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由于受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的影响,加速了社会变革进程,推动了社会文明建设的速度,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标准要求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有限的建设规划空间与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资源的使用数量,促使现有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致使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而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则在对各类型环境信息数据的获取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环保事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为实现可持续、可循环环保战略地有效实施打下了良好的信息导向作用,为此应当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监测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环境监测的创新优化,为适应复杂环境条件下提高信息数据准确度以及有效性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创新研究
环境保护是近年来社会发展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传统的市场经济发展格局以及传统技术的滞后影响了社会建设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造成了过多的环境破坏;另一方面,有限地社会生存空间以及各行业发展对于资源摄取数量的逐步增强使得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压力,为此加快环境保护充分实施可持续、可循环资源发展战略成为了当下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而环境监测作为其中的实施环节,环境变化的现状以及数据变化所产生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也因此成为了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部门环节。
一、现阶段环境监测的主要种类及作用
通过对我国环境行业发展现状的深入观察和了解过程中可以看到,环境监测是依托相关的技术设施以及环境评价标准等要素,对生活周围的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控而实现的综合型环境监测措施,其主要的实施对象是环境有关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空气环境、河流水源等,而实施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对环境的保护防范工作以及污染破坏环境工作的有效治理,为其高效运转提供可靠真实性强、准确度高的环境信息数据,为相关治理防范制度以及措施办法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从气候监测来讲,具体内容包括了对大气的湿度、温度、空气质量、粉尘颗粒等涵盖要素,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对于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例如冬季采暖时期煤炭天燃气的燃烧对于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程度,包括PH2.5含量以及空气湿润程度等,采用温控监测技术等相关设施实现对气候环境的有效实时监测[1]。
一方面从土地环境监测则包含了对土壤酸碱程度、土质结构变化、土壤表层植被以及周边动物生活习性变化等,通过实地观察对相关环境数据实现实时监控,并以一定时间周期为准,形成对土地环境变化的有效记录,特别是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则需要详细的环境监测数据作为执行的重要信息依据。
另一方面从河流、水源的监控,通过对河流水源的微生物含量、富氧饱和程度以及水流量的变化等特征监控,通过样本取样、实验化验等措施,逐步形成对河流水域等水资源环境的数据获取渠道,准确的把握社会生活变化对于水资源环境的影响范围及深度[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当前实现创新优化环境监测的主要实践措施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了众多的物资使用需求数量,导致了对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有效地实施国家关于发展建立可持续、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高对生态环保的关注和投入力度,提高环境监测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为此应当在现有技术条件和建设措施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优化,形成对传统监测体系运行的改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对管理意识的提高,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切实的把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环境监测和管理的重要日程中有助于工作人员规范环境监测的各个工作环节,同时有利于管理人员经常性或定期地采用质量监督、管理评审以及内部审核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环境监测体系的建立与持续完善,在现有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符合现代快节奏社会发展条件下的环境监测体系,重点是对环境评价体系以及环境监测内容的设置,要确立除传统监测种类包括水、大气、土壤等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扩大化,逐步完善环境监测内容,同时进一步加强配套制度的设定与有效管理方式的规划,满足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实现高效率的环境监测作业[2]。
第二、实现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升级,充分利用当前大数据时代环境下所带来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对于监测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逐步运用无线传感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的有效运用,使得在部门人为监测无法达到的地区和范围内实施多角度多维度的环境监测,同时逐步建立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以云计算技术为前提条件,将跨区域、跨地域范围内的环境监测信息实现数据的交流与沟通,充分提高信息数据的传递性,以点带面,从实践活动中完成监测创新经验的传播,逐步实现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改革进程,为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建设发展建设更为宽广的空间氛围。
第三、加强日常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要确保室外采样的质量。采样质量保证理论涉及最小取样量、最小取样数和可允许的最长保存时间等方面的研究。为保证采样的质量,要求采样人员熟练掌握采样规范严格按规范采样尽可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认真做好实验室内质控工作,对每批样品运用平行样、加标回收率、标准物质对比分析等进行质量控制,认真审核质控数据,质控人员要严把数据质量关对不合格的数据应要求分析人员查找原因并返工重做使监测数据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对监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审核检测数据的处理、统计均采用标准方法或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方法对上报数据和向社会出具的监测报告均进行三级审核枝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发人签发,以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3]。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由于其自身的工作内容属性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要素,为其工作的持续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参考作用,一方面提出了正确的环保数据引导,另一方面为加快环保创新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加强管理意识、技术创新以及日常监管控制,所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利用监测的数据及时掌握环境的质量从而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和改良措施,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廖红.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9):2306-2307.
[2]李倩.关于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8):1964-1964.
[3]陈爱胜.环境监测的作用及强化对策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89.
[4]林宝达.新时代基层环境监测的重点工作[J].科技与创新,2018(11):142-143.
[5]刘玉平.浅谈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8):110.
[6]付旭东.新起点下基层环境监测的形势任务与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03):65-67.
论文作者:屠梦琪,何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环境论文; 数据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