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与90年代文学的互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批评论文,互动论文,年代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90年代,文学评论一再遭遇到人们的无视或者轻视,无视者常常喜欢引用的一句名言就是“批评的缺席”;而轻视者,或不满于文学批评的传统批判力不再,或不满于文学批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难免有趋势逐臭之嫌,或不满于批评作为宣传工具的鼓吹功能尚为困乏,等等,虽然意见不一,但对当前的批评状况的不满是一致的。其实,平心而论90年代的文学批评,它非但没有消失,而且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着严肃的科学性探索,致力于切实解释当代文学中存在的许多具体现象。其之所以不能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诸多的原因中,我以为与90年代文学批评的过于学院化和专业化是有关的。——这个问题扯起来又是很长的一篇,暂且可以不说。我是有感于最近上海作家协会与上海几家文学媒体共同发起的百名评论家推荐90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的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新的批评形式,才想到讨论文学批评如何走出沙龙,走出书斋,建立起文学批评与90年代文学的互动对话的机制,使批评真正成为当代社会精神的一个有机部分。
也许可以把这次评选活动看作是文学评论形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它走出了90年代见惯的文学批评的孤独形态——批评家在沙龙里的高谈阔论或者封闭在概念语词下的思想游戏。这次活动有意把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意在通过“传媒评选——评论家沙龙讨论——高校学术会议”等连环式的活动,把严肃的文学批评真正推向社会:一方面结合大众传媒,用集体的形式参与推荐90年代文学的重要成果;另一方面联系着高校讲台,在学术的层面上深入研究90年代文学的得失,从而使文学评论产生开放的、连锁的社会效应。上海作协的批评沙龙积极参与策划了这个活动,批评家们最初的计划是打算继编选了四卷本的《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丛书》以后,进一步撰写关于90年代文学的批评论集,本来这个项目仍然是封闭型的沙龙学术活动,现在却打开了沙龙之门,时代的信息吹拂进来。我觉得这样的活动不但为当代文学评论和研究提供了许多新鲜的话题,而且也激活了文学批评参与当代文学的积极性和生命力。
90年代的大众媒体在文学评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在文学批评家用沙龙和讲台的方式发表研究成果的同时,传媒批评已经按照自己的操作规程加盟于对文学创作的宣传和评价。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广泛并且信息量集中,往往能使许多作家与作品一夜成名,尤其是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书评已经成为书商促销图书的重要途径。但问题还有另外一面,正因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大,就难免夹杂着各种利益的渗透和制约,离开真正的学术性和科学性尚有距离。远的不说,只要看近一两年来文学评论界引起争论的热门话题(关于王朔战金庸、关于余秋雨的批评与反批评、关于“十批判书”等风波),几乎无一不是在传媒的操作下愈演愈烈,终究违背了学术讨论的初衷。所以我想,大众传媒既然积极参与了当代文学批评的建设,那么,文学批评家们似乎也该给以积极的回应,或者说,文学批评工作者也应该把传媒看作是自己声音的传播渠道,就像沙龙讨论、讲台发言和学术研究一样,把传媒批评也作为一种批评实践的形态。传媒批评有自己的特点,它基本上是与受众处于互动对话的状态之中,只能是采取比较活泼通俗和平易近人的方式,批评家在加入传媒批评的同时也面临了考验,即如何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使自己站在受众的同一平面上进行对话。这次评选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它邀请全国各地不同年龄层次的近百名文学评论家共同参与了一项类似群众性的游戏活动,虽然评选的最后结果也不一定符合每个参与者的预想,但是这毕竟是一项可以让传媒操作的批评活动。90年代的文学创作由于疏离现实生活,已经久久失去了群众性的轰动效应,即使像茅盾文学奖这样的全国性大奖也不再与社会大众所关心的日常话题发生联系,而这次活动是由几家媒体共同操作,近百名评论家的共同参与,并可能在以后一段较长时间里有连锁性的议论,希望的就是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关心90年代的文学。
而且,这次活动与通常的评选活动有很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它是一项连锁性的学术活动,评选的结果非但不是最终答卷和活动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的起点。评选仅仅是这项活动的序幕,评选结果给文学评论家提供了话题和争议的可能性。对90年代的文学如何看,本来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各人看重的部分不同;也许诗歌研究者会觉得疏忽了诗歌是极不应该的(但听说诗人于坚的票数已经在前十五名之内);也许女性批评家会觉得这评选的眼光依然有着性别的隔阂(即使如此,唱票的结果中陈染的《私人生活》也已经接近了第十名),等等。这些话题不但使90年代文学重新引起批评家们回顾和评价的热情,而且,90年代文学评论也成为一种被批评的资料,对这次评选结果的议论其实也就是对90年代批评现状的议论。接下来的一项活动是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上海市作协联合举行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 预计与会的评论家们针对90年代文学会有更加深入的学术性争论。传媒——沙龙——学术会议的三位一体的连锁活动,使一向活跃的上海批评界形成了开放的格局。文化媒体能从提高文化品位的角度吸取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和知识资源,文学评论的实践既为学术讲台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又借助高层次的学术活动来进一步提升文学批评的品质。学院研究能及时贯通社会信息和反馈传媒批评的得失,尽可能地把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文化的精神,从而使媒体、学术与文学批评共同地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象征。
90年代文学是个多元共生的文学时代。它承上启下,从文学集体性的共名叙事向个体生命的呼唤转移,从政治文化的批判叙事向民间立场的抒情转移,从民族共同经验的反省叙事向内心隐痛的倾吐转移。这次评选结果基本反映了这种转移过程的痕迹。80年代文学领域最活跃的作家和90年代后半期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都未获得较高选票,而知青一代的作家,坚持民间立场和个人批判精神的作品,获得了大多数评论家的认同。这给时代留下了一份客观的文学研究资料,包括了这个时代的过渡性特点和明显的不足。二十世纪马上过去了,回顾百年的文学史,从康梁变法失败到“五四”新文学运动,从抗战时期作家高昂的战歌到世纪末的民间叙事立场的形成,基本上可以勾勒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进程规律。而这一次的推选及之后的大型研讨活动,通过全国近百名评论家的热情参与和严肃工作,可以说为世纪末的中国文学添加了浓重的一笔。当然文学不会停止它的脚步,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艺术的探索还要进行下去,文学必然地要以它的多姿的面貌展现在新的世纪,包括它的辉煌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