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能论文,中学生论文,语文学习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自我调控学习。若达此目的,离不开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自我效能感是反映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最早提出的。班杜拉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人的自我调节系统的核心。周勇、董奇(1994)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因而,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及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业成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预期(主观判断)。具体说,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一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二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有准确与错误、高与低之分。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主观推测与判断,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能力,培养、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良好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对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进行自主选择,并对该活动有坚持性
学生只有在广阔的生活海洋里学语文,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才能有利于最终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学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并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学生会自觉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并将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和社会生活之中。他们倾向于自觉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并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且在困难面前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采取各种方法去战胜困难,不轻言放弃,坚持性高。而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水平低者则相反,他们缺乏到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自觉意识,面对现实中多姿多彩的生活素材无动于衷,目光只局限在课堂和教师身上,一遇到困难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不加努力就放弃了。
2.面对语文学习困难有正确态度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在学习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富有自信心,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而效能感水平低者普遍对语文学习有畏难情绪,在困难面前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
3.能习得新行为
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在进行新的学习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因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要求和困难的解决上,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以有助于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由于担心自己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的不足之处,总是仔细思考个人缺点,畏难情绪重,使注意力分散,不能很好地进行新的学习,更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4.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情绪状态积极正常
语文学科是极具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必然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丰富的情感情绪活动。自我效能感水平高者活动时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身心处于正常、愉悦的活动状态中,能提高学习效率,并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效能感水平低者活动时充满恐惧和焦虑,常常陷于苦恼之中,这不仅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逐步下降,而且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培养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意义
1.培养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关系。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学生成绩优于效能感水平低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起作用:第一,是通过任务选择、期望水平和抱负水平而影响学业成绩的;第二,是通过控制和作用于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付出努力等非认知因素而影响学习成绩的;第三,是通过对学习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效能感水平不同的学生这三方面的表现截然不同,取得的学业成绩的差别也很大。一些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总之,自我效能感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选择过程、学习思维过程、学习动机过程、学习心身反应过程等,最终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即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学生成绩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其直接效果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2.培养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然要求
21世纪的语文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一方面,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目的的复杂性,学习任务的艰巨性与长期性等,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学习的方法、策略,学会学习;另一方面,语文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掌握学习方法,对学习其他各门学科都会产生积极的迁移作用。为此,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有关“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理论认为,“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并善于确定学习目标”等三方面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而自我效能感在这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的关系为例,前者影响后者能力的提高与完善,具体来说,自我效能感高者往往选取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这就意味着他们同时会向自己监控调节学习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有助于其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而自我效能感低者则倾向于选择简单容易的任务,并对自己提出较低要求,这就使其自我监控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减少了自我监控能力提高和完善的可能性。总之,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及对学习目标的设定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具有符合自身实际的自我效能感是“会学习”者的必备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以往的语文教育忽视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这是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知识能力运用相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只有这样,“教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才会使学生掌握母语学习的主动权,使他们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若从母语学习的角度来说,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大有影响。正如班杜拉所说,在学校培养起强烈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当他们走出校园之后,就能以他们自己的创造性为基础,进行卓有成效的自我学习。
3.培养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实现语文教育“人的发展”的要求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是强调关注人的发展,注重自我教育。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性的发展。同其他学科相比,应该说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作为一门人文性课程,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格因素、课文作者斑斓多姿的人格修养及个性风采和广大语文教育者丰厚的人文素质,为中学生健全、完善人格和培养个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为他们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提供了凭借,树立了楷模。语文教育在实现、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有极大的优势。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能促进语文学科真正发挥这种优势。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关注的是学生的自我。作为人的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自我效能正是主体自我的一个现象学特征。效能水平高低决定个体对行为活动的选择,而个体对不同活动方式的选择,就决定了他的个性潜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开发,又在哪些方面被忽视而得不到实现。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决定了他在发展过程中当面临新的任务时,是把它当作挑战加以迎接而非回避。这意味着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其行为有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如前所述,董奇、周勇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自我监控的一个重要个人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管理过程。国外日莫多和玛日廷·帕里斯的研究也证实,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组织、评价、计划目标设置等自我监控能力有显著正相关。自我监控的实质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这与主体性教育有内在的一致性。总之,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过程,是关注学生自我的过程,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切切实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丰富了学生个性存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学生主体性即人的发展。因此,语文学科的性质就决定了它能够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这对学生个性的、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
三、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影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内部与外部因素。其内部因素包括:语文学习行为的成败经验、学生的归因方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性别差异等;外部因素包括:外部评价等手段的强化、外力援助、语文学习任务的难度、替代性经验等。根据这些因素,培养、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进行成功教育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断的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语文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他们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建立在过去的学习经验基础上的,以往成功的经验会大大增强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取得成功的信心。而过去失败的经历,则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与行为产生怀疑。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时,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语文优势强项和潜能,使其成为学生自我发展和获得成功的动力源。教师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语文学习闪光点,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其特长。大力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无论是书面作业、墙壁作业,还是课上、课下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展示、交流(如语文课前的查资料等),都立足于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挖掘其各种潜能。人人都有发展的潜能,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其存在的方式是潜在的,这就需要挖掘。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中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立领域和生长点,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生活热情,使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是那样富有情趣和诱惑力。对于那些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将其他方面的优势强项迁移到语文学习中来,以提高其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三是建构“低、小、多、快”的成功教学模式。即“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研究发现,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的评价。具体说,成功的行为结果如果归因为由于技能等行为主体的原因而非命运或他人帮助等非主体原因时,就能强化自我效能,而归因于非主体原因时则会削弱自我效能。目前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学习困难、学生低水平的自我效能感,既不是由客观的能力水平决定的,也不是由不良的学习成绩决定的,而有可能是他们将不良的学习成绩归因于语文能力差的结果。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积极的归因能保证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判断,逐步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培养起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而消极的归因将会发挥完全相反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师生共同学习、研究归因理论。自发的归因分析是人人都在使用的,但它往往具有盲目性和片面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归因理论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尤其应结合当前语文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现实情况,在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科学分析批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归因理论科学分析长期以来语文学习成败的原因。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如果把语文学习中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好、难度小等),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或外部因素(如运气、难度等),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而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能力),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其次,进行归因训练。训练一般分为两步:一是诊断;二是训练。诊断主要是了解、确定学生的归因倾向(内控型或外控型)。教师可通过学生对语文学习成败经验的总结或学生的日记、作文以及学生的日常言行来确定。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班集体指导、归因作业、个别指导、小组指导、小组讨论等等。在训练中,逐步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身努力不够、学习方法欠佳等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应避免消极的归因,不把语文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语文学习能力差、运气不好、语文内容难度太大、老师讲得不好等自己很难控制的因素。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教师在进行训练时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任务、不同场合、不同条件,同时考虑原因及其所属维度(韦纳——基源性、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给予学生不同的归因反馈,最终目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在成功时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在失败时使学生不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促使其做进一步努力。
3.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策略的培养
当前,重视学习策略的学习,已成为各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的共识。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密切相关。前者影响后者的有效运用;而后者的有效运用,又可使学生学习行为更有效,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具体说,自我效能感影响已学得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的运用,还影响学生对不同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运用学习策略的动机。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不愿尝试运用新的策略或技巧(即使这种策略极其有效),并且对已习得的策略和技能的应用缺乏信心,难以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付诸实施;而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则与之相反。这也正如班杜拉等人研究所证实的:自我效能感是作为学习动机对学习起作用的,这种作用会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及其在学习过程中对策略的运用水平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如前所述,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其学习者更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学生学会运用策略,才会更有效地学习语文,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出良好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
语文学习策略知识体系的构成要素极为复杂,在这里仅按照语文学习的一般过程探讨最常用的学习策略。语文学习常用的学习策略有:概念学习的策略,分为分析型策略与非分析型策略;记忆的策略,包括组织整合、过渡学习、视觉映象、双重编码、适当复习、运用记忆术等;促进迁移的策略;问题解决的策略。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策略的培养时,要注意三点:一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二要方式方法多样化;三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