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 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病人护理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我院ICU收治的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应用后的病原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病原学标本合格、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均明显优于品管圈活动应用前,p<0.05。结论:多重耐药病人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关键词】多重耐药病人;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
多重耐药菌主要指的是临床应用的3类或者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ICU病人通常合并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免疫力并不高,再加上接受较多的侵入性操作,比较容易产生多重耐药感染现象[1]。品管圈活动主要指处于相同工作现场的人员自主开展品质管理,工作人员坚持自发、互相启发的原则下,使用统计工具,通过全员参加的方式改善自己工作现场[2]。笔者对50例应用品管圈活动的多重耐药病人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68.00%),女32例(32.00%);年龄19-97岁,平均年龄(63.28±3.19)岁。
1.2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给100临多重耐药菌病人应用了品管圈活动护理,具体如下:(1)建立品管圈。品管圈成员有5名,其中护士长担任圈长,而辅导员则由科护士长担。品管圈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交流经验,圈长整理采纳,并且科学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表、分阶段制定目标等等。(2)制定改进对策。小组成员应开展现场调查,对以往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报告进行调查,查阅有关文献,分析当前ICU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缺陷,并将分析结果当作改进循证依据,举办小组会议,经调查结果,制定对应措施,分析措施的可行性,排除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措施,编制改进文件后发给ICU护士周知,并制定管理措施[3]。(3)改进措施。第一,加大医院各部门的联系,将各部门及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明确下来,适当增加药剂科工作内容,完成护士监督工作,加大部门协调力度等等。第二,完善人员管理制度,有层次有重点地给ICU护士提供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强化培训,鼓励实施以老带新政策,让高能级护士对低能级护士进行指导。第三,设立1名ICU感染控制专职护士对护士及医生活动进行监督,发现违规情况及时改进。第四,构建PDCA循环管理对策,每季度召开1次ICU医院感染防控会议,进行医院感染防控报告,报告内容由感染流行病学情况、人员违规奖惩情况以及现场调查发现问题等构成,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并且制定新改进对策。第五,加大关键环节管理力度,小组成员需要加大卫生防护、护理技术、消毒物品以及环境管理这四个方面的管理力度[4]。(4)反馈。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小组成员应该在各季度后评价管理结果,对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未落实原因,感染防控现状、新产生问题及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下一阶段的护理任务。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及记录品管圈活动应用后的病原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病原学标本合格、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SPSSl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病人中,病原菌检出88例(88.00%),多重耐药菌感染65例(65.00%);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100例多重耐药菌病人中,病原菌检出56例(56.00%),多重耐药菌感染27例(27.00%);两年的病原菌检出率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对比,p<0.05。此外,2015-2016的病原学标本合格率为78%、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72%、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为76%,2016-2017的病原学标本合格率为98%、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96%、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为100%,两年对比,p<0.05,具体可见表1。
表1 2015-2017我院感染防控工作合格率分析(%)
3.讨论
品圈活动按照多重耐药感染防控有关文件对多重耐感控圈的感染控制对策进行制定,从而增强护士的执行率。此外,品圈活动还经分析ICU多重耐药感染病人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护理计划,及时提供且完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ICU感染护理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从而达到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隔离多重耐药感染病人的效果,有效降低多重耐药感染率[5]。本研究结果中,品管圈活动应用后的病原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病原学标本合格、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均明显优于品管圈活动应用前,p<0.05。该结果充分显示了多重耐药病人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起到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靖,赵应兰,杨爱芝.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5,25(9):860-861.
[2]韩黎,张高魁,朱士俊,等.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情况及相关影响的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6(10):1135.
[3]许瑞宝,叶丽娟.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流行的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9(26):215-216.
[4]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9(1):97-98.
[5]陈湘.“品管圈”对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J].海峡药学,2015,24(7):242-243.[9]洪志达,万隽,张伟华.品管圈在医院药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3):8-10.
论文作者:江慧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品管论文; 病原菌论文; 病人论文; 病原学论文; 检出论文; 感染率论文; 护士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