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1]2004年在《普氏野马在圈养和放归条件下的行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2003年7~11月在新疆野马中心和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分别对圈养、半散放和放归条件下普氏野马的行为进行观测。采用扫描法和目标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个体、小群、群体的行为类型、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及日活动规律,并加以量化。结合新疆野马中心历史记录和蒙古国放归野马的研究资料,对比圈养野马和放归野马在行为学上的差异。结合野马的生存状况,对放归野马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食、饮水、休息等行为类型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乃至野生行为特征得以加强和部分恢复,并推断这些恢复的行为主要是基因决定的行为,只要环境条件满足即可再现。 2.各行为的时间分配,在放归条件下与圈养或半散放条件下存在显着性差异,由此说明野马的行为的时间分配受到生存条件,尤其是食物和水源的强烈影响。 3.日活动规律: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野马已部分恢复其自身活动节律。野马营家族游移生活的野马,其行为活动规律受控于高序列个体,表现出群体的一致性。 4.群体行为:群体(小群)均表现较之圈养野马更多的集体互利行为。这是野马个体间合作,增强群体抵御外界干扰的行为方式,也是野马野化进程的标志性行为特征。 5.活动范围:至2003年12月,放归野马繁殖群的活动范围以达300Km~2,而公马群活动范围至少有600Km~2,推测其探索范围可能达2,000 Km~2。这是野马野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
张峰[2]2010年在《普氏野马行为节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于2006年7月—2008年10月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45049'-46004'N,89°14-89036'E)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北部(44036'-46000'N,88°30'-90003'E),依据全事件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目标个体取样法跟踪观察圈养及放归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对成年、亚成年和幼年叁个年龄等级个体进行主要行为和行为节律对比,并研究新组建繁殖群放归初期群内争斗行为和等级序列建立;同时,分析了普氏野马第一放归区水源季相变化和野马对水源的利用及放归野马活动范围季相变化;最后对放归普氏野马的非正常死亡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性建议。在夏秋季主要行为时间分配上,圈养和放归成年个体在采食(F=1.96,P=0.17)、卧休(F=0.12,P=0.73)和站休(F=3.46,P=0.07)不存在显着差异,饮水(F=13.17,P=0.001)、运动(F=10.88,P=0.003)存在显着差异;圈养和放归亚成年个体在采食(F=8.11,P=0.009)、站休(F=15.24,P=0.000)和运动(F=16.14,P=0.000)存在显着差异,饮水(F=3.55,P=0.073)和卧休(F=0.04,P=0.835)不存在显着差异;圈养和放归幼年个体在采食(F=0.84,P=0.367)、站休(F=0.32,P=0.579)、卧休(F=2.97,P=0.099)不存在显着差异,饮水(F=26.57,P=0.000)和运动(F=59.62,P=0.000)存在显着差异。圈养个体主要行为节律受人工投食和补水影响呈现叁峰两谷型波动,放归个体相对较为平缓。繁殖群在组群及放归初期争斗行为较为明显,而且次数较多,随着时间变化次数减少,年龄相近个体之间争斗行为较多且较为激烈;群体内个体等级与年龄呈显着的正相关性(r=0.94,t=13.99,r>r0.05),年龄与发出攻击行为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r=0.60,t=1.62,r
陈金良, 胡德夫, 李凯, 曹杰, 孟玉萍[3]2008年在《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文中提出2005至2006年的6~8月间,在新疆普氏野马饲养与繁殖研究中心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两组个体在摄食行为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圈养个体普遍具有舔盐和食粪行为,而放归个体不存在此类行为。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两组个体的摄食和站立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站息、卧息、运动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着(P>0.05),总体上,两组普氏野马的摄食行为所占时间最多。圈养个体昼间具有3个摄食高峰(8:00~10:00、13:00~15:00、19:30~20:00),与人工投食时间相一致,而放归个体摄食高峰并不明显,仅在13:00~15:00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摄食低谷,表现出自然的摄食节律及对放归地夏季自然条件的适应。
吉晟男[4]2013年在《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行为与生理生态及适应性的非损伤性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于2011-2012年分不同时段,于新疆野马繁育中心(89°14'~89°36'E,45°49'~46°04'N)和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中部的野马放归地(89°26'305"E,45°29'443"N),采用全事件取样、扫描取样和目标动物取样等多种行为观测方法以及粪便取样的非损伤性测定技术,对不同组间圈养普氏野马的季节繁殖、夏季高温、放归运输等叁个特殊时期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探索其行为及生理适应性的研究途径,为人工管护和放归野化奠定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圈养雌雄普氏野马繁殖期采食、饮水和站醒等行为差异不显着(p>0.05),而休息、运动、修饰和其他行为均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雄马的休息时间、修饰时间显着低于雌马,运动时间和其他行为时间显着高于雌马。(2)圈养野马繁殖期不同组间应激水平存在显着差异(p<0.05),表现为带驹雌马>雄马>雌马;此外,雄马繁殖期内粪便的睾酮与皮质醇呈显着正相关,而雌马与带驹雌马粪便的雌二醇、孕酮和皮质醇的相关性不显着;带驹雌马繁殖期内粪便的雌二醇水平显着低于正常雌马(p<0.05),粪便内孕酮含量则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但二者差异不显着(p>0.05)。(3)不同组间圈养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的主要行为存在一定差异,在采食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群而幼驹显着低于(p<0.05)其他组群;在饮水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低于其他组群,且与雌马的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在站醒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显着低于(p<0.05)其他组群而幼驹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群;在休息行为时间分配上,幼驹高于其他组群,且与雄马、带驹雌马的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在运动行为时间分配上,雄马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群而带驹雌马显着低于(p<0.05)其他组群;在修饰行为时间分配上,雌马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群;在其他行为时间分配上,幼驹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群而雌马则显着低于(p<0.05)其他组群。此外,野马各组组内不同高温应激范畴的行为差异均不显着(p>0.05)。(4)不同组间圈养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理应答,且差异均显着(p<0.05),应激水平表现为雄马>雌马>带驹雌马,代谢水平表现为雌马>雄马>带驹雌马;此外,各组组内不同高温应激范畴的应激及代谢水平差异均不显着p>0.05)。(5)圈养普氏野马家族群运输前后的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存在一定差异,运输后运动、采食、躺休叁种行为时间分配增加,其中,运动行为达显着水平p<0.05);运输后站醒、站休、修饰、饮水、标记、其他行为的时间分配减少,其中,站醒行为、站休行为、饮水行为、标记行为达显着水平p<0.05)。(6)圈养普氏野马家族群对运输刺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理应答,粪便内糖皮质激素含量平均于运输后24hr达到峰值,差异显着p<0.05),随后开始下降,运输后72hr恢复至运输前水平(p>0.05),因此建议运输当天和结束后的1d是管护的敏感期,应防止意外伤害的出现;应激水平的恢复速度指示出目前普氏野马的应激反应更接近于家畜,应该是逾百年人工圈养的结果,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该物种野化进程并最终恢复“野性”的一个指标。本研究证实,采用行为观察和粪便取样的非损伤性测定技术是监测和评估野生动物生存、生理状态的重要途径,不但可为圈养普氏野马的人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望为该物种重引入进程提供指示作用。
陈金良[5]2008年在《放归普氏野马的食物、水源、空间利用及生存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7月~2007年11月,分不同时段,采用全事件取样、目标动物取样、样方调查、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和直接跟踪调查等方法,对放归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普氏野马进行了行为谱、行为时间分配,食性分析、夏季水源、生境选择、生存空间拓展、繁殖状况、群体数量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生存影响,以及对圈养与放归普氏野马的行为谱、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和繁殖的季节性等进行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观察到普氏野马17类88种行为,圈养和放归普氏野马有5种行为类型存在差别。(2)放归普氏野马成年雌性春、夏、秋叁个季节总的主要行为时间分配中,食行为所占时间最多,为(47.30±11.25)%;其后依次为:站息行为(29.07±6.29)%,运动行为(14.07±3.05)%;而侧卧休息、站立和其它行所占时间较少,分别为(3.46±1.90)%、( 3.26±1.29)%和(2.83±1.51)%。不同季节的摄食时间、站息时间和卧息时间都存在显着差异(P<0.05),不同生存条件下野马的摄食、站立行为在时间分配上存在显着差异的(P<0.05),夏季的昼间活动节律也存在差异。(3)食性分析表明,针茅、驼绒藜、角果藜、假木贼、蒿、猪毛菜、芨芨草、麻黄及芦苇等9种植物为普氏野马的食源植物,其中前六种为主要食源植物。活动区域较大的普氏野马公马群较之繁殖群具有相对宽的食物资源谱。(4)保护区内普氏野马可以利用的水源有两类:一类是地表积水,二是浅层地下水形成的泉水。从2003~2005年,共调查地表积水水源18处,泉水水源2处。地表积水水源被野马优先选择利用,水质优于泉水水源,但积水量和存在时间变化较大。泉水水源水量相对稳定,对野马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不同季节,放归普氏野马对植被的利用(P<0.01)、食物丰富度(P<0.01)、坡度(P<0.01)和地表基质(P<0.01)都存在极显着差异;距离公路距离(P>0.05)和距离水源距离(P>0.05)不存在显着差异。普氏野马优先选择针茅群落、食物丰富度高和坡度<15°的栖息地。(6)普氏野马放归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从2004年的120km2拓展到2007年的660km2。随着普氏野马活动范围的扩大,所占据的资源类型不断丰富。(7)2002~2006年在野外共繁殖24匹后代,平均繁殖率为38.72%,平均繁殖存活率为69.05%,繁殖季节头马的频繁更替而导致多数母马出现空怀是影响放归普氏野马繁殖率的主要因素。新生幼驹的平均死亡率为25%,其中83.3%死于头马的雄性杀婴。放归普氏野马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繁殖特征,其中有70.8%的幼驹集中5-6月间出生,在4、5月份产驹比例分别占37.5%、8.3%,低于同期圈养44.3%和18.3%的产驹比例,6月份产驹比例分别占33.3%,高于同期圈养18.3%的产驹比例,所以可得出普氏野马放归后产驹高峰季节明显向后推迟,放归后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供给方式的改变是其繁殖季节产生推迟的主要原因。(8)随着放归时间增加,放归普氏野马的年绝对和年相对群体变化次数都呈下降趋势,群体变化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月份发生8次群体变化,是发生群体变化次数最多的月份。(9)卡拉麦里山有蹄自然保护区是周边哈萨克牧民的冬牧场,牧业活动对放归普氏野马影响较为严重,冬季大量家畜进入保护区后,使野马越冬面临着严重食物短缺。家马与野马间的冲突不断升级,严重威胁到野马的生存和血统纯正。(10)国道216扩建、矿产的勘探和开采对放归普氏野马的生存产生深远的影响。2007年8~10月,先后有5匹野马被过往车辆撞死,其中包括2匹成年雌性和3匹幼驹。
曹婷婷[6]2008年在《圈养和放归普氏野马应激水平的非损伤性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于2006–2007年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45°49′–46°04′E,89°14′–89°36′N)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北部(44°36′–46°00′E,88°30′–90°03′N)分别对圈养和放归条件下成年雄性普氏野马的应激水平进行研究。采用粪便内糖皮质代谢产物(简称FGM)测定的非损伤性取样法,研究了放归公马和头马四季的应激水平、冬夏两季圈养野马应激水平的变化、冬季圈养和放归条件下野马应激水平的差异、运输这一胁迫因子对野马应激状态的影响,同时,初步分析了同一季节不同研究对象、不同季节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环境中个体应激水平差异的可能应激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放归普氏野马FGM值测定结果表明,放归公马和头马的FGM值呈现明显的季相变化。其中,公马四季的FGM值差异显着(P<0.05),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头马的FGM值于冬春、夏秋两季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其余各季节间差异极显着(P<0.01),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2)圈养FGM值测定结果表明,夏季圈养野马的应激水平极显着高于冬季值(P<0.01)。经分析得出,高温、特殊繁殖生理期所带来的争雌压力是导致夏季野马应激水平较高的主要应激源。(3)冬季圈养和放归野马FGM值测定结果表明,圈舍公马与放归公马、圈舍头马与放归头马的FGM值差异显着(P<0.05),表现为圈养公马>圈养头马>放归头马>放归公马,说明圈养野马较放归野马遭受了较多的压力因子。(4)普氏野马对运输刺激有明显的应激反应。野马在运输刺激前其FGM值处于较低水平,运输结束后平均的1.75 h左右,FGM值开始上升,平均至24 h时达到峰值,较之运输前增加了2.3倍,随后,FGM开始下降,平均至72 h时,恢复正常水平。
曹杰, 胡德夫, 陈金良, 张赫凡[7]2007年在《普氏野马野化进程中行为变化的初步观察》文中指出通过2002-2005年野马野放群和圈养群的行为对比观察,比较放归和圈养条件下的繁殖群,可以发现,野放后野马行为种类和某些行为发生频率及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刘刚[8]2014年在《中国普氏野马保护遗传学研究及保护对策》文中提出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是欧亚大陆草原和荒漠地带的代表性物种,野生种群于上世纪60年代灭绝,现存种群是19世纪末少数野外捕捉并圈养个体的后嗣。普氏野马圈养种群经历了严重的瓶颈效应和近交。迄今有关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仅限于部分圈养种群。自2001年以来,中国先后在新疆和甘肃实施了普氏野马重引入,这是濒危物种保护的重大科学实践。然而,中国普氏野马的遗传多样性本底并不清楚,缺乏圈养和放归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监测,由此严重制约了该物种重引入的后续推进。鉴于此,本研究以2个圈养种群(新疆野马繁育中心,略为WHBC;甘肃濒危物种研究中心,略为GESRC)和1个放归种群(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略为KNR)为研究样本,于2011-2013年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微卫星、谱系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和评价了普氏野马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为:1. mtDNA控制区扩增的总体成功率达到96.2%(93.8%-100%),表明粪便DNA应用于马科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2.分析了105匹野马的粪便DNA,获得了普氏野马的2个mtDNA控制区单倍型(PR1, PR2),2个单倍型的核苷酸差异为1.63%,2个单倍型的频率在3个研究种群中分布不均匀。单倍型PRl在叁个种群中均为优势单倍型,达到76.2%(60-91.9%),但放归的KNR种群的PR2仅占8.1%。甘肃圈养种群(GESRC)和放归种群(KNR)存在显着遗传分化(P=0.00267)。线粒体单倍型系的个体相似性概率(PI)高于母系分支,表明单倍型系是衡量母系遗传多样性的良好指标。3.分析了126匹普氏野马的粪便DNA,在10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45个等位基因。WHBC、GESRC和KNR种群的等位基因丰富度分别为3.77,3.39,3.33,平均值为3.49。KNR的等位基因丰富度均显着低于WHBC (P=0.007)和GESRC(P=0.047)。WHBC和GESRC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85(介于0.447到0.521)和0.460(介于0.392到0.532),均高于KNR的0.439(介于0.320到0.537)。亲缘关系系数(IR)与基于谱系的近交系数(fp)呈正相关(r=0.50,P=0.005),且fp和基于微卫星的近交系数(fm)也为正相关(r=0.34,P=0.014)。4.根据微卫星计算的FST,WHBC和KNR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最高(FsT为0.115,P<0.05),而两个圈养种群WHBC和GESRC的遗传分化程度最低(FsT为0.063,P<0.05)。应用STRUCTURE软件对群体基于Bayesian或然率数学模型的类群划分,在所分析的8个假设类群中,根据Ln P(D)最大值为-2359.02时,K=3,可判断126匹普氏野马可划分为3个遗传结构有差异的类群。5.采用计算机模拟程序,预测了普氏野马种群未来的遗传多样性水平。Bottlesim预测表明若要在未来100年内保持普氏野马种群90%的遗传多样性,种群数量的阈值须不低于100;AlleleRetain预测表明若要达到保留90%稀有等位基因的目标,当设定初始放归数量(startN)为20,则需要每隔5年引入20个新个体.6.依据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普氏野马圈养和放归种群的保护建议:首先,须做好谱系登录工作,确保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上传谱系数据到国际野马谱系登录系统。定期结合谱系和分子标记数据评价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此为基础调整繁殖群的结构,避免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丧失。其次,选择圈养个体作为放归的建群者时,应选择亲缘关系较远且遗传变异高的个体组建放归群。既要保留原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又不能破坏其遗传结构。同时需确保放归群体的遗传代表性,减少遗传漂变的影响,避免种群分化。再者,在选择放归地点时,应考虑选择承载量大的放归地,以满足放归最少的建群者,节约放归成本。放归初期,应加强监测,确保种群数量的稳定和增长利于稀有等位基因的保留。同时还需定期监测种群近交情况,加强世界范围内各种群的交流,并且严格避免同域家马和野马杂家现象的发生。
曹婷婷, 胡德夫, 于小杰, 曹杰, 李凯[9]2009年在《冬季圈养和放归普氏野马成年雄性应激状态研究》文中指出于2006年冬季采用非损伤性的粪样激素R IA法,测定了新疆圈养和放归成年雄性普氏野马的糖皮质激素代谢产物含量,获得了各组成年雄性野马的生理应激状态。结果表明:野马各组间糖皮质激素代谢产物的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放归雄马与头马组间(T=7.193,P=0.000)、放归头马和圈舍头马组间(T=7.496,P=0.000)、圈舍雄马和放归雄马组间(T=8.06,P=0.000)激素含量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圈舍头马与雄马组间激素含量差异显着(T=2.976,P=0.019)。各组间野马生理应激水平表现为:圈养雄马>圈养头马>野外头马>野外雄马。同时,初步分析了圈养和放归条件下普氏野马成年雄性的可能应激源,并由此从生理应激角度探讨了圈养和放归野马的科学管护问题。
于小杰[10]2011年在《大熊猫和普氏野马类固醇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非损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一直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noninvasive sampling)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技术,开展大熊猫和普氏野马的繁殖生理、应激生理和免疫生理指标的测定,旨在探索其生理及生存状态的可行研究途径,为其野生种群的监测和健康评价奠定科学依据。为此,本研究于2009年至2010年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和新疆野马饲养与繁殖中心实施了样本采集工作,并运回实验室统一处理测定,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熊猫粪团表面和内部类固醇激素测定得出,雌二醇、睾酮和皮质醇叁种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在粪团表面和内部存在显着差异(p<0.01)。鉴于大熊猫粪团尺寸较大,研究者采样时需注意将粪团充分混匀以免造成测定结果的偏差。2大熊猫粪便性类固醇激素的测定表明,各季节雌雄个体的粪便雌二醇含量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而粪便睾酮水平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因此,粪便睾酮水平可以作为大熊猫野生种群性别判定的依据。3大熊猫人工采精、人工授精和分娩过程的粪便皮质醇测定得出,粪便皮质醇能够成功反映大熊猫的应激生理变化,因此,非损伤性粪便取样法可作为有效的采样手段来监测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应激生理状态和生存状态。4雄性普氏野马粪便睾酮测定结果显示,其睾酮水平具有节律性的季相变化,与其繁殖活动相吻合;同时,雄性普氏野马粪便睾酮水平与皮质醇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因此,普氏野马粪便睾酮水平和皮质醇水平可用于研究和监测雄性的繁殖和应激生理状态。5成年雌雄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的测定结果得出,其粪便皮质醇水平具有节律性的季相变化,相比较而言,分娩和高温导致了普氏野马应激水平的显着上升。因此,分娩和高温期是普氏野马管护的敏感时期,需在饲养和管护上予以更多的关注。6成年雌雄普氏野马粪便免疫球蛋白和皮质醇测定结果显示,其IgG、IgM不存在显着的季相变化,IgA于7月份显着高于其他月份。表明以IgG和IgM所代表的总体抗感染力和感染强度不随季节而变化,而代表肠道粘膜免疫水平的IgA与高温时期增加的抗原量相对应;粪便皮质醇水平与粪便IgG水平的相关性不显着,与粪便IgM和IgA浓度呈显着正相关,普氏野马的应激与免疫之间的关系尚有待深入研究。7普氏野马放归过程的粪便皮质醇测定得出,雌雄普氏野马在放归的运输过程及后续数日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应激反应,即放归活动是一个强烈的刺激因子,提示在放归和运输的后续2—3天需加强管护和监测,保证普氏野马放归的成功。8马胃蝇幼虫的寄生抑制普氏野马免疫机能,导致普氏野马应激生理功能的弱化,同时,普氏野马机体免疫机能受其应激水平的影响。本研究证明,采用粪便取样的非损伤方法可用于研究大熊猫和普氏野马的繁殖生理、应激生理和免疫生理,是监测及评估该物种生理状态和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普氏野马在圈养和放归条件下的行为比较研究[D]. 王俊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04
[2]. 普氏野马行为节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张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3]. 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J]. 陈金良, 胡德夫, 李凯, 曹杰, 孟玉萍. 生态学报. 2008
[4]. 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行为与生理生态及适应性的非损伤性研究[D]. 吉晟男.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5]. 放归普氏野马的食物、水源、空间利用及生存对策的研究[D]. 陈金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6]. 圈养和放归普氏野马应激水平的非损伤性研究[D]. 曹婷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7]. 普氏野马野化进程中行为变化的初步观察[J]. 曹杰, 胡德夫, 陈金良, 张赫凡.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8]. 中国普氏野马保护遗传学研究及保护对策[D]. 刘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9]. 冬季圈养和放归普氏野马成年雄性应激状态研究[J]. 曹婷婷, 胡德夫, 于小杰, 曹杰, 李凯. 干旱区研究. 2009
[10]. 大熊猫和普氏野马类固醇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非损伤研究[D]. 于小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