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的临床分析论文_沈瑞乐,田婧,李鹏

高龄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的临床分析论文_沈瑞乐,田婧,李鹏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 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的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高龄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脑电图表现出阵发性高波幅的θ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尖波、δ波伴棘波等异常变化;经降纤酶溶栓及抗癫痫等治疗后,49例患者(94.23%)未出现再发作现象。结论:高龄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需要积极的进行脑梗死治疗并对癫痫发作予以有效控制,以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龄;早期痫性发作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62-01

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可累及到皮层或皮层下,引发脑细胞缺血缺氧以及颅内高压的出现。于是,机体大脑皮层神经元便会出现较强的异常放电现象,导致癫痫的出现[1]。高龄患者较易出现急性脑梗死,并导致早期痫性发作的出现,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的特点和机制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31例,女21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年龄均≥75岁,平均(80.12±12.38 )岁,癫痫发作时间均在2周以内,以往无癫痫病史。患者脑梗死部位分布情况统计:基底节区21例、额叶12例、顶枕叶11例、颞叶8例。

1.2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脑电图检查,表现为一定的异常变化,包括阵发性高波幅的θ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尖波、δ波伴棘波等。给予患者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治疗组使用降纤酶(每支5U)剂量为首次10U,加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以后隔日5U,共用3次;均辅以常规脱水、控制血压等治疗。发生癫痫发作后要立即保持其头低侧卧,下颌稍向前。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等,保持呼吸处于通畅状态,避免出现窒息等。并在患者口中塞入毛巾等,以免患者咬伤舌部等。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利用卡马西平、妥泰、氯硝西泮、丙戊酸钠等基础抗癫痫药物对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并添加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左乙拉西坦片(商品名:开浦兰,进口药品:比利时 UCB Pharma S.A.,注册证号:H20110409)500mg/次,2次/d,并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3周的治疗。

2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均完成3周的治疗后出院,但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随访2个月,49例患者(94.23%)未出现再发作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余3例(5.77%)每月仍有1~2次发作现象,需服用卡马西平 。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后便极易导致患者脑血管出现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痉挛现象,导致神经元出现缺血缺氧,引发痫性放电现象的出现,导致早期痫性发作[2]。脑梗死还会破坏锥体细胞轴突侧支,诱发癫痫。另外,在出现急性脑梗死之后,受到代谢紊乱和急性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引起痫性放电,导致早期痫性发作的出现。癫痫患者在发作的时候,神经元首先被激活[3]。继而出现同步快速放电,迅速向周围正常脑区扩散,产生一系列电生理和神经化学变化,至神经元能量耗竭和代谢降低使发作自动终止。本次研究过程中,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脑电图检查,经检查,表现为一定的异常变化,包括阵发性高波幅的θ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尖波、δ波伴棘波等。癫痫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在发作停止后神经元凋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易致残甚至是死亡。因此,只要在临床上寻找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阻抑癫痫发作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减缓癫痫发作所致的脑损害。

降纤酶是一种经过提纯处理的蝮蛇抗菌素栓酶,具有强效溶血栓作用,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微循环,促进脑缺血区侧支循环的建立。且在抗脂质过氧化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并对各种有害自由基予以有效清除,并能降低脑组织NO水平,减少其对神经的损伤,发挥出良好的脑保护效果[4]。临床治疗癫痫部分性患者可以使用各种基础抗癫痫药物,药物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达到消除或减轻癫痫发作的目的。一是提高患者正常脑组织的兴奋阈值,有效抑制病灶兴奋的扩散,防止出现复发。二是对患者的中枢神经元产生影响,防止或减少其病理性过度放电。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有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以及乙琥胺、丙戊酸钠等。左乙拉西坦属于吡咯烷酮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为目前治疗中应用最多的新型抗癫痫药物[5]。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本组52例患者经治疗后49例患者(94.23%)未出现再发作现象,即表明,经积极的治疗之后,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另外,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是,高龄患者的身体各项机能出现十分明显的下降情况,且大多合并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对抗癫痫药物所导致的各种副作用十分敏感。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结合高龄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经积极治疗达到良好的癫痫控制效果,且经临床及脑电图长期随访,效果较为理想,预后良好,则可以指导患者逐渐停药,不必接受长期抗痫治疗。但是,通过一段时期的治疗之后,也可能会出现一部分患者无法获得理想的癫痫控制效果,需接受长期、规范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情况。本组即有3例患者治疗后每月仍会出现1~2次发作现象。分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 是因为在经过治疗之后,一部分患者已经从早期癫性发作逐渐发展为症状性癫痫。而对于迟发性癫痫,受到病理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灶中心神经细胞坏死和胶质增生以及瘢痕形成等情况。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予以消除。因此,为减少癫痫的发作,患者便需要接受长期、规范的抗癫痫治疗,以获得理想的癫痫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桂荧.急性脑血管病继发早期痫性发作临床探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4.

[2]张雅静,吕宪民,王海英,等.急性脑梗死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与癫痫发作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85-3787.

[3]刘蓉,张俊琦,廖琦,等.脑梗死急性期后痫性发作的诊断及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2):344-345.

[4]王安海,王玉洁,郝国.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38-39.

[5]徐丽丽,王云甫,孙延鹏.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性癫痫患者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疑难病杂志,2013,12(1):5-9.

作者简介:

沈瑞乐(1971-),男,汉族,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

论文作者:沈瑞乐,田婧,李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高龄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的临床分析论文_沈瑞乐,田婧,李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