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娩应用气囊助产术的临床分析论文_黎巍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阴道分娩应用气囊助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分娩助产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阴道分娩且符合指征的产妇11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运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对照组常规分娩。统计两组产妇转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各产程所用时间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转剖宫产率3.64%、产后出血率3.64%、新生儿窒息率1.82%;较比对照组产妇转剖宫产率16.36%、产后出血率9.09%、新生儿窒息率5.45%;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产妇各阶段产程时间,观察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术助产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分娩效率,降低转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评分,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气囊仿生助产术;助产效果;围产期

自然分娩本应是广大女性首先且安全的传统分娩方式,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很多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产妇选择剖宫产,对新生儿质量与产妇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1]。气囊仿生助产术是我国发明的新型助产技术,对提高分娩效率,降低剖宫产率有一定促进作用[2]。本文主要观察分析阴道分娩应用气囊助产术的临床效果,根据分娩助产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阴道分娩且符合指征的产妇110例分成两组,现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根据分娩助产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阴道分娩且符合指征的产妇110例分成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8±5.1)岁;孕周37~42周,平均(39.7±1.7)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8.1±5.3)岁;孕周38~42周,平均(40.1±1.5)周。收集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

产妇无其他合并疾病,均为单胎头位;无巨大儿、畸形儿等情况;产妇无剖宫产史、流产史、腹部手术史等。

1.3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全面检查,明确胎儿情况,并给予产妇细致产前护理,关注产妇产前心理状况,做好产前教育。观察组产妇运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助产。操作方法如下:我院助产设备为KCB-Ⅰ型仿生全自动助产仪。注意助产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模式进行操作。①检查产妇宫口打开情况,若宫口打开程度在3cm左右,送至分娩室,行双扩法。施术前向产妇说明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提高产妇的配合度。指导产妇排空膀胱后取膀胱结石体位,常规消毒铺巾,外阴及阴道消毒,窥阴器进入阴道并实施扩张,充分暴露宫颈,使用碘伏棉球消毒,随后使用宫颈钳将宫颈的前唇固定,将扩张柄的气囊部分置入宫颈口内。助产仪接通电源设置参数开始工作。设置汽缸的压力保持在30kPa;充气速度调至慢速,持续9min,即宫颈扩充后持续4min,阴道扩充后持续5min;将气囊的直径控制在宫颈口被逐渐扩张60mm~80mm,阴道被扩张至80mm~90mm为宜;按照以上设置参数对宫颈实施扩张2次,操作完毕若产妇胎膜未破,但已形成前羊水囊,需行人工破膜,并注意随时观察羊水变化情况。②产妇宫口打开程度≥5cm,送至分娩室,行单扩法。参数设置参照双扩法对阴道的扩充方法。分别对阴道上段(2次)与阴道下段(1次)进行扩充操作。施术前产妇如存在宫颈水肿,可应用地西泮静脉注射[3];发生宫缩乏力的产妇,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保证产妇分娩期间宫缩有效。分娩过程加强对产妇生命体征的观察,由专门护理人员复杂胎心的监护。胎儿免除后检查产妇宫颈状态,如发生>2cm的裂伤或存在小裂伤但有出血,对症处理缝合。

对照组产妇除不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外,分娩过程处理与观察组产妇相同。统计两组产妇转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各产程所用时间比较。

1.4判定及观察

统计两组产妇转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各产程所用时间比较。新生儿应用Apgar 评分判定窒息情况。Apgar 评分不足7分判定为新生儿窒息。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围产期情况统计 比较两组产妇转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 观察组产妇转剖宫产率3.64%、产后出血率3.64%、新生儿窒息率1.82%;较比对照组产妇转剖宫产率16.36%、产后出血率9.09%、新生儿窒息率5.45%;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产妇转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现代女性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越来越趋于“简单化”,许多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产妇因多种不合理的因素选择行剖宫产分娩[4]。而医疗技术的发展,剖宫产手术设备、手术技术、麻醉技术不断改进与完善,加上相关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足够重视,使得剖宫产手术安全性提高,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大幅下降[5]。导致年轻产妇主动要求行剖宫产分娩的人数剧增。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多数地区剖宫产率可达40~60%,而其中至少有30%的产妇是可以选择自然分娩的[6]。如此看来,剖宫产手术已经偏离了治疗“难产”的本意,甚至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殖法则。此外,行剖宫产手术分娩也无法保证绝对安全,相关并发症几率的降低不代表不会发生并发症,创伤手术带来的远期并发症同样威胁着产妇健康。因此,提倡自然分娩,提高人口质量,是妇产科工作中的义务与责任。目前,气囊仿生助产术被认为是提高分娩效率,减少剖宫产率的有效助产技术。

气囊仿生助产术的首要优点在于其“仿生学”的运用,在产妇宫口打开一定程度时,给予扩张柄的气囊充气,模拟胎头娩出时产生的机械作用,缓慢匀速帮助产妇扩张阴道与宫颈,为顺利分娩打造良好基础[7]。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产妇转剖宫产率3.64%、产后出血率3.64%、新生儿窒息率1.82%;较比对照组产妇转剖宫产率16.36%、产后出血率9.09%、新生儿窒息率5.45%;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产妇各阶段产程时间,观察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气囊仿生助产术助产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分娩效率,降低转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评分,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郜秋花.应用气囊仿生技术助产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166-167.

[2]张继芳.气囊仿生助产仪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30):106-107.

[3]何天琼,王佳,石珊.气囊仿生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3,10(5):74.

[4]马素叶.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特殊需求及个性化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2):6831.

[5]陈献奋.探讨分娩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术的效果及安全性[J],吉林医学.2015,8(36):1571.

[6]刘淑伟.气囊仿生助产术在自然分娩中助产效果的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1-22.

[7]罗志丽,谭峰,李志英,陈尚萍,曾日明.气囊仿生助产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9(21):30-34.

论文作者:黎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阴道分娩应用气囊助产术的临床分析论文_黎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