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煤矿安全管理问题上,我国已制定了多部相关法律规定,并且各级政府、企业管理部门也制定了近百项安全生产标准,但是依旧存在着煤矿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动态博弈下探讨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通过建立多个博弈模型,并进行合理分析,以此提高煤矿安全管理力度,保护相关人员生命安全。
关键词:动态博弈;煤矿;安全管理
前言:2010年至今,我国煤矿生产死亡人数正逐年减少,从2433人降低到2018年的333人,虽然煤矿死亡人数呈现出降低趋势,但是在其安全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从煤炭生产主体上看,煤矿工作人与管理者在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时的态度决定了制度执行的结果好坏,利用动态博弈可以得出结论。
一、理论模型的建设
煤矿安全的主要人员为煤矿工人,但是现阶段,煤矿工人的素质大小不一,加之安全生产为全体工人与有关人员的共同目标,所以为了提高安全制度的有效性,要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作业意识与经济收益。另外,煤矿的生产活动是不断重复的,而且煤矿管理人员与煤矿工人二者之间的相互认知度较低,所以要对煤矿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进行博弈,以及煤矿管理与煤矿工人安全作业进行博弈,并且这两种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1]。所以可以做出以下几种假设:
第一,煤矿工人在安全管理制度的遵守上及安全生产会受到自身素质及认知水平的影响。第二,煤矿工人的安全生产与不安全生产相比,提高了成本。第三,煤矿管理者对煤矿工人素质认知不足,煤矿工人对其他工作者的类型无法确认,但了解类型概率。第四,煤矿管理者有权利监督煤矿工人;第五,煤矿安全生产属于重复性活动,具备主体贡献性。
二、煤矿工人间的安全生产博弈
煤矿工人安全生产博弈就是许多煤矿工人进行无限次博弈,将其作为简化模型,本文对2次重复劳动作业的2名煤矿工作者进行博弈分析。设煤矿工人为i=1,2;安全生产次数为t=1,2,在每次煤矿生产中,煤矿工人i会决定是否要进行第t次安全生产,并且安全生产为0-1决策,即为不安全生产与遵守安全制度进行博弈不可同时存在。若是所有人按照相关安全标准进行生产作业,那么煤矿无事故发生,若是n(n≥1)名工作不安全生产,那么其发生煤矿事故概率是Pn,而且Pn会随着n的增加而变大,服从0-1决策。在发生煤矿事故时,煤矿工人收益是0,煤矿工作人i在每次安全生产中对产量造成影响的成本为ci,每次成本相同。在此些假设下分别进行了三次博弈分析。第一次为煤矿工人在不安全生产状态下,知道对方安全生产的投入成本大于临界成本;第二次为煤矿工人全部进行安全生产;第三次为只有一名煤矿工人安全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博弈分析可知,因此煤矿安全具有所有主义贡献性,所以若是第一次不进行安全生产,那么第二次会安全生产;若是第一次安全生产,那么第二次因为存有侥幸心理所以不会安全生产,若是将其进行无限次博弈后,那么煤矿工人会以临界成本为基础,高于成本会安全生产;低于成本会不安全生产。
三、煤矿工人和煤矿管理者间的安全生产博弈
第一,从煤矿工人的角度上看,煤矿工人在进行安全生产时,其投入c1时的私人成本为c1/θ,θ属于工人的类型、素质及对制度的认知量。Θ’与θ’’表示两种工人类型,其私人成本为c1’、c1’’。在分离均衡中,认知能力较低的工人会表现出自身类型并得到Θ’工资,选择c1’概率较小。所以煤矿工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第二,从煤矿管理者的角度上看,无论工人是否安全生产,其都会获取到收益,若是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较高,那么管理者会加强其安全意识,遵守安全制度。
四、煤矿安全生产建议
第一,煤矿企业要转变管理思想,采取积极管理思想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若是只通过处罚的方式来改善安全问题,那么容易使工人产生强烈的抗逆心理,所以在施行处罚制度的重视,要给予工作表现良好的人员一定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奖励,以此降低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成本,减弱工人顾虑,增加煤矿工人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2]。按照煤矿工人间的结果来看,在重复劳动生产中,煤矿工人能够在自己临界成本之下进行安全生产,在超出临界成本后会立即停止作业,但会从其他工人的安全生产中获取利益。在积极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工人在遵守制度上的临界成本逐渐增加,最终实现了所有人员安全生产,无人存在侥幸心理,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力度。
第二,当地政府要对于生产低事故率的煤矿企业实行奖励制度,以此鼓励并支持相关企业及高校对安全生产进行理论创新。另外,政府还应对生产安全性高的煤矿企业加强政策扶持,以此确保煤矿生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保证煤矿企业不会在安全设备数量的增加而产生经济损失。按照煤矿工人和管理者间的博弈结果可知,只有在保证生产具有较高安全性的情况下,煤矿管理人员的综合利益才会高于非安全生产收益,此时管理者会加强生产管理力度,实现安全生产。由此可知,政府要做好管理者的宏观指导,增加财政上的投入力度,以此为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时所获的经济利益提供有效保障。使企业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安全生产,在煤矿生产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及物力支持,研发出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生产技术,进而保障工作者的生命安全。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企业为了获得更多收益,降低了安全管理力度,价值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使得制度执行力较多。因此为了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煤矿企业要综合工人、政府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宏伟.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9(03):46-47.
[2]王志国,,杨善林,龚本刚,等.动态博弈下引导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政府低碳规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24(12):139-147.
论文作者:徐明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煤矿论文; 工人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成本论文; 管理者论文; 企业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