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建甘肃能源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华亭 744106)
摘要:在发电产能过剩的市场背景下,火电行业整体形势下行,煤价高位运行,燃料成本进一步压缩火电企业利润空间,为提高CFB锅炉发电机组市场竞争力,煤泥掺烧技术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大型CFB锅炉煤泥掺烧的输送设备选型应用,煤泥掺配精细化管理,锅炉运行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调整,设备维护治理进行研究应用,实现CFB锅炉大比例煤泥掺烧,控制了燃料成本,提升了CFB锅炉机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CFB锅炉、煤泥掺烧、输送设备、优化调整、运行维护
1 前言
煤泥是大型矿区在原煤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品,周边矿区每年产生的煤泥、煤矸石达150余万吨,因其含水高、黏性大、热值低及难以运输,遇水流失,污染土壤地下水,风干飞扬,粉尘污染等因素,其工业利用价值较低,被当做工业垃圾处理,对矿区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给地方环保治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同时,甘肃电网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发展,火电机组发电空间不断被压缩,面对原煤价格高、上网电价低等不利因素,降低发电燃料生产成本,才能有效提高火电企业市场竞争力[1]。结合以上两方面的综合考虑,将矿区煤泥、煤矸石充分利用于火电企业,作为发电燃料,即降低发电成本,又能缓解地方环保治理的压力[2]。因此,公司大力挖掘CFB锅炉潜力,对煤泥掺烧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实现了CFB锅炉对煤泥的大比例掺烧。
2 机组概述
某公司1、2号锅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480吨/时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CFB锅炉,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固态排渣、全钢结构炉架、全封闭岛式布置。
锅炉主要由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两台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和一个由汽冷包墙包覆的尾部竖井(HRA)三部分组成。
原煤带式输送、环锤式碎煤机、双转式筛煤机、粗细高幅振动筛、可逆锤击式细碎机、叶轮给煤机、双向回转式悬臂斗轮机。锅炉设计入炉煤热值18.8MJ/Kg,最大耗煤量76.8吨/时,如上表1。
3 掺配输送技术选择
国内比较成熟的CFB锅炉煤泥掺烧输送主要有两方面技术,一方面是通过煤泥制浆,通过膏体泵增压管道输送,从锅炉顶部送入炉膛燃烧,此种输送技术对煤泥质量及锅炉床温要求比较高,需要炉内蓄存大量的热量,对送入炉内的煤泥浆进行烘干,达到煤泥扩散要求,实现充分燃烧。否则,将会是煤泥浆降落至炉床,造成低温结焦。因此,在保证炉内蓄热充分的条件下,能实现40%的最大掺烧量[3]。另一方面是通过蒸汽烘干设备对煤泥进行烘干预处理,在进行破碎制粉,通过风机气力输送,从锅炉前墙送入炉膛燃烧,此种输送技术对炉内温度适应性好,但由于烘干预处理能力有限,掺烧最大比例能达到40%,同时设备投资费用大,能耗高,后续维修成本大。
综合分析以上两种煤泥输送技术,结合我公司实际设备情况及大比例掺烧的要求,最终采用煤泥制浆管道输送炉顶送入技术,同时应用原有燃煤皮带输送设备,对运入厂内煤泥进行晾晒脱水,按照一定比例将煤泥、矸石、原煤均匀掺配,通过输煤系统皮带输送,给煤机送入炉内燃烧。经干煤棚中转储存,可有效保证了阴雨天气的连续掺配,实现了两条线路同时输送掺烧技术(图1)。
4 掺烧技术研究
4.1煤泥掺配精细化管理
4.1.1 做好煤泥入厂管理,控制杂质含量
由于煤泥各大矿区煤泥利用价值低、储存困难,在煤泥存放过程中将矿区废料垃圾一同存放,造成运入厂内煤泥质量差,矿区废料垃圾较多,人工捡拾工作量,人工成本高,捡拾后难以保证质量,造成输送系统故障率高,设备维修成本增加,设备连续运行可靠性差。为了有效实现入厂煤泥质量管控,我公司与各供应矿区协调,对矿区煤泥专场存放,并派专人定期对矿区存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通过源头管控,有效保证了入厂煤泥质量,杂质含量可降低90%。
4.1. 2“以质定送,以热定量”弹性掺配
各矿区地质特性不同,土质特性不同,产生的煤泥成分及特性不同,煤泥的粘性、流动性及泥内石块混合量不同,造成煤泥制浆管道输送系统过筛率低,管道内流动性差,炉内扩散燃烧效率低。我厂结合煤泥特性及输送系统特点,对入厂煤泥特性分析分类,根据质量确定输送系统,将质量好,流动性高的煤泥存入煤泥池,通过煤泥制浆管道输送;将质量差,粘性大,流动性差的煤泥存入煤场晾晒脱水,通过输煤系统皮带输送,保证了大比例掺烧的输送量。
各矿区产生的煤泥热值不同,对入厂煤泥按量掺烧,造成入炉煤加权热值不稳定,甚至出现低于锅炉稳燃极限,燃烧调整波动较大,极易导致锅炉灭火异常状态发生。为了使掺配后的入炉煤热值稳定,保证锅炉燃烧工况良好,我厂加大入厂煤泥的采、制、验管控,入厂管理实现双轨制,准确标定采集入炉煤热值。同时,划定管道输送(11MJ/Kg)及皮带输送(14MJ/Kg)掺配热值红线,将不同热值的煤泥按照比例均匀掺配存入煤泥池管道输送;将不同热值的煤矸石筛分、破碎后与不同热值的煤泥、原煤按比例均匀掺配皮带输送,实现了以热定量,保证了锅炉稳定燃烧。
4.1.3分炉掺配,分仓输送,灵活管理
某公司两台480吨/时CFB锅炉按照同一标准掺烧煤泥、矸石、原煤,出现锅炉燃烧状态差异化,#1锅炉床层物料粗颗粒沉积较多,物料流化质量差,时常出现局部结焦现象;#2锅炉炉内循环物料较多,不易排出,返料器负荷大,出现返料不畅,返料器振动现象。出现异常运行工况时,需要减少劣质煤掺配,提高入炉煤热值进行调整,造成劣质煤掺配连续性差,影响掺配比例。对两台锅炉参数对标,深入研究分析,发现锅炉运行特性不同。因此,根据锅炉特性选择适应性掺烧,强化差异化管控,通过调整矸石、煤泥、原煤比例分炉掺配,分仓输送,成功解决锅炉燃烧出现的异常状态,保证了劣质煤掺烧的连续性及大比例掺烧量。
4.2运行调整优化管理
在煤泥大比例掺烧的情况下,入炉煤加权热值由设计值18.8MJ/Kg下降至13.5MJ/Kg,降幅1260大卡。由于入炉煤热值与设计煤中偏差较大,锅炉运行中出现循环物料塌床、锅炉结焦、给煤机堵煤、返料器振动、返料不畅、排渣堵塞安全风险,严重阻碍煤泥大比例掺烧的实施,通过综合分析研究,优化运行调整,成功解决存在的难题。
4.3设备维护治理管控
4.3.1改造监控测点,提高运行空的可靠性
增加炉膛压力保护测点,对炉膛压力保护开关进行单独取样,炉膛压力采用三取中优化,提高锅炉保护的可靠性;对DCS控制进行优化,调整各自动回路参数,确保锅炉减温水自动能够适应大比例掺烧煤泥所引起的燃烧扰动;对锅炉炉膛、返料器、旋风分离器部位的热控测点进行逐一核对,核对安装位置,进行管路核对疏通,使运行调整中能够准确掌握炉内及返料器内物料量及物料高度,并进行有效调整控制。
4.3.2防磨防爆治理
随着煤泥、煤矸石等劣质煤的大量掺烧,入炉煤质变化较大,炉内受热面磨损加剧,对锅炉防磨防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炉内过热器、再热器部分管屏在运行中超温现象,对管屏实施绝热浇注料的敷设工艺,杜绝了超温的发生;分析物料循环集中部位,实施超音速金属喷涂,2019年#1、#2锅炉预防性喷涂248.66㎡;对密相区及分离器入口部分耐磨可塑料进行重点防治。
同时,在锅炉停运检修期间,严格落实锅炉受热面检修标准化检查治理流程和责任区域制度,进一步提高了锅炉防磨防爆工作水平。煤泥掺烧运行期间,实现29个月零非停,连续运行长达到245天,创下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良好运行记录。
5 成果评价
5.1有效降低了发电成本
通过CFB锅炉大比例煤泥掺烧技术研究应用,实现了CFB锅炉大比例煤泥掺烧,入炉热值由原设计的18.8MJ/KG降至13.5MJ/KG。有效的降低了发电成本,成功实现了以小博大,将145MW机组燃料成本降低至600MW机组水平,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图像3入炉煤热值曲线
5.2 实现煤泥资源化利用,获得了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积极掺烧,实现废物利用。2017年以来,单日最大掺烧比例达到82%,单月最大掺烧比例达到72%,年均综合掺烧比例达到了65%,获得了国家发改委资源综合利用认可,享受了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了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
5.3 降低环保风险,取得了优先发电权
通过大比例煤泥掺烧,消纳了地方矿区产生煤泥,缓解地方环保治理压力,实现煤泥利用清洁化,被甘肃省评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是在甘火电企业唯一一家,获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优先发电权,年度基础发电量提升30%,享受标杆电价结算。
6 综合经济分析
2017年某公司投入煤泥系统,开展煤泥掺烧工作以来,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调整、治理设备、解决暴露问题;不断提升掺烧比例,在各种调峰运行负荷下,实现#1、2锅炉全年综合掺烧比例达到65%以上,节约燃料成本显著,2017年节约成本3000万,2018年节约成本4200万,2019年截至9月份节约燃料成本7000万,累计节约燃料成本1.42亿元,为我厂降本增效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了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孙献斌,李光华,蒋敏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几个前沿课题的研究[J]热力发电,2005(11):8-12.
[2]黄忠.《循环流化厂锅炉优化改造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孙献斌,黄中.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与工程应用[M].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1-15.
作者简介
荔红宏,男,汉族,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火力发电厂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许可相,男,汉族,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火力发电厂发电运行技术工作。
论文作者:荔红宏,许可相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0
标签:锅炉论文; 热值论文; 矿区论文; 成本论文; 炉膛论文; 大比例论文; 原煤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