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配合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娄巧

【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护理配合用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价值,以提高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手术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的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n=92),进行治疗期间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1组46例患者行规范化护理配合路径,实验2组4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服务意识、专科能力、责任心)评分。结果:实验1组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验2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实验2组,手术情况优于实验2组,P<0.05。结论:重视并有效落实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与安全性、优化手术效果。

【关键词】宫腔镜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手术情况

妇科疾病中子宫内膜息肉较为常见,患者有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腹痛等症状,以手术治疗为主,优选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手术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1]。为了进一步提高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预后效果,强调手术护理辅助价值。相关资料指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是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安全性的关键[2]。基于此,本文就我院92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为例,总结手术室护理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7-2018年,总计92例。纳入标准:(1)经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患者签署宫腔镜切除术知情同意书;(3)患者有配合能力,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患者;(2)合并妇科其他严重病症患者。进行92例患者分组护理,各46例。实验1组:年龄31-66岁,中位数(37.8±3.5)岁;息肉情况:单发患者14例,多发患者32例。实验2组:年龄30-65岁,中位数(37.5±3.0)岁;息肉情况:单发患者15例,多发患者31例。实验1、2组子宫息肉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实验1组:(1)术前护理。术前1d通过病房访视进行自我介绍以主动拉近护患关系,告知患者腹腔镜手术优势,积极回答患者手术疑问,以建立患者手术信心。同时,重视患者心理情绪干预,通过聊天了解患者子宫息肉疾病认知情况、心理状况,并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患者情绪疏导,进行患者疾病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稳定患者手术期间身心状况。另外,术前30min,调整手术室温、湿度,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反复核对入室患者个人信息,建立患者静脉通路并补液。若患者负性情绪明显,以握手等形式给予患者心理安慰、鼓励。(2)术中护理。术中配合麻醉医生完成麻醉,指导并辅助患者摆放体位,在确保患者手术可行性的基础上提高患者舒适度。另外,配合医生调节彭宫压力、电切电凝强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3)术后护理。术后依次关闭手术设备,并仔细清点手术物品,避免手术物品残留患者体内的情况。另外,患者送入病房后和病房护士做好工作交接,告知患者家属术后护理注意事项,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实验2组:给予患者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子宫息肉手术患者手术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92例子宫息肉手术患者观察指标进行计算。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形式展开,手术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以形式展开,进行X2、t检验。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情况比较

实验1、2组子宫息肉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见表1。各指标比较,P<0.05。

2.2指标占比比较

实验1、2组子宫息肉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见表2。指标占比比较,P<0.05。

2.3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1、2组子宫息肉手术患者服务意识、专科能力、责任心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见表3。指标评分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较为常见,属于良性病变,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情况,长期发展会导致患者不孕,尽早有效治疗是关键。宫腔镜下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获得肯定,基于手术的精细化要求,对手术室护理配合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通过手术期间有效配合、稳定手术患者身心状况等,以缩短手术配合时间,提升护理配合度以及护理质量[3]。王艳妮,葛建英研究指出,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改善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手术用时,提高手术安全性[4]。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1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7%低于实验2组13.04%、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实验2组86.95%,手术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实验2组,P<0.05。由此说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期间进一步优化和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手术治疗预后效果。此次实验结果和李艳芳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6.0%,P<0.05[5]。

综上所述,规范化护理配合路径可以提高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损伤与用时,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手术室护理配合[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08):163+173.

[2]熊金梅,加子芹.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7):104-105.

[3]李艳芳.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6):91-94.

[4]王艳妮,葛建英.手术室护理配合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1):155-157.

[5]董灿灿.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4+27.

论文作者:娄巧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配合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娄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