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升,介入治疗技术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有效弥补了外科传统手术开胸治疗的缺陷,介入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承受的痛苦低,治疗风险程度也明显下降具有极高的治疗安全性,患者术后机体康复速度较快缩短住院时间,因此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认可。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14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1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57例。实验组中有男性35例,女性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5.8±11.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7例,女性2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6.1±11.5)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为患者实施日常护理,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根据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第一,心律失常护理。手术中导管刺激、封管器压迫、手术中操作引发心肌水肿都是造成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引出需要实施常规激素治疗3~5天,有效预防心肌水肿引发的心律失常,检查患者的电解质排除由于电解质紊乱引发的心律失常。已经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取维生素C和营养心肌药物实施治疗[1]。第二,残余分流出现溶血护理。手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并且留取尿标本从而尽快的发现残留分流情况。给予患者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通过复查尿常规和血常规观察残余分流情况。第三,封管器脱落护理。患者术后48小时内会出现封管器脱落,密切观察心律变化情况,确定封管器的位置,做好急诊的准备[2]。第四,足背部动脉搏动弱护理。若患者术后发现足背部动脉搏动较弱、皮肤温度低于对侧肢体的时候,要去除砂带,观察知否好转,若未好转则及时对症治疗,常用手段为肝素抗凝、尿激酶泵入溶栓治疗等。第五,股动静脉瘘护理。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是否存在淤血、血肿、压痛等情况,询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实施下肢超声检查,从而确诊股动静脉瘘。一旦确诊可实施重新加压包扎,延长砂带的加压时间,患者需要实施患侧肢体制动[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表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用(x±s)形式表示。以上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对比具有差异则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后,心律失常、残余分流溶血、封管器脱落、足背动脉搏动弱、头痛、出血、血肿、股动静脉瘘等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实验对比有价值。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3讨论
介入手术还会引发患者术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通过针对性护理的实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综上所述,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保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参考文献:
[1]林玲云,陈丽莉.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0):668-669.
[2]董平.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18-19.
[3]葛均波,潘文志.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进展与展望[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9):689-692.
论文作者:吴芬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结构性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心脏病论文; 《健康世界》2020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