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伊春市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工作中的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手术室存在病人体液、消毒剂、麻醉废气等污染仪器设备的噪音工作时间过长等诸多危害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手术室护士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忽视了职业对身心健康的危害。结论:手术室护士处于特殊的工作环境,繁忙而高压力的工作状态,存在诸多危害身心健康的因素。为了减少护士的职业危害,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护士应加强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的学习,认真落实防护措施,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生命的核心场所。随着手术室更加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必须由具有应急性强、业务面广、操作技术熟练、无菌观念极强的高素质护士来承担。同时随着各种新手术的开展手术室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手术室护士暴露于更多的职业危害之中使护士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提高护士们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将职业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对护士自身的健康及护理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
一、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
1、物理性因素。(1)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据统计,全世界针刺感染人数高达1000万人,因此而致命的有180万人(WHO,1998)。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V的比率为0.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的比率为1.8%;(2)噪声。长期在噪声下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和听力下降等。长时间暴露于9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能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国内手术室平均噪声是60~65分贝,但常接近90分贝。噪声严重污染的科室有手术室、急诊室、供应室等,主要噪声来源为机器声、工作人员对话、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等。
2、化学性因素。(1)细胞毒素药物。其毒副反应主要有对骨髓的抑制、生殖系统的影响及过敏反应,药物通过汽化经皮肤、呼吸道吸收。Hirst的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科护士的尿液中可以检测出环磷酰胺,且药物持续5d以上才消失。护士孕前和孕期接触抗癌药物会对胚胎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并使妊娠并发症(妊娠剧吐、妊娠贫血)及妊娠不良结局(自然流产、先天畸形)的危险性增加;(2)消毒灭菌剂。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灼伤、头痛、皮肤过敏、胸闷气喘、咽喉炎及肺炎、流感样症状、荨麻疹和手部棕褐色色素沉着等症状。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致肺水肿,同时能使细胞突变、致癌、致畸,也是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3)麻醉废气。长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同时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根据美国执业健康安全委员会要求:单独使用各种卤代类吸入麻醉时,其污染水平不应超过2.5×10-6,笑气(N2O)不超过25×10-6。以此标准,国内麻醉药的大多数手术室,其麻醉废气的防污水平均难达到这个要求。
3、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据研究,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针刺预防。(1)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用单手技术;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减割针器;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锐利面对着他人,以免刺伤他人;在为不合作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将用过的针头丢入合适的防刺穿的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以免刺伤他人;不要将针头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2)针刺伤时的应急处理。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伤后48h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h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HCV抗体检查,专家建议暴露4~6周后检测HCVRNA;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性生活要用避孕套等。
2、噪声预防。加强认识,对新建工作间应从声学设计角度考虑采用隔音设备;对科室使用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普查、检修,如对器械台、麻醉机、推车等的活动部件上润滑剂,尽量减少其推、拉的次数,减少异常噪声。
3、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护。甲醛消毒灭菌,必须在无菌箱中进行,消毒后注意开窗通风,去除残留的甲醛气体;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时,应将戊二醛存放于有盖的容器内,且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减少与有害气体的接触。接触戊二醛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
4、麻醉废气的管理。包括降低麻醉废气污染、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及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如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并进行定期检测,防止气源管道漏气;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改善手术室的通风条件;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特别是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5、化疗防护。(1)医疗机构制订严格的防护方案并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如抽排风设备、改进的输液设备、集中化疗备药操作室等;(2)遵守接触抗癌药物操作规程。配药前洗手,穿隔离衣、裤,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护垫;割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底,打开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围绕安瓿颈部,以防划破手套;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的污染。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气后再拔针,以免药液排于空气中;(3)抗癌药物外溅的处理。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其他人员接触;若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肥皂水擦洗,配药后要拖地面。若为药粉则用湿纱布轻轻擦抹,以防药物粉尘飞扬,污染空气;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里,应立即用肥皂温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在冲注化疗药物时,如小瓶内部压力高,不慎溅到工作服上,要立即更换、冲洗;(4)污染废弃物的处理。用过的废安瓿、小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要放置有特别标记的密封的厚塑料袋或防漏容器中,防止蒸发污染空气,并及时送焚炉焚烧。防护衣、帽等需经过1000℃高温焚烧处理;对污染的分泌物、排泄物如尿液、粪便、呕吐物处理时,必须戴口罩、手套、帽子,必要时用一次性围裙,为防止呕吐物污染病室,应给病人专用容器与塑料袋;便盆、便壶应专用,用后严格消毒处理。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病人需要一个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同样,医护人员也只有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中,才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英,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
论文作者:张鹏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手术室论文; 护士论文; 职业论文; 防护论文; 废气论文; 药物论文; 针头论文; 《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