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讨论实施肝切除术患者采用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2例行肝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组实施围手术期的肠内营养支持。结果:在护理效果、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护理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肝切除;围术期;肠内营养;护理效果
肝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死亡率较高,可能与肝硬化、肝炎病毒、环境污染等有关,患者在病在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得不到患者的重视,导致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期,到中期时,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恶心、腹胀、乏力、消瘦等症状,后期会出现黄疸、低血糖综合征、咯血等,而肝切除术是临床中常见的外科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式,但是患者在围手术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代谢紊乱、糖利用障碍等,导致患者术后营养情况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保障其治疗效果的关键[1],所以,为了研究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82例实施肝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82例实施肝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其中常规组的患者为41例,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0至82岁,平均年龄为(74.2±2.1)岁,平均病程(1.3±0.6)年,护理组患者为41例,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1至84岁,平均年龄为(75.4±1.9)岁,平均病程(1.1±0.5)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为实施肝切除术的患者[2]。(2)所有患者的认知能力均正常。(3)排除患有其他心、肾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4)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
1.3方法
1.3.1常规组,本组患者在术后实施常规的肠内营养支持,在术后当天,实施鼻饲管,将葡萄糖注射液缓慢的滴入,如果患者感觉良好,可在术后1d予以其EN制剂进行治疗,初期的速度不宜过快,保持在30ml/h左右,锁喉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节。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实施鼻饲前,护理人员应对其讲解该方式的优点以及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另外,在鼻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口腔的护理,确保每次鼻饲均能顺利实施,并且在鼻饲实施前后,采用生理盐水冲管,同时,在鼻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的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及时的通知主治医生[3]。
1.3.2护理组,本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具体操作如下:(1)营养评估,在患者入院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的对患者的病情以及营养进行评估,针对于营养情况较差的患者,术前应予以相应的营养干预,如采用肠内营养粉等药物进行治疗,并且针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予以糖尿病营养制剂进行治疗,直至手术,对于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则不需要实施术前营养干预[4]。(2)健康教育,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手术的效果以及营养护理的优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缩短术前进食时间,术前晚应予以患者流质食物,并且在术前2h左右予以患者葡萄糖盐水治疗。(4)导管护理,在手术中,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留置胃管以及导尿管,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拔除。(5)术后场馆内营养护理,在患者术后当天,实施鼻饲管,将葡萄糖注射液缓慢的滴入,并实施EN制剂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还应予以患者常规的肠外营养,实施静脉滴注白蛋白、维生素、葡萄糖等治疗,同时,术后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血糖以及白蛋白的情况,直至患者能自主进食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营养食谱。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t检验。以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常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49%,护理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68%,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规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6例,发生率为14.63%,护理组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例,发生率为4.87%,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实施肝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其主要形成原因为食欲减退、心理因素以及治疗等,这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给患者的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5]。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机体血浆蛋白下降,导致其内分泌出现障碍,同时营养不良还会导致患者术后其他器官出现功能障碍。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在护理效果、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护理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说明,对患者实施围手术其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加速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功能,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因此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肠胃恢复,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许现芬,叶 航 .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 . 中国实用医药,2012,7(8):26-27.
[2] 张珍 王瑞兰 白志芳 韩湘华 陶红伟,120 例肝硬化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 J ] . 北京医学,2014,36(11):970—972
[3] 周东,刘胜,应敏刚,等 . 肝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比较 [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50-51
[4] 陈平,姜海涛.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门脉高压症患者门奇断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 肝胆外科杂志,2013,21(6):444—447
[5] 金俐,王丽,蒋 锦,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 J ].蚌 埠医学院学报,20l4,39(l):132 -134
论文作者:李建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营养论文; 常规论文; 时间论文; 情况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