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铝土矿的质量和效率都是铝土矿开采工作中的重点,面对铝土矿开采中出现的铝土矿损失和贫化问题时,相关部门要做好铝土矿损失与贫化原因的分析,并且还要加强铝土矿技术和工艺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减少铝土矿的损失与贫化问题。
关键词: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贫化;主要措施
1 铝土矿赋存状况概述
铝土矿自然状态下赋存于地下,能够产生铝土矿富集的条件比较复杂,是一种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在我国铝土矿的赋存状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矿体赋存状态一般呈现层状或者似层状分布的特点,并且一般铝土矿矿体都会受到下伏岩层侵蚀面的影响,矿体的整体厚度不会太大,一般位于两米至三米之间,倾角较小,整体情况比较平缓。第二,铝土矿本身强度比较大,自身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对于顶底板岩石而言,强度一般比较低,难以良好的完成开采过程。第三,铝土矿的品味等级属于中等水平,是制作过程中良好的使用原料,质量良好的富矿仅占整体总储量的10%左右,矿石类型一般为一水硬铝石铝土矿。第四,开采条件良好,能够允许大型机械设备开展生产工作,同时在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在矿体富集深度内不存在影响开采的含水层,并且大部分都可以达到漏填开采的条件,开采条件良好。
二、采矿贫化率
采矿贫化率主要是指在采矿操作中,在矿石开采的过程中,受废石、品位矿石损失等方面的影响实际开采出来的矿石的品味要比原来矿石的品味的降低的百分率,损失的工业储量和报销的工业储量的比值。
三、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的原因分析
(1)由于地质条件原因,回采设计必须要造成贫化的不可避免贫化。
(2)采幅控制不佳,部分围岩被采下混入原矿石中造成贫化;
(3)探矿,采切工程引起贫化。探矿工程为揭露矿体边界线,矿体的边界会产生一定量的围岩;部分探矿,采矿工程布置不合理采下围岩,且增加下一步回采废石混入量;
(4)矿化不均、矿体内有夹石、矿体边界不明显,造成非工业矿体与工业矿体、工业矿体与夹石一同采下,或者不同程度地采下表外矿造成贫化;
(5)采场施工时工程质量意识不强,技术素质较差,采下较多的围岩造成贫化,如:打炮眼指向不当,炮眼超深;不按采场回采方向回采,恶化了采矿条件,影响了凿岩爆破条件,采下过多围岩;
(6)施工队组重进度,轻质量;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违反工艺规程,影响贫化的升高,如:因供矿量严重不足,施工方将溜井的围岩当矿石出,引起人为贫化。
(7)特殊的地质条件难以控制废石混入而引起贫化,如顶板围岩不稳定混入,上盘围岩沿岩层面节理裂隙发育,由于爆破震动围岩内部结构破坏或者局部明显破坏,随着爆破暴露面积逐渐加大及时间的延长,在开采期间矿体顶板废石冒落。
由此可以看出,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以控制的,有的是较难控制的甚至是不可控制的。
三、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的的策略
(1)降低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的技术策略
1、做好矿区的地质预测工作
铝土矿地质情况深刻影响铝土矿资源损耗贫化情况,为此需要相关人员做好铝土矿区的地质预测 工作,在铝土矿开采之前将开采和探测结合在一起,结合采矿切割显示出的矿体基本形态来确定具体的地震勘探技术,选好技术之后进行二次圈定,为采矿工作的进行提供重要的地质资料支持,减少采矿贫化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选择适合的铝土矿采矿技术
铝土矿资源开采质量、效率和采矿技术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联,为此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选择适合的采矿技术,从而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高校利用,提升采矿效率和质量。在铝土矿开采的时候要尽可能应用节能、环保、经济型的采矿方式,在采矿操作中适当的增加找矿力度、拓展找矿范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升矿产资源利用率。
3、选择适合的矿块底部结构
铝土矿矿块底部结构一般是指从水平运输到水平控制之间的巷道和矿柱部分,矿块底部结构形成对铝土矿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以及铝土矿资源的损耗指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在采矿操作中为了减少铝土矿资源的损失,相关人员在采矿操作的时候需要将底柱的漏洞靠近下盘,保证铝土矿开采部分岩石结构的合理。在开采倾斜矿体的时候需要将底部结构设置在底柱的下盘,结合实际选择铝土矿底部结构的具体形式,从而降低铝土矿采矿区域的采矿贫化率。
4、在铝土矿开采中要重视相关技术的应用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力度加大,但是在矿产资源开采的时候很容易带来生态环境问题,由此也在无形中加大了铝土矿开采工作的难度,甚至还会引发采矿安全事故。为了能够减少因为铝土矿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在开采铝土矿的时候从粗放管理模式转变为集约管理模式,结合当下铝土矿开采的复杂地质、水文、环境情况,选择与之想配套的技术手段,统筹兼顾,重视开发和应用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技术手段,提升铝土矿开采工作效率。
(2)降低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的管理策略
(1)建立并完善采矿管理体制
铝土矿地下开采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铝土矿地下开采工作的有序进行。铝土矿地下开采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作业人员加强学习、掌握采矿流程,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对于采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定期对矿产贫化率检查及验收,加强反馈和追踪调查工作,确保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2)确保矿产地质资料的精准性
详实的地质资料是铝土矿地下开采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它可以确保设计符合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从而实现降低矿山贫化率的目的。我们可以从做好生探工程和准确圈定地质界线两个方面来实现这一目的。做好生探工程可以有效了解矿脉的赋存状态,确保储存级别是否满足回采需求,如果难以满足还会导致贫化率上升;地质界线的圈定主要是依据开采区域的地质规律,运用切割和生探技术来对地质界线进行圈定,确保矿场正常回采,降低采矿贫化率。
(3)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首先,定期对作业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使他们全面了解铝土矿地下开采特点及结构,并掌握应急突发事件的一些安全措施和逃生技能,进而提高采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其次,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开展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应的管理理论和矿山开采方法。当管理人员在深入基层实践时,可以在加强挖掘工作指导的同时还能确保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所以定期培训和加强相关业务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理论与实践技术水平,对降低采矿贫化率意义重大。
(4)建立有效的奖惩考核机制
健全相关制度,设立可免贫化率、贫化率,并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当中,严格考核工作,并将考核与工资联系起来。工资的发放可以按照合格采矿量下发,如果在可免贫化率范围内,可以按照合格采矿量发放;如果超出相应的标准范围,则在工资当中需要扣除。通过与工资相联系的方式,实现降低贫化率的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对铝土矿经济效益具有重大影响,控制和降低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是提高选矿回收率及矿山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矿山生产实际,必须加强地质、采矿技术、选矿工作,加强现场管理,改进对采场的管理办法,增加投资,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加强对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原因的研究,切切实实把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降下来,使矿山选矿回收率及经济效益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任卫东.全面采矿法在铝土矿中的应用及优化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3(10):9-11.
[2]付世伟.铝土矿开采工艺优化降低贫化损失[J].有色金属设计,2011(3):4-8.
[3]王超群,王东付.降低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和贫化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3(4):107-108.
[4]肖建林,肖友斌.降低缓倾斜薄矿体铝土矿地下开采损失贫化率方法探讨[J].金属矿山,2009(8):213-222.
论文作者:刘延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铝土矿论文; 矿体论文; 损失论文; 地下论文; 围岩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