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作与积极社会能量的凝聚_正能量论文

青年工作与积极社会能量的凝聚_正能量论文

青年工作与凝聚社会正能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量论文,青年论文,社会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能量一词,自产生之日起便响彻大江南北,在2012年的十大流行语中更是高居榜首。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明确指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最终实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从一个侧面清晰地说明了全面激发社会正能量在我国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毛泽东曾经说过,“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先锋和桥梁”。青年是社会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群体,就其本质而言,青年是正能量的拥趸,也理应成为体现一个社会正能量的积极力量。但青年又是现实生活中在社会权利与利益分配中处于相对不利境况的社会成员[1],在其成长发展历程中,他们面临着教育、就业、婚姻、住房、医疗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在表达内在的先进性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因为生存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和不如意,采用反现实、反传统,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模式。青年群体矛盾性的特点,决定了青年是所有社会问题,甚至社会动乱中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之一。

       在中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探讨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视野下如何凝聚青年群体的正能量,不仅关系到青年的健康发展,关系到青年工作的改革,而且关乎社会稳定,关乎社会整体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一、什么是“正能量”

       “正能量”最早是一个物理学词汇,在物理学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宏观上的正能量可以指世界上一切大于真空的,向前、向上的力量,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而一般社会认知层面的正能量则属于意识范畴,是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更狭义的认识则把正能量界定为个体的内心情感和动力。最早将“正能量”引入到社会层面的是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Rip It Up:The Radically New Approach to Changing Your Life,本书的中译本书名就是《正能量》,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如《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的那样,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认真分析中外学者关于正能量的论述,可以看出,我们需要从如下方面全面理解“正能量”的涵义。

       1.“正能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社会概念

       “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但同时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可以称之为“正能量”。这里的正能量不仅包括积极的、进步的认识及精神力量,也包括真正符合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规律的行为。奥运健儿们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优秀影视剧作品传递出的精神力量以及公众人物做出的表率作用,都给予社会一股向上的正能量;而扶起摔倒的老人,归还捡到的财物,孝敬年迈的父母,帮助需要的人们等等身边的小事,也同样是正能量的有效传递。中国社会里的正能量有丰富的渊源,它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来源于世界先进文化,也来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

       2.“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社会建设功能

       按照一般的认识,正能量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能动创造性的,其对于客观世界有积极的、巨大的能动作用。对于个体来讲,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身体好坏会影响情绪、思维、态度;反过来人的情绪、思维、态度也会影响和控制人的身体及其生理活动。负面的情绪、心态会对人体的生理过程产生消极影响,而乐观的情绪,健康的理性,崇高的精神境界则对人体生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2]。对于社会来讲,凝聚起来的正能量,不仅影响公众的精神状态,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文化,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3.“正能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和培育

       德国研究者们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参与者中,一半要用牙齿保持一支笔水平固定(面部形成微笑的表情),另一半要用嘴唇衔住笔(面部形成皱眉的表情)。保持用牙齿咬住笔的实验参与者们顿时感到自己变得快乐起来。一次又一次,研究人员证实了行为真的能够影响情绪,也就是说,人们完全有能力激发内心的正向能量。在社会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制度化的倡导,社会舆论环境的建设,进步文化力量的扶持等手段,逐步推进形成的社会正能量不仅能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而且还可以作为一个精神元素有效激发社会个体内心的正能量。

       4.凝聚“正能量”需要个体和社会的积极互动

       “正能量”的凝聚需要个体的积极社会行为,也需要社会综合环境建设。任何一个人正能量的凝聚和释放除受个人素质和自身发展影响之外,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都是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因素。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为我们系统描绘出了“中国梦”的愿景,从一定意义上说,正能量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和个体的共同努力,同样,凝聚正能量也一定是社会建设和人的现代化的共同结果。

       二、青年是凝聚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总书记的话深刻阐明了青年与中国梦的关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青年发展与社会正能量激发之间的密切关系。

       1.青年具有凝聚社会正能量的多种优势

       青年的本质需求是发展,与社会正能量在方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类社会对于青年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入的,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法在究竟多大年龄的人应该被称为青年的问题上达成一致。这是因为从人的生命历程来看,青年实际上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走向成熟的人。因其复杂的社会内涵,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层级,成熟的概念和标准是完全不同的。正因为此,发展是青年的本质,也是这一群体的根本需求。我们可以从现代社会中青年人具有的三大优势——观念优势、知识优势和创新优势来看青年群体在正能量上的积极作用。

       所谓“观念优势”,是指青年在思想观念创新上的优势。青年人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极富创造力。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青年都是克服保守思想,敢于向传统挑战,善于做独立思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在人生和事业的旅途上不怕承担风险的群体。从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青年的观念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当代中国处于飞速发展和激烈变革的时期,新的观念层出不穷,在强烈冲击社会思想文化的同时,引领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当代青年的观念优势遇到了最优化的土壤,其迸发出的力量也就格外强劲和锐势。

       所谓“知识优势”,是指青年是现代科学知识技术最热衷的推崇者和最真诚的追随者。青年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期,特别在遭遇知识爆炸、信息空前的现时代,青年对新知识、新技能的获取更是伴随其一生的努力和追求。我国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上使青年人成为接触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最重要的群体。在现代青年看来,只要是新知识、新的科学技术,就是值得信赖的和值得追求的。可以说,在当今社会,青年群体是最新科学技术知识的最主要的载体。

       所谓“创新优势”,是指青年将新观念和新知识结合,促成人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飞跃。有学者用寻求挑战、接受不安定性等来描述创新者冒险的人格特质;用好奇心、广泛的兴趣、易为事物的复杂性所吸引等来描述人格特质的求知性;用独立判断和自信、不受成规束缚、原创力来描述人格特质的独创性[3]。而这些特质恰恰是青年身上最具原始表现力的东西。

       这些优势都决定了青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更有勇气进行探索、革新和创造,成为发挥正能量,圆“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80后的名字出现在了道德标杆和创业旗手的榜单上。不嫌活脏,不怕事小,把小小公厕打理成为大上海文明窗口的厕所女工李影;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用生命写就军人的责任和担当的80后军人沈星;26岁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国MBA毕业生,拥有400万注册用户的中国领先化妆品网购平台聚美优品的创始人陈欧;2万元起家,带着四名寝室同学在北航地下室开始漫长创业,创造风靡一时的国民级游戏“开心农场”,使智明星通成为在海外拥有最多用户资源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唐彬森。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有公而忘私的爱心,有义无反顾的壮举,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勇于拼搏的胆识,有无限的活力,也有社会最需要凝聚的正能量。

       2.青年文化凝聚、体现社会正能量

       一谈到青年文化,人们大都会想到流行歌曲、语言、服饰,甚至光怪陆离、离经叛道。事实上青年文化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就本质而言,青年文化指向未来,其表面的新奇、怪异、夸张、叛逆背后,是对于新事物的探求,对现实的批判,对未来的强烈追求。总体上看,我国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青年文化也一直体现着时代的精神,体现所处时代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文化大体系中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正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青年参与是青年成长的表现,也是青年社会性发展的内在需求。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对青年的社会参与设置了较多障碍,所以通过青年文化发出声音、影响社会是青年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例如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中,青年志愿者将青春时尚因素与无限创意紧密结合起来,奥运志愿五色“微笑圈”、第十一届全运会“蓝丝带”、亚运“志愿彩”、深圳大运会志愿者“U站”等等,是这些大型活动的重要标识,更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特征,“符号性”的突出表现。这些时尚青春的元素成为了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当代青年文化的一次集中和有效的表达。符号是青年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粉丝”、“土豪金”等等青年群体中最先流行起来的词语,如同时尚品的标识一样,有着丰富的极具时代性的内涵。与这些符号性语言相比,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中的青年志愿者符号,在保持青年文化特有的时尚、流行、符号等特质之外,显然更具正能量,其对于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引领,更具影响力。

       青年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发扬者,青年文化可以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如由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等8家单位于上个世纪共同发起实施的大型群众性生态环保公益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以江河湖泊的环境保护为重点,以社会化参与、工程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的运作方式,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与,建设了近5700个总面积450万亩的工程,吸引5亿多人次青少年参与,不仅改造了生态环境,而且倡导了生态文明的社会价值,在凝聚社会正能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如一位学者所说,“青年人对于新文化的追求,是社会永葆生机和活力、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青年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国内外一切先进文化的追求,则成为我们塑造和传承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4]。

       3.青年的发展需要正能量

       青年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群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为青年的成长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青年有了更多的机会能够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发展进程。但与此同时,社会在加速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不可避免给青年发展带来了影响。一方面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但同时也是需要扶持和支持的社会弱势群体。由于自然的成长过程和发展特点,青少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在发展历程中,他们面临着教育、就业、婚姻、住房、医疗等多方面的挑战。随着社会改革变迁,这些问题日趋严峻。而另一方面,社会飞速发展的大浪潮之下,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不断增加的生活重负,良莠不齐的文化环境,享乐拜金的不良风气等,都对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能力、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带来巨大冲击。

       青年人虽然具有开放性、时代性、进取性、未来性,但他们也同时具有过渡性,两重性;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但也会缺乏理想信念,在爱党、爱社会主义方面不够坚定;他们富有梦想,情感丰富,个性张扬,渴望上进,但也难抗重压,感情脆弱,且崇尚自我,难免陷入自我中心的误区;他们思维视野广远,知识广博,勇于探索和创新,但也会良莠不分,眼高手低,不愿脚踏实地。青年自身的这些不足,会使他们极易成为不良社会文化的牺牲者,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消极元素。事实上,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青年群体自身是充满矛盾的。他们试图努力融合于现存社会,又在时时刻刻企图变革现实、改变社会;既代表着社会的未来和最大希望,自身又没有确定未来。所以,从社会整体运行角度,青年不仅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还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重要源头,社会动乱的主体力量。青年健康发展需要社会支持,正能量带给青年的,正是当代青年特别需要的积极健康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向上力量。正是这种内在的需求,使得青年群体不仅在内在本质上保持着与正能量的趋同,也在根本需求上,成为推动正能量发育的积极力量。

       三、用“中国梦”凝聚青年正能量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后“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提出,更是进一步凝聚全党全国的正能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的动员令、进军令,是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具体化、中国化。“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与青少年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多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明确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是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凝聚青年正能量的指导原则和根本保障。

       1.用“中国梦”的愿景激励青年,引导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增添青春能量

       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目标,更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同样,社会正能量也是一个系统,一个过程。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当代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时指出,把个人奋斗同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是当代中国青年的重要发展任务。

       首先,要引导青年全面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属性。“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团体梦。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正因为此,“中国梦”的本质属性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懂得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福祉,深刻体会“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一个是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努力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之中。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发展自我与作为社会的关系,也是理想与人生的关系。在2013年的五四讲话中,习总书记生动地讲述了理想、信念、责任这些根本的元素对于青少年的极端重要性:“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今天的中国以人为本,给了每一个青年人自我发展与实现的最多元的机会和最广阔的平台,但也给每一个青年提出了尖锐的人生挑战: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自我,怎样处理自我实现与作为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自我实现的视域里加上国家、民族、人民?这不仅事关发展路径,而且直接关系到发展方向。没有了“中国梦”的引领,“个人的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个年轻人,只有紧紧地把握住“中国梦”的大方向,处理好发展自我与作为世界的辩证关系,才能方向明确,信仰坚定;获得了精神的支撑,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当今社会,物质化、现实化、功利化影响了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年的价值观。眼中只有自己利益,只为自己着想,很容易就滑向谋私利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触犯法律。所以在“大我”的奉献中实现“小我”,用中国梦的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不仅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也是青年自身发展获得成功的保障。

       其次,要发挥“正能量”,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做起。梦想的实现需要点滴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好高骛远,在日常工作中凝聚正能量;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增长本领和才干,在提高自己的历程中凝聚正能量;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在历练人生、收获成功中凝聚正能量;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适应社会,获得社会性成长中凝聚正能量;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去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在人生的种种挑战中凝聚正能量。

       再次,要学会发现“正能量”,摒弃“负能量”。“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正能量”,缺少的是发现“正能量”的眼睛,要学会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发现身边的美好。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带有更多的正能量。一句问候,一个笑脸,一声充满温暖的谢谢,一个饱含深情的眼神,甚至一株迎风挺立的小草,一朵砖缝中挤出的小花都是催人奋进,给人向上动力的“正能量”。感悟社会的正能量,积累自身的正能量,运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影响负能量的人和事,去稀释外部的“负能量”,事情虽小,但也会无形之中给自己增添“正能量”。

       2.全社会要为青年发挥正能量搭建平台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和人的发展都面临着多种挑战。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但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扶持和支持,一定意义上说,推动青年成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后备力量,成为凝聚正能量的积极力量,要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靠全面的社会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

       首先,要全面推进以福利政策为主体的青年政策体系的建设,推动有关青年的立法进程和青年政策的制定,为青年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研究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切实有效的青少年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在青少年教育、就业、住房等问题上提供国家层面的制度性保障,并以青少年福利法和国家青少年发展纲要为主体,建立起根本性的法律与政策相配套、原则性规定与执行程序规定相结合、全国性法律与地方性法规相统一的青少年法律政策体系,是确保青少年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正能量凝聚的基础,也是根本保障。

       其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新青少年工作的活动方式,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作为重要原则,真正实现青年工作的全面活跃。共青团组织要始终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用先进的价值观引领青年,用竭诚的服务团结青年,用动态的发展凝聚青年,用团队的魅力吸引青年。

       第三,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舆论引导,为青年基本素质的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增长、思想道德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在多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上加大对“中国梦”的分析,加大对“正能量”的宣传,同时加强对危害青年身心健康的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努力形成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导向,净化社会风气,让青年在清新、健康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

       青年和社会息息相关,一个社会的生机与活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青年;青年是早上的太阳,注定与朝气、热情、清新和美好相连。在“中国梦”的视野下,讨论青年与正能量,意义重大,议题众多。

标签:;  ;  ;  ;  

青年工作与积极社会能量的凝聚_正能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