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研究的理论范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的发展研究要有理论范式的自觉,因为理论范式对于人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会影响人的发展研究的视角、内容及其结果。回溯人的发展研究历程,人的发展研究的理论范式主要有人性论范式和唯物史观范式,这两种范式各有优越性也有局限,只有两种范式相互补充,才能对人的发展问题给予科学而合理的说明。 一、人性论范式 人性论范式,就是基于人性(人的类特性)理解人的发展的理论范式,即从人性出发探究人的发展的动机和愿望,确立人的发展的内容和目标。人性论范式本质上属于价值取向的理论范式,它对于人的发展研究的意义在于回答人的发展的动机或目的问题:为什么要推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根据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等等。 人性论范式既具有文本依据,又可以彻底地说明人的发展的价值根据。 人的发展理念间接渊源于古代哲学对人生的关注和理解,直接渊源于近代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从根本上肯定了人,确立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性论假定所有人都具有共同的本性,人性是人之为人之根据,是人在价值上高于其他事物之根据。在此基础上,人道主义认为,由于每个人都具有共同的人性,由于人性使人在价值上高于他物,所以应当确立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的人道主义原则,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最主要的价值取向,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理念不仅是对人生存权利的肯定,更是对人的价值优先性的认可和主张,这种主张后来被康德确立为“目的论”或“人就是创造的最后目的”①的原则。 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曾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正如麦克莱伦在《马克思传》中所说:“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特利尔城。……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这座城市连同莱茵河畔的其他地区都划归为法国,并且依照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进行管理,因此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都浸润在言论自由和立宪自由氛围中。”②一方面,马克思的父亲“深深地沉浸在18世纪的法国关于政治、宗教、生活、艺术的自由理想里”③。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就读的中学里“受到了典型而纯粹的人道主义的教育”④。由于深受人道主义的影响,他在17岁时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崇高志向,并体现出对“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以及“人类的天性”的赞美。正如麦克莱伦所评价的,“在主题和结构上,马克思的这篇文章和他同学的一样,基本理念是德国启蒙运动和古典时期的人道主义者的理想观念——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相互依赖的人群共同体的全面发展”⑤。 正是在继承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优秀价值并克服其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价值取向上的不彻底性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在关注人、尊重人、为了人、肯定人的价值优先性、追求人的发展这一基本价值取向上,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与以往的人道主义者显然有相通之处。进一步说,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和人道主义(人性论)是相互关联的,人道主义(人性论)是人的发展理论的立论基础,人的发展理念则是人道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文本分析表明,马克思不仅提出了复归人性的要求,且将复归人性确定为人的发展诉求的根据。早在《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中,马克思就在与“兽性”相对立的意义上肯定了“人性”,将人性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据,并指出“专制制度具有兽性是必然的,而具有人性是不可能的”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提出了“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⑦的诉求。在《神圣家族》中,他尖锐地指出,无产阶级“完全丧失了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甚至完全丧失了合乎人性的外观……如果它不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它就不能解放自己。如果它不消灭集中表现在它本身处境中的现代社会的一切违反人性的生活条件,它就不能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⑧。“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中的经验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识、感觉等等,那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的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⑨在《资本论》中,他又进一步强调:“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⑩“合乎人性的人”、“真正合乎人性”、“真正的天性”、“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等提法,“丧失了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和“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的对比,以及“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的要求,皆体现着马克思对人性的肯定、倡导和坚持,将实现人性视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目标。 确立人性论理论范式将还原马克思曾受到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影响的历史事实,恢复马克思以符合或复归人性作为追求人的发展起点的理论逻辑:在马克思那里,合乎人性、复归人性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以贯之的,复归人性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的根据和立论基础,从合乎及复归人性诉求以及对资本主义人性异化的批判中,可以直接推论出人的解放和发展诉求来。合乎、复归人性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前提,人的解放和发展则是合乎、复归人性的结论。简言之,从复归人性到人的发展的推演,正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研究的人性论范式。 正因为如此,在现代,一些西方哲学家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意蕴,特别是其中包含的人道主义旨趣,正如宾克莱所指出的:“许多马克思著作的读者现在相信,他应当被看作人道主义者、哲学家或宗教预言家,而不应当被看作经济学家。不过,对于我们的目的更具有重要性的是许多人的发现:马克思对我们今天来说,也许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关于他对异化的概念和他关于全人类自身的经典的人道主义的理想方面。”(11)其中有代表性的,例如萨特责备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早就把人丢掉、抛弃或消融了,认为这些马克思主义者缺乏对人的研究,特别是缺乏对个人的研究,以至于马克思主义今天是个无人地带,出现了人学的空场。又如,弗洛姆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也代表一种抗议,抗议人的异化,抗议人失去他自身,抗议人变成为物。……他的哲学,来源于西方人道主义的哲学传统……这个传统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潜在才能得到实现的关怀。”(12)“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抗议;这种抗议中充满着对人的信念,相信人能够使自己得到解放,使自己的潜在才能得到实现。”(13)“马克思的目标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摆脱经济决定论的枷锁,使人的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复,使人与其伙伴们以及与自然界处于统一而且和谐的关系之中。”(14)“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不仅如此,马克思的目标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以便他能够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马克思主要关心的事情是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恢复人使他自己与别人以及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能力。”(15) 确立人性论理论范式不仅有文本的依据,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追求理论彻底性的原则。只有从人性论出发,才能追根究底地说明为什么要追求人的发展,从根基上说明人的发展价值取向方面的根据。 哲学史上对于人性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人性的含义是多样的,在不同的层面、相对于不同的问题,对人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作为马克思所说人的“真正的天性”或“人类本性”意义上的人性,就是人满足需要、追求幸福、实现自我的本性,这是人作为人之最根本的心理和行为趋向。这种意义上的人性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所谓抽象的,是指在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人都有满足需要、追求幸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的愿望和行为,这一点是不变的;所谓具体的,是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条件下,人对需要、幸福、自我实现的理解以及需要、幸福和自我实现的实现程度是不同的,因而人性又是不断变化的。这种意义上的人性既是实然的又是应然的。所谓实然的,是指这种人性根源于现实,基于现实条件及对现实中人的生存状态的不满足,所谓应然的,是指这种人性是对现实的否定而指向理想的,是理想的诉求。正是基于理想的诉求,马克思才要求复归人性、符合人性,要求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要求创造条件满足人的这种根本的心理行为趋向,实现人性。 合乎、复归人的本性与追求人的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从合乎、复归人性出发,可以推论出人的发展要求: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认定了人的价值同一性,即所有的人无论种族、性别、年龄及其他先天的或后天(社会)的差别,其作为人的存在价值是完全一样的,既无高下之分,亦无贵贱之别;在此基础上,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又认定了人的价值优先性,即在世间万物之中,人具有最高的价值(或如康德所言“人是最后的目的”)。这两个认定,确立了追求人的发展的前提,因为追求人的发展是对人的价值优先性的充分肯定和现实表达,旨在强调人对自身这个“类”的关注,这种肯定和关注之所以必需并且可能,就是因为其中的“人”是普遍意义上的人,即所有的人,是对人的类特性亦即人性的抽象。换一种说法,只有承认人性即认定人这个“类”具有不同于他物的共同性,才可能肯定人皆具有高于他物的独特价值从而将人“作为目的本身”,只有承认人性,才有必要追求每个人的平等和幸福,才会有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作为对人的价值同一性及人的价值优先性的认定,内在地包含着每个人发展的要求;人的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是因为它根本上体现着“合乎人性”的要求。 二、唯物史观范式 唯物史观范式,就是基于唯物史观的原理和视角理解人的发展的理论范式,本质上属于一种科学认识的范式。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16)。“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个人间的联系则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即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17)因此,必须从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入手理解人的发展。唯物史观范式对于人的发展研究的意义就在于:从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关系出发理解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社会条件,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理解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和社会历史性,揭示人的发展的宏观过程和机制,指明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 根据唯物史观范式,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虽然社会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8),在社会生活的诸因素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9)。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的前提,是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动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的发展的状况。“唯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20) 生产力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将缩短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从而拓展人的自主活动的空间。 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是制约人的活动乃至于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1)“正像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22)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和自由时间的增加是人的发展之前提。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劳动生产率低下,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往往要花费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为生计奔波,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而既无休闲的机会,更谈不上培养、发展和实现自己的能力及个性。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缩短了劳动时间,但并没有增加劳动者的自由时间,因为工人的自由时间被资本主义生产所侵占:“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工人必须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以此来延长工人能够无偿地为资本家劳动的工作日的另一部分。”(23)“资本家是窃取了工人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24),而“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畜。他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身体垮了,心智也犷野了”(25),就根本谈不上发展自己。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反,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为了拓展人的发展空间。自由时间的增加取决于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他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26)“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27)缩短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增加自由时间的前提,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随着生产力水平从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将减少,供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将相应地增加,这样,人们活动的自由度将进一步扩大,将能够充分享受闲暇时光并发展自己的能力、爱好和个性。 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因为生产力发展将改善劳动环境,将人从繁重的、异化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作为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改造自然的活动,劳动一直以来就只具有维持生存的手段的意义,缺乏自主性而具有被迫性。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劳动异常艰辛,对人是一种严酷的折磨和损伤。资本主义的分工推动了生产进步,却又使人从属于机器,这必然地导致了人的活动片面化、被动化,使之丧失自由自主性,从而以另一种方式束缚人。劳动要成为人发展自身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28),有待于劳动强度的极大降低和劳动环境的根本改善。马克思在展望未来社会生产力发展前景时曾做过如下的预言:“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29)在未来,生产力发展将改变劳动的方式和性质,改善劳动的条件,降低劳动的强度,“只有在这个阶段上,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又是同各个人向完全的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同样,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同过去受制约的交往向个人本身的交往的转化,也是相互适应的”(30)。当生产力发展到消灭了旧式分工、极大地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优化劳动环境并从根本上改善了劳动条件时,人才能在劳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在其所擅长的活动领域自由地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才能,劳动才能真正成为人自由自主的活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成为一种享受。 根据唯物史观范式,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人的社会性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理解以及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认为“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31)。“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32)人的发展的前提是人的解放,是通过社会关系(制度)的变革消灭私有制、消除现存经济关系对人的束缚,使社会自觉地调节生产,实现按劳分配和最终实现按需分配。正因为认识到生产关系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意义,他们将人的发展理想追求转换成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毕生精力致力于彻底变革现存的社会制度。他们坚信,扬弃私有制即物的依赖性,将人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必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此,马克思曾满怀信心地预言消灭了私有制后未来社会的美好前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3) 基于以上认识,唯物史观范式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历史性,认为“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34)。现实的、具体的个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人(及社会)发展要经历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个人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进入“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5),“它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36)。 三、两种范式的互补 以上所述表明,人性论范式作为价值取向范式,从主观的角度回答了人的发展的动机、目的问题;唯物史观范式作为科学认识范式,从客观的角度回答了人的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途径等问题。因而,两种范式在解释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各有其特点和功能,从而各有其优势,但它们在解释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也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由于人的发展问题既涉及价值取向又涉及科学认识,运用唯物史观理论范式或者人性论理论范式,都能够但也只能说明人的发展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全面地说明人的发展问题:单是唯物史观理论范式只能对人的发展的条件、机制和现实途径等作出科学的说明,单是人性论理论范式则只能对人的发展的动机和目的等作出合理的解释。 唯物史观范式揭示了人的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指明了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合规律性及其历史性,这是其在解释人的发展问题上的优势。但从另一方面看,唯物史观范式在解释社会历史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仅仅是唯物史观范式,只能讲通社会发展道理的一半:只能说明人的发展的社会历史性,而不能说明人的发展的动因问题,不能说明人的发展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例如不能说明理想的社会应当是怎样的,为什么人们期望社会朝着这个方向而不是那个方向发展,为什么社会总的趋势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发展为什么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为什么在社会生活中要确立一系列价值原则,为什么社会既要更快地发展又要更合理地发展,怎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引领和规范社会发展的主要价值原则应当有哪些,为什么在推进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同时还要追求社会公平、社会和谐以及自由民主,如此等等。 人性论范式回答了人的发展动机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要推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根据、要求和目标是什么,等等。这是其在解释人的发展问题上的优势。但从另一方面看,人性论范式在解释社会历史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仅仅从人性论入手,不能解释人的发展的历史性,不能解释决定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社会以这种方式而不是那种方式发展,不能解释如何使社会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解释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在具体历史进程中的矛盾,也不能解释社会发展的效果与其代价的关系,如此等等。 两种范式各有优势及缺陷的事实表明,二者不能相互替代,而是应当各自发挥作用。根据以往的经验,这里的主要障碍是对人性论范式的认可,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一直以来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总是讳言人性。因此,确立人性论范式必须解决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是澄清人性论范式与抽象人性论从而与唯心史观的关系。 通常有一种误解,认为马克思对抽象人性论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主义只承认人的本质而否认人性,从而将承认人性等同于抽象人性论和唯心史观。由于这一误解,在解释社会历史和人的问题时,往往本能地回避甚至拒斥人性论范式,似乎从人性出发分析理解问题就必然会陷入唯心史观。与此相关,只看到唯物史观范式在解释社会历史时的优势而没看到其在解释社会历史时的缺陷,只看到人性论范式在解释社会历史时的缺陷而没看到其在解释社会历史时的优势。澄清这一误解的关键在于如何正面地理解人性,以及厘清批判抽象人性论是否必然意味着否定人性。 这里首先要明晰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区别。所谓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性,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将不同的人(群体)区别了开来。所谓人性,则是人之为人的规定性,它将人与他物区别了开来。人性在人与他物的关系中属于人特有的“类特性”,而在人这个类之中则属于人皆有之的共性。从前一种关系上看,人性是特殊的,从后一种关系上看,人性则是普遍的、抽象的。只要承认人具有共性就必然要承认人性,只要承认人性就必然要承认其普遍性和抽象性,虽然抽象的人性要体现在现实的具体的人之中。 欧洲近代史上的抽象人性论的失误,不在于肯定普遍或抽象的人性,不在于确认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共性,而在于以这种普遍、抽象的类特性取代了人的社会特性即其本质,从而否定了人及其生存发展的具体性和社会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责他“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并认为不存在抽象的孤立的个人而只存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们对抽象个人的否定并不等于否定抽象人性,因为抽象的孤立的个人和抽象的人性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人的整体规定性,后者则是指人的某一方面的规定性。与此相关,主张抽象的孤立的个人,便意味着仅仅承认人的抽象人性而否定人的其他的规定性,特别是否定具体的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历史性。与之不同的是,承认人性却可以同时承认人的其他方面的规定性,例如,承认人的本质。从抽象的个人与抽象的人性之区别不难看到,承认抽象人性并不必然导致否定人的社会本质,否定抽象的孤立的个人并不能等同于否定人性。由此可见,马克思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旨在反对其以人性取代或遮蔽人的本质的做法,而并非否定人性,这才是批判抽象人性论的本意所在。 那么人性论范式与唯物史观范式是何种关系呢?我们认为,人性论范式和唯物史观范式虽然特点和功能不同,但二者却不是对立的,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关系,因为它们不在同一个论域,涉及并回答的是不同方面的问题,而并非对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或主张。事实上,与唯物史观对立的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在关于人的问题上的失误,不在于从主观的方面看问题,而在于仅仅从主观的方面看问题。例如,将人性的实现仅仅归结于人的主观意愿,否认其与客观条件及社会关系的关联,否认人性实现的历史性,未能指明人性实现的现实途径。 由于人性论范式与唯物史观范式并不对立且各有特点,由于人的发展问题的综合性,为了既回答人的发展合目的性方面的问题,又回答人的发展合规律性方面的问题,应当在人的发展研究中实现两种范式的互补,即采用唯物史观与人性论两种理论范式相互补充的方式全面地说明人的发展问题。 一方面,应当以人性论范式引导唯物史观范式,以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引领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机制的探寻。实现人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推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根据、要求、目标是什么等前提性问题。根据人性论范式,人的发展亦即人追求幸福、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人的本性,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机之源泉,从而理应是人类所有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了这个动机之源泉的驱动,人们才有意愿和动力去探寻人的发展的条件、机制和途径,进而去认识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建构社会制度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导向。例如,从符合人性从而每个人发展的要求,可以进一步推论出社会发展的目标,推论出应然的合理的社会环境,推论出社会生活应当确立和遵循的基本制度、原则和政策。而这些,正是运用唯物史观范式研究人的发展条件、机制和途径的前提。 另一方面,应当以唯物史观范式支撑人性论范式,以科学认识支撑价值取向的发展。人性论范式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根据、要求和目标,但人的发展的实现却有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也有赖于人们有效地解释和解决制约人的发展的现实问题,从而有赖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各种问题以及社会发展的机制和规律。只有运用唯物史观范式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机制和规律,解释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制约人的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的要求和目标。 为此,既不能离开人性论范式谈论人的发展,又不能离开唯物史观范式理解人的发展。离开人性论范式,就不能透彻地说明人的发展的主体根据,不能彻底说明人的发展的根据、要求和目标,就不能解释为什么要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为什么要尊重人的权利,为什么要维护人的尊严,为什么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此等等。离开唯物史观范式,就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确定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解释和解决人的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人的发展就只能停留于空想。 注释: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00页。 ②[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③同上书,第7页。 ④同上书,第10页。 ⑤同上书,第1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7卷第62页。 ⑦[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第45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第166-167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6卷第928-929页。 (11)[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5页。 (12)[美]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涂纪亮、张庆熊译,南方丛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13)同上书,第2页。 (14)同上书,第8页。 (15)同上书,第9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101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516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5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456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1卷第204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卷上册第120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206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23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1卷第204页。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928-929页。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929页。 (28)[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7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286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30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295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515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05-306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112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3卷第649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21页。标签:人性论论文; 人性论文; 范式论文; 人性本质论文; 抽象劳动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个人价值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