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构建有“气场”的教学课堂论文_李真璞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构建有“气场”的教学课堂论文_李真璞

李真璞 湖北省当阳市东门小学 湖北 当阳 4441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84-01

“气场”,是人们常用的一个词汇,究竟是什么意思,至今众说纷纭,而且在道教、佛教以及中医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人们常说的“气场”,一般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对周围人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包括外貌、性格、语言、品味、气质、修养、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内涵。教师的“气场”,指由教师人格魅力与教育教学能力所引发的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场”。一名有“气场”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无论言谈举止、风度气质,还是思想精神,都是学生的标杆,都能随时随地吸引并感化学生,让学生完全浸入其中,感同身受,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教师的“气场”越大,力量就越强,影响就越广。因此,作

为语文教师,要着力构建有“气场”的教学课堂,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用扎实过硬的教学功底构建有“气场”的教学课堂。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一笔好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一个有“气场”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定“能说会道”,教学语言丰富。如果一个老师能声情并茂地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言幽默风趣,学生一定会喜欢倾听这位老师讲的课。语文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播的有效手段,更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语言可以唤起人的各种情绪,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语言优势,营造语文课堂氛围,尤其要发挥自己的诵读水平,把握好诵读的声音、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的分寸,做到字正腔圆、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成为“腹内有诗书,笔下有华章”的饱学之士。教学时引经据典,驰骋古今,妙语连珠,让口语表达成为学生学习母语活生生的教科书,以引领学生的言语表达,启迪学生的言语生长。这样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语言的磁场,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这样的语文教师必定是有“气场”的。同样如此,教师超强的书写水平和能力,也是构建有“气场”教学课堂的重要因素。汉字不仅仅是汉语书写的符号,它还承载着文化,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魂魄,它存在于我们的血液中,滋养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强化学生的汉字书写意识,提高汉字书写能力。这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责任。书写如展示一个人的外貌,字如其人。字写得好不好,似乎代表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外貌形象,书写本来就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能写得一手好板书,字形美观大气,板书布局合理,字迹工整规范,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富有欣赏价值,让人赏心悦目,就会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赞许,这样的语文教师定会魅力大增,课堂气场的力量就越强。

二、用大胆创新的教学智慧构建有“气场”的教学课堂。

教学创新是一种智慧,更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有趣、高效、和谐课堂的不竭动力。一个有气场的语文教师,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大胆创新,巧妙设疑,以诱发学生的思维。一般来说,好的设疑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感悟语境、理解文意。怎样做到巧妙设疑呢?我觉得要在“点上”设疑,即在关键处、衔接处、转化处设疑,要在学生容易忽略、不经意或耐人寻味处设疑,这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比如,在教学《掌声》时,课文中共出现两次掌声,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两次掌声意义有何不一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我问道:这两次掌声包含的意思是一样的吗?要求学生结合语境进行理解。经过讨论,学生感受到了“第一次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和支持,“第二次掌声”则表达了同学们对英子的肯定和表扬。我又问道:假设英子是你们的同班同学,你们能用自己的掌声分别拍出两次掌声不同的情感吗?学生一听,个个劲头十足,加入到两次掌声的体验中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一次本文的主题:关爱身边的人。由此看来,巧妙设疑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而且能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让教师充满“气场”。一个有智慧、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还能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做到收放自如。所谓“放”即对语文课本知识的引申和拓展。引申和拓展可以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也可能是对作者创作背景的深入了解,还可能是对相关知识的课外延伸。比如,在教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时就延伸拓展了《宋史•司马光传》里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让学生对司马光的其他品质有所了解。适度的文本延伸,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放”是为了加强文本的理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光放不收不行,一味地“放”只会让学生的思绪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驰骋,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最终会落个“偏题”,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收放的“绳索”要一直攥在语文教师的手上,把学生思绪放出去后,要适时地又将话题再拉回,将学生的思绪和注意力收回到文本,收回到课堂上来。只有“收放”自如,一张一弛,这样的课堂才能吸引住学生,这样的语文教师也才是有气场的语文教师。

三、用端庄稳重的教师形象构建有“气场”的教学课堂。

教师形象一般是指教师在讲台上的站位、站姿和讲课时的肢体语言及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如果在讲台上站位适当,姿态端庄稳重,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有助于课堂互动,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生活中我们在拍合照时大家都知道“C位”,“C”代表center,就是中间的位置,站在C位代表了地位较高,也更容易被别人看见。老师课堂教学站位也大有讲究,老师的站位和移动,会成为影响学生注意力的焦点,也有利于师生互动,通过目光、语音、语调的有机结合,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气场”,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素质。那么课堂上,老师应该站在哪儿呢?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要“站稳三尺讲台”,通常要站在讲台中央。讲解过程中除了口头语言有轻有重、轻重缓急外,还要辅以必要的肢体语言,当重点内容出示于黑板或投放到设备上时,教师身体应尽可能接近内容,以侧身位站立,头部面向学生,并借助手势指向知识点,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当与部分学生交流时,教师要走进学生中去。这样,部分学生被“圈”进教师的“视力范围”,可能会使学生们异常的积极,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但也要注意不宜时间过长冷落其他同学。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要远离讲台而融入“学生堆”中,随时了解小组的讨论情况,甚至参与学生们的讨论。在参与某个小组研究活动时,教师应俯下身子使自己的视线与学生视线处于同一平面,使老师和学生处于同等地位,以不打扰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优。让孩子看多媒体屏幕时,教师要站在大屏幕两侧或第一桌两边,为的就是不影响学生看大屏幕的视线。板书时,很多教师习惯背对学生进行板书,这样的话教师会将板书遮住,不利于使学生看到板书的形成过程,应当侧身书写便于学生直观感受。学生在讲台前展示时,教师可以站在学生身侧,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同时有利于教师适时、适度地介入。这些规范的教学行为都是构建有“气场”教学课堂的重要因素。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语文教学水平,除了自身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外,还要讲究课堂教学技巧。如果能在教学中将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有机结合,做到巧妙设疑,延伸和拓展,能做到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样的教师也一定是超有“气场”的语文教师。

论文作者:李真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  ;  ;  ;  ;  ;  ;  ;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构建有“气场”的教学课堂论文_李真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