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改进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步研究_化学实验论文

化学实验改进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创新能力论文,化学实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各校教学的现状还是比较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考试的成绩,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还是以成绩为主,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不够的。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很多化学知识的获得都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但在学习中还是采用课本中验证性实验比较多,如氧气性质的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验证,缺乏真正的学生创新性实验,很难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甚至决定学生一生的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由于条件所限,教师、学生的能力所限,实际的教学中我主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能主动地设计一些创新实验方案进行创新实验、改进课本中原有的一些不够完美的实验、解决实验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案设计

      ①制定可行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计划和教师间合理、明确的实验分工。

      ②组建化学创新实验社团。

      ③组织学生进行改进实验设计和选出可行、合理的方案进行改进实验探究,并反思改进实验的成功和不足。

      ④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验设计和选出可行、合理的方案进行创新实验探究,并反思创新实验的成功和不足。

      ⑤教师根据学生的改进实验和创新实验的情况完成总结、反思,可以形成论文。

      二、改进、创新实验的原则

      1.改进课本中实验

      ①改进后的实验创新性要强,同时符合科学性。

      ②不能改变原课本中实验的目的。

      ③改进的实验要简单、可行。改进后的实验不能比原来的实验还麻烦,现象更不明显。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要能在实验室或生活中找到。

      ④改进后的实验要安全、尽量无污染。

      ⑤改进后的实验成本要尽量低。

      2.自行设计的创新性实验

      ①设计的实验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目的性。不能理论上可行,实际上难做成功,现象也不明显。

      ②设计的实验要具有创新性,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③设计的实验要简单、可行、安全、尽量无污染。

      ④设计的实验尽量利用生活中的用品。

      ⑤设计的实验成本尽量低。

      三、课本中可改进的实验和可创新的实验

      1.课本中可改进的实验

      ①探究蜡烛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②探究燃着的蜡烛吹灭后白烟的成分。

      ③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④比较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⑤探究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实验装置的改进。

      ⑥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5%)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最佳配比。

      ⑦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和探究分子间有间隔的实验。

      ⑧利用生活中用品自制净水器。

      ⑨利用燃烧镁条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⑩探究燃烧的条件。

      2.学生自行设计的创新性实验

      ①探究铁、镁、铝、锌金属的活动性。

      ②鉴别稀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

      ③探究石块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④探究水垢形成的原因和除去水垢的合理方法。

      ⑤鉴别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五种化肥。

      四、学生改进实验和创新实验的评分标准(见表1)

      

      五、部分学生改进的实验

      1.硫在空气中燃烧

      [原实验的不足]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吸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改进方案]在水槽内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将钟罩上的橡皮塞插上盛有硫黄的燃烧匙,将硫黄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观察现象。

      [优点]不直接在空气中燃烧,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及时吸收产生的有毒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反思]水槽内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用量较多。可以改成利用注射器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形成喷雾状,效果最好。

      2.利用镁条燃烧探究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

      [原实验的不足]镁条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会在空气中形成白烟,扩散到空气中,无法称其质量,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改进方案]点燃镁条前将镁条(足量)、石棉网、大烧杯一起称出总质量。点燃镁条后在下面垫石棉网,在白烟上方罩一大烧杯,将扩散的氧化镁全部收集起来,再称石棉网、生成的氧化镁、大烧杯的总质量。

      [优点]将扩散的氧化镁全部收集起来,实验结论更准确。

      [反思]由于平时使用的托盘天平精确度不是很高,只能精确到0.1g,要想实验成功,需要较粗、较多的镁带,因此换成分析天平会更好。

      3.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原实验的不足]

      ①装置比较复杂,学生自己组装有难度且消耗时间多,一般是老师提前组装好。

      ②操作较复杂,引燃红磷方式看似简单,操作慢或玻璃棒下端对不准红磷就会引不燃红磷,需要称量两次,耗时。

      ③装置没有始终密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说服力不强,并且在气球没有回缩时就称量,发现反应后质量减少(气球受到了浮力)。

      ④操作不规范会导致白烟逸出锥形瓶,污染环境,锥形瓶中剩余的红磷和沙土处理较复杂。

      [改进方案]采用白磷燃烧。对实验装置做了改进,如图1,用大试管做反应容器,仅用一根火柴给白磷加热。

      

      ①装置简单,学生易组装。

      ②操作方便,用一根火柴引燃白磷,只需称量一次,实验过程耗时少。

      ③装置始终密封,燃烧过程中天平始终平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说服力强。

      ④污染小,操作过程中白烟不会逸出试管,试管中剩余的白磷易处理。

      [反思]选择小试管,加入药品过少,学生会怀疑因托盘天平灵敏性低无法称量。故应选大试管,加入足量药品。

      六、实验总结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顺利地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并能创新性地改进初中常见的实验;能准确地介绍自己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能根据自己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分析、获得结论、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同时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我也获得了一些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经验,创新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各项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并积极提供合适的空间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标签:;  

化学实验改进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步研究_化学实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