法把握的。即使是当今的科学技术也对广大无垠的宇宙天体无法把握,不然就不会有诸如“宇宙膨胀论”、“宇宙闭合说”、“宇宙蹋缩说”、“宇宙是个系统”等等争论。因此,老子在《道德经》开首就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以后凡引《道德经》只注章目)就是说对于道,如果能够说得很明白,或者随便给它取个什么名字,那它就不是永恒的了。“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六十七章)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广大,不象任何具体的东西,只有用大来形容它,其它任何具体事物都无法形容,无法比拟。如果它象什么具体的东西,它早就渺小得很了。这些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经典性的言论,它是古中国人在观察茫茫星空时发出的感慨,凝结着他们长期对天文学研究的光辉成就。

老子在四十二章中进一步描述了从道到万物产生的变化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永恒存在和变化发展着的宇宙之中,产生了弥漫运行的元气,有了弥漫运行的元气,就有了阴阳交感流变,有了阴阳交感流变的元气,就逐渐凝聚成地球——天地,然后在天地之间才产生了万物。“无名之物”转化为“有名之物”才出现万物。这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故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万物只是从道那里演变而来的,道是万物最原始的母体。老子从道一直到万物出现的论述,可以说是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一部天体演化的历史。

“道”这个混沌未开的宇宙天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其后”。(十四章)老子在这里描述的道,尤如控制系统中的黑箱一样,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广大无垠的内部结构和特性,无法知道其内部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只能从外部得到它输出输入的信息。从“道”这样一个既辽远而又广大的混沌宇宙到有名再到化生万物的认识过程,不正是黑箱的认识过程吗?老子正是不自觉地运用黑箱方法来认识混沌宇宙——道。我们今天对广袤无垠的宇宙天体的认识也是这样,如果不借助现代化的天文仪器,抬头观望茫茫宇宙星空,感到它又大、又远、又空,当道道流星划破夜空的时候,我们绝不会认为它是纯粹的虚无,而是感到它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混沌东西所组成。老子对宇宙天体的观察感受也是这样的,他找不到一个恰当的概念来给它命名,于是用了一个有许多层函义的“道”来称呼它。即使在科学技术比较昌明的当代,天文学对宇宙的认识也是极其有限的,充其量不过二百亿光年,对于二百亿光年之外的广袤无垠的宇宙还是个未知数,还没有认识它,我们也只能以“有物混成”、“寂兮寥兮”来描述之。作为一个未被认识的世界,它还是一片空白,是一个“无”,亦即“无名”。而我们已经认识了的世界则是“有名”的,但这“有名”是从“无名”而来的,无名则不一定无物。老子的“有生于无”正是无名之物向有名之物的转化。人类认识的至上性与无恨性也正是不断地从未知向有知的转化,从无名向有名的转化。发现的新问题、创造的新名称、,新概念越多,就越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仍然是这样,不然人类的认识也就停止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认识就是遵循着“从无到有”这样一条法则。在猿未变成人之时,就不存在“人”这个名,但猿是存在的,自从猿变成了人,人具有了社会性,有了认识能力,才真正成其为“人”。这就是从无到有的转化。任何具体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所以任何事物都是从“无”中产生,又复归于“无”,这个“无”只是“有”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罢了。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有”即“有名”,“无”即“无名”,因而人类社会也不过是一部“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类对未认识的世界,大至二百亿光年之外的天体,小至日常生活中尚未出现的东西,也只能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如果不承认人的认识中还存在一个“无”的世界,那就等于不承认人的认识能力还有“非至上性”的一面,从而也就等于否认了辩证法。老子哲学的最高目的是“知道”,就是要求人们不断地去认识“无”,接近“无”。但要想达到“道”,穷尽“道”,则是不可能的。然而老子还是要求人们应该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道,理解道,且不可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正是从这里出发,老子认为追求具体事物的知识(即有名)是无益的,这种追求具体事物的、已经“有名”的“为学”,较之于认识和追求产生宇宙万物的“无名”的“为道”,简直不算是知识,如果你只以追求“有名”和“为学”为满足,那你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和体味人类乃至天地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那才是真正的悲剧,这就叫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四十八章)所以,老子要人们“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四十七章)从理性思维中去把握那茫茫不可捉摸的宇宙天体——道,老子把这种方法称之为“静观”、“玄览”。在没有任何天文观察仪器可借助的历史条件下,对茫茫宇宙的认识也只能采取这种方法。老子实在是一个超越前人的天文学家。

正是对天文的观察,对广袤无垠的茫茫宇宙的体味,老子才感到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什么世事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什么“圣人”、“智慧”,在茫茫的大道中,显得既可怜而又渺小,道可以成天地,也可以毁天地,所以,人世间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表现在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上,就是主张“无为”、“贵柔”、“不敢为天下先”,“我无为而民自化”。老子用观察天文宇宙的天道观,来观察人类社会,必然陷入消极厌世的悲观主义,这个理论思维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道”——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

老子“道”的含义是多层面的,不仅是混沌未开的宇宙天体,同时还是万物运行的规律。他在六十二章中指出:“道者,万物之奥也”。道就是万物遵循的深藏而不露的规律。在老子看来,无论是对待自然,还是治国安民,做人处事,都应按“道”这个规律行事,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才能“损有余而补不足”:(七十七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才能够“长生久视”。(五十九章)

“道”这个规律“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三十二章)虽然无名无形又幽微,而天下没有谁能够支配它。“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同上)候王若能遵循它,万物将会服从,为他所用。老子对自然界的规律作了客观的描述:“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规律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似乎没有什么作为,但又没有什么不是它的作为,它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万物。同时,老子还认为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如何认识和利用规律呢?他指出了一些原则:“道者,反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五十八章)事物都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物极必反”,这就是道——规律的作用。

老子还给人们讲了许多具体规律,这些规律就是道的具体化。譬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又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五十章)有生必有死,活着的途径,十之中占三成,死亡的途径十之中占三成,为了活着而不免陷入死亡的机会,十之中也占三成。为什么呢?因为迫切要求活着,反而达不到目的。老子还指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五十五章)事物壮盛了,就会走向衰老,这是因为它不遵守常道,不守常道,就会快速走向死亡。“天下有道,则走马有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四十六章)如果人们遵守了道,战马用来种田,天下太平;如果背离了道,怀胎的母马也要用来作战,天下则兵荒马乱。“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也”。(三十四章)规律存在于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万物遵循规律而生存、发展,规律却无形无欲,从不显露自己的伟大,圣人都是能遵循规律而行事的人。

作为规律的“道”的论述,在《道德经》五千言中随处可见。诸如“是以万物莫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一章)“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六十章)“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六十二章)可见,老子所说的道,就是自然的规律,社会的规律。而绝不是抽象的理念或精神。截至现在,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仍然有很大的局限,仍然存在正确的认识与错误的认识。作为春秋时代的老子对规律的认识更是有许多错误的东西,但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更不能由此推断老子的道是纯粹的主观抽象,从而否认它在人类认识史上的价值。

“道”——一种信仰,一种追求

“我,忧郁而又快活,瞧着这奇异世界,想寻觅一个比塔什干地震还有威力的词儿”。(罗杰斯特文斯基:《我想》老子的“道”正是这样的一个词儿。除了上面讲到的涵义外,“道”还有一个重要的意蕴,即信仰与追求。关于这一点,《道德经》中也有许多论述。十五章中说:“保持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而新成。”有信仰的人,不要求圆满,正因为不要求圆满,他才能不断地追求新的成功。“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一章)高尚道德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对信仰的坚定不移的追求。“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四十一章)就是说“上士”听到或懂得了理想与信仰,他就执着地去追求;“中士”听到“人生的意义与信仰将信将疑,为之追求忽冷忽热;“下士”听到人生意义与信仰之议论,就认为空洞,加以嘲笑,不笑那才希奇!理想与信仰幽隐而高远,但只有有了信仰,并付诸实施,才有事业的成功。“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其夷,而民好径”。(五十三章)如果我坚信自己的认识,我就执着地去追求我的信仰,我什么也不怕,就怕走斜路;达到理想的道路是平坦的,但人们往往却想贪图捷径。

人类社会经由愚昧走向文明以后,不断地在探索着外部世界的奥秘和人生发展的规律,寻找支配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及其变化的总规律,同时也寻找着人生的真实意义和价值。老子提出“道”这个词儿,就成为这样一种被人的理性所能把握的整体实在,成为人们探寻和追求的最高信仰。以此信仰为基点,增添了人们探索世界、征服自然、人生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支柱,从而创造了一系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信仰是人生发展和创造必不可少的动力,人没有信仰就没有追求,从而就不可能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竞争意识,从人的情感角度来看是冷酷的,但它有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因此,时代呼唤着“实用性”人格。然而,实用主义虽然可以给人以暂时的安逸、顺达,可一当涉及人生的终极原因时,因惑的出现就成为必然。而唯有理想主义精神才能摆脱诸如此类的哲学命题的困扰,才能在艰难的现实拼搏中看到希望。理想同信仰一致,它的价值意义就在于克服人性中消极的东西,使人从本我、自我走向超我,丰富精神内涵,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人生最大乐趣:追求与创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强盛奉献自己的价值。

老子的作为信仰主义的“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是至深的。从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也”,到庄子的“乘道德而浮游”、道教的把道神秘化进而奉为最高信仰,再到宋代理学的“形而上者谓之道”,虽然在各个时代“道”的内涵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把道看作是一种理想境界,一种信仰,一种追求。正是在这种信仰的支撑下,不同时代的人们才能在严酷的现实中,为不同的生活目标而积极奋斗、执着追求。尽管这种信仰在不同时代都遭到反对者的批判,但它在拓展中国文化的领域,深化人们的理性思维方面仍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老子提出“道”哲学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当人们为国、为家、为一已之利,在拼命撕杀的时候,在文人学士纷纷为各统治者献计献策的时候,唯独老子能用“冷眼向‘道’看世界”的态度,不争于世,不媚于世,他看透了这样争来斗去,到头来只能是国无宁日,家无宁日。因此,与其大家为了权利和自己的私利争来斗去,倒不如静下心来去体味“道”,去过那俭朴的日子;与其财富越多,你们争斗的越厉害,不如财富少些,使你们不要争斗。这就是老子立言之宗旨,显然,这个宗旨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相背离的。但老子道哲学的体系,仍不失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以上,我从三个层面上概括了“道”之含义,第一个层面的道,是老子通过观察宇宙星空,用以探讨天地万物产生的总根源的;第二个层面的道,是通过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观察研究,探寻自然、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的;第三个层面的道,则是探讨人生的意义、价值和信仰的。这三个层面,可以说构成了老子道哲学的完整体系。

注释:

*本文1995年4月3日收到

标签:;  ;  ;  ;  ;  

“道”三义辨析*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