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水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蒋子杰

浅谈风水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蒋子杰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58

1.引子

王振俊高工做了题为《园林随想》的专题报告,王工是一个坦诚、和蔼以及对园林事业充满着专业精神的人,他以“天人合一”为理念,把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分为几个阶段,并且创造性地把风水理论结合为园林的基础理论来加以实践、来认识风水学。

2.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设计

古人暴露于充满危险的自然界中,在长期的艰苦劳动中积累了对抗和适应自然的实践经验,同时通过理性感觉与玄想,形成了简朴的宇宙观、自然观与人生观,即风水的雏形。风水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有诸多共生基础,将风水理论视为工具与手段,把握其原则,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有利于更好的规划和完善我们的环境。

2.1天人合一

理性风水学的灵魂思想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王工认为“合一”就是“和谐”。风水主张“天”和“人”既对立又统一,两者之间要相互协调,自然与人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这条原则是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也是风景园林景观整体设计的指导思想,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设计的伊始就应具备大局观,以整体思路来贯彻规划设计过程。

理性风水学说的精髓就是现时代被广为传颂的“和谐”理念,主旨即是解说了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并进,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理论,以实现古人对安全宜居的环境追求。风水理论中的“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一统”的理念以当代生态思想来分析,亦不过时,部分理念不谋而合,与时下倡导的生态园林、节能减排、低碳设计等热点息息相关。

2.2因地制宜原则

环境存在客观性特征,人作为居住者,应尽可能少地改变环境而适应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异很大,气候条件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各地园林形式也不尽相同。因地制宜,不仅可以节省园林规划、施工等方面的开支,还能够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2.3选址分析原则

理性风水思想的选址手法极为讲究依山傍水,这样的环境既起到了避风挡煞的效果,又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为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保证。这一点从考古发现中得以论证,古老的都城被发现建造在曾经的河边台地,随着水流的改道、水源的缺失而慢慢消亡。再者,如今世界各地的重大城市均是选址在江河湖海之滨,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在选址过程中还要注意该地的地形地势、土质、小气候、气流、磁场、水纹等进行分析。从流传下来的“温州古城选址”风水故事中我们看到风水师在称量两岸泥土的重量,亲尝泥土的味道,挖井察看地质深处的土质和水质,俯身贴地判断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和选址没有直接关系,却是风水师择吉地的诀窍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协调适当原则

在对景观的细部设计中,会应用到协调适当原则,无论是“阴阳”、“五行相生”还是“天人合一”,都是为了尽可能地维护一种平衡状态,来设立的理论和方法。

在这样的设计原则下,没有极端化,维持着相对平衡,其核心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为至高德性”的文化观不谋而合。

狂妄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已经到达失衡的临界,所以平衡不单是指阴阳或五行的平衡,更具现实意义的平衡观是自然环境与人的平衡关系,如何有节制的改造和利用自然。

2.5改造“风水”原则

在建设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的去适应自然。体现在传统风水理论中,人们可以小至通过改变房间的位置、添加盆景,大至挖土成河、堆土成山来改造风水。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在北京城,故宫的护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屏障,河土堆砌成景山,威镇玄武。圆明园堆山导水修建一百多处景点,堪称“万园之园”。

改造“风水”原则贯彻实践操作的始终,无论古今,也无论是进行宏观规划还是微观设计,亦或是景观设计还是城市规划。而研究风水理论,也正是要借鉴它去改造“风水”,使自然与人类相处的更和谐。

3.风水学说与风景园林的共同点——生态观

有一个很经典比喻来描述中国园林起源,中国园林的起源就是把大自然按比例缩小后放到院子里。古人对园林的设计和建设便是一种生态观的体现。

同样我们来看风水学说,风水学说中对于水源水质、藏风纳气功能、土壤条件、生物植被、人文环境等生态因素也十分讲究。当环境内部的土壤、岩性、水文、植被、养分、光照、人文等综合自然地理因素组合合理、相互协调时,生态环境的质量也就随之而提高了。

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中最为灵动和重要的元素,水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环境和生活质量,选择环境时,风水讲究要有“流水不腐”的活水,还要选择甘香的水质,这样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传统风水经验要求建筑范围内要有气的生成点,要包裹遮拦,既要让气聚集,又不能太多,要有气口消散,但又不能让气消散的太快。传统建筑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自然日照,朝向顺应自然的主导风向。做到夏天迎风,有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冬季避风,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这与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自然通风等节能措施完全一致。

风水不仅以居住地周边的生物作为衡量标准,要求植被茂盛,草木葱郁;而且也十分重视社会人文环境,以求得心境的宁静。环境造就人的品性,这是古今人们的共识,也便于后代的繁衍生息。

而上述的这些要素,也恰恰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需要把握和重视的环节。

4.感悟

传统风水理论影响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环境观的发展,进而影响了风景园林和传统建筑文化和艺术。和谐处理风景园林与风水的关系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科学解读与传承,也是把风水理论作为风景园林基础理论的一种新的尝试。

论文作者:蒋子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浅谈风水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蒋子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