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女孩赵念:越“破坏”越快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越快论文,女孩论文,阳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她是武汉市华师附中高二年级的一名只有十几岁的女高中生,可她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小研究员”。她发明的“防触电保护装置”、“高效加热器”、“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这位叫赵念的阳光女孩的成功,在武汉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不久前,笔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这些东西太简单了,我以后一定会做一个比这更好的。”
赵念是一个从小就对一切产生兴趣,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聪明伶俐的女孩儿,家里许多小东西都是她拆卸的对象。还是在赵念四、五岁的时候,她见家里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小闹钟,每天到那个时间就会发出动听的“鸟叫”声,她觉得这个小东西真是好玩极了。于是,小赵念拿起那个闹钟,睁大一双眼睛左看看、右瞧瞧,真是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有点爱不释手了。“嘀哒!嘀哒!”的有节奏的走动声,令小赵念坐不住了,拉着妈妈问道:“妈妈,这个东西为什么会走动会响呢?我能拆开看一看吗?”妈妈正忙着做家务,没时间顾及女儿,只好递给她一把小起子。赵念左弄右弄,结果将小闹钟弄成了一堆废铁。
赵念绞尽脑汁想还原,可摆弄了几天依旧是白忙活。就这样,家里的一切小玩具、洋娃娃之类的东西,在赵念的“光顾”下,全部成了“睁眼瞎”。令赵念爸爸和妈妈可气又可笑的是,赵念在“破坏”完家里的一切小玩具后,不仅不认错,反而还“大言不惭”地说:“这些东西太简单了,我以后一定会做一个比这更好的。”
赵念的妈妈是一个“开通”型的好妈妈,为了满足女儿的好奇心,她对女儿的“破坏欲”很少责怪不说,相反还来了个“助纣为虐”,常常扮演“帮凶”的角色。遇到女儿不断地提问,做妈妈的总是笑着说:“是呀,这东西怎么会动呀!拆开来看一看。”在妈妈的“怂恿”下,小赵念成了“名震一方”的“破坏王”。
赵念的爸爸也是一个电器迷,在单位里没完成的工作,他会带回家继续干。见爸爸每天在摆弄着一些线路,读小学的赵念也来了兴趣,她总是坐在爸爸的身边,聚精会神地看爸爸忙碌着,有不懂的问题时,她必定不厌其烦地问下去。
赵念的爸爸很疼爱女儿,对女儿提出的问题,他都会边回答边示范,让赵念从小就对电线、电路有了“感情”。慢慢地,赵念产生了想试一试的欲望。她央求爸爸让她学着焊电路板,爸爸拗不过赵念的纠缠,只好将铬铁和一块电路板交给赵念。赵念高高兴兴地操作起来,当她将焊好的电路板交给爸爸看时,她爸爸是哭笑不得,电路板多处短路不说,焊锡是一大团一大团地粘在了一起,一块好好的电路板又被“破坏王”糟蹋了。
对于这次失败,赵念并不气馁,她虚心地向爸爸学习,从一点一滴学起。她在已经废了的电路板上反复练习,终于慢慢地上路了。当赵念再次将焊接好的电路板交给爸爸看时,她爸爸笑着用手摸着女儿的头说:“念念真聪明,终于学会焊接电路板了。”
“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赵念自上初中学习物理后,只要家里出现“保险丝”被烧,或电线短路等问题,必是赵念抢先上马。熟能生巧,赵念就那么东拧拧西拧拧,必定使“瞎子又看见了阳光”。
赵念是一个爱动手,也爱思考的女孩子。她的发明小创造都缘于她勤于观察思考和勤于动脑动手。
一段时间里,武汉的各大媒体上经常报道一些三镇交通事故概况。有一天,赵念看到“一家三口因汽车追尾而丧生”的消息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坐在桌子边沉默了好一会儿后,从爸爸的书架上找出《汽车维修原理》一书认真地看了起来。她想:要是能在汽车上装上一个东西,自动提醒后面的车,追尾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为了这种装置,赵念放学后几次到一家停车场去观察,经过多次的实验和分析后,赵念终于了解到,追尾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前面的车辆紧急刹车,而后面的车又来不及反应造成的。
于是,赵念的灵感来了。如果给汽车刹车加个气囊,使紧急刹车时的车发出比正常刹车要强得的多的报警声,那一切不就好了么?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验后,赵念又遇到了一个新难题:这样的警报设施只能起到提醒的作用,遇到两车相撞时,难以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赵念又开始了“攻关”。她寻思着要给汽车穿上一件“防撞衣”,可试验了几次,她感到还是不够理想。一次放学回家时,赵念偶然目睹了一辆小货车与的士相撞的惊险一幕,这一幕虽然惊险和恐怖,但却给勤于思考的赵念带来了“灵光一现”。
回到家后,赵念的脑海里总也忘不了两车相撞时的一幕:的士朝急刹车的小货车一头撞去,好在小货车的后面放着一张厚厚的席梦思床垫,将迎头撞上的的士给“弹”了回去,一场车毁人亡的灾难因席梦思而化解了!这次车祸,使赵念受到了启发,她终于成功地发明了“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为此,她获得了国家专利不说,还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赵念成功地获得了三个国家专利,同时,她的学习成绩也是班上的佼佼者。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赵念勇于吃苦是分不开的。
赵念进入中学后,学习变得紧张起来。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她不得不与大多数学生一样,将大部分课余时间用在温习功课和做课外作业上,对于搞发明,她只能见缝插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进行了。
发明设计考验人,动手制作更能锻炼人。时间紧,精力有限怎么办?赵念似乎很少考虑这些,只要想做的,她必定毫不马虎,像个男孩子一样的捋起袖子认认真真地干起来。
为了制作“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赵念可没少吃苦头。为了造模型,她利用放假的时间到建筑工地捡回废木板,然后用钢锯条切割成块。锯条断了不知多少根,手被磨起了一个又一个小血泡,痛得赵念连拿工具都困难,可赵念没有气馁,硬是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劲,完成了汽车模型的制作。
看到自己的劳动终于变成了像模像样的小发明,赵念的感触也很多,她常说:“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人的品德和才能取决于童年的教育
对于赵念的成功,她的母亲谈到自己的育儿观念是:“决不娇惯溺爱,多创造条件。”赵念虽是独生子女,但她的父母除了在“动手创造”上有些“放纵”,其它从不娇惯女儿。
还是在赵念五岁多的时候,赵念的爸爸就让女儿学着做家务。炒菜、洗菜样样都来。五岁时的赵念个头小,连够灶台都困难,她爸爸就给她端个小凳子让她站在凳子上操作。每次妈妈看见赵念站在凳子上,一身汗水地在干活,都心痛不已,背地里有些责怪赵念的爸爸在“虐待”孩子。可转念一想,孩子终归要独立生活,早点学习干家务对她今后的人生有好处,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在赵念成功的路上,她的爸爸和妈妈都尽力地给孩子创造条件。从小到大,对女儿的提问总是耐心地回答,直到女儿弄明白为止。
在发明中需要小材料时,赵念的父母总是陪着女儿一起去捡木板,到玩具市场找合适的模型,有意识地任由孩子发展兴趣,并有意识地给予引导,终于使赵念走向了成功。
赵念的母亲说:“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要因材施教,要因人而异,必须讲究科学,在玩中教,玩中学,不可强行开发。”
要想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发明家,除了过硬的技术,还离不开良好的品德,赵念的妈妈更加懂得这一点。除了对女儿在小发明方面的大力培养外,赵念的妈妈更忘不了教会女儿做人的道理。
有一年12月,赵念下午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小孩在街道一角哭,她走上前去,牵着他的小手一问才知道是个迷路的孩子。小赵念懂事地将迷路的小孩送回家。很晚了,赵念才回到自己的家中,妈妈正欲追问女儿为何这么晚,赵念却先开了口:“妈妈,对不起,我回家晚了,是因为我将一个迷路的小弟弟送回家了。”赵念的妈妈一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她表扬赵念说:“念念做得对,小弟弟回家了,他的妈妈不再着急了,全家就快乐了,帮助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今天我与你一样很快乐。”在妈妈的启发下,赵念感觉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赵念读初一年级时,老师故意将班上最调皮的小胖墩安排与她同坐一个桌子,意在让赵念用行动带动小胖墩好好学习。赵念回家将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对赵念说:“念念是个听话又懂事的孩子,老师希望你帮助同学,你就好好地帮帮他。”小赵念信心倍增,她对妈妈说以后要带胖墩来家里玩,还要教胖墩搞小发明,赵念的妈妈笑了,这笑给了小赵念很多的勇气。这以后,只要不是上学的时间,赵念就叫小胖墩到家里来玩,不出几个月,老师和同学们都发现,小胖墩不仅不再调皮了,还成为一个爱学习、爱帮助人的好小孩。
随着赵念一天一天长大,赵念的妈妈还交给小赵念一些困难的任务,让赵念到邻居家借、还东西,甚至让她独自上街购物等。
赵念隔壁是一位独居的老爷爷,为了培养赵念的爱心,赵念的妈妈经常让赵念有空给老爷爷讲故事,帮忙端茶倒水,给老爷爷的花木浇水等等。孩子虽小,却能从给别人做点事中感觉到自豪,从而兴奋,从而有信心。
阳光女孩赵念成长为小发明家得益于她爱破坏,在破坏的过程中,她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成功,让我们祝愿她越“破坏”越快乐,越“破坏”越成功。
标签:社会万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