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低指称功能的新解释--兼论范霍克(1997)的回指理论模式_语义分析论文

英汉下指功能新解——兼评van Hoek(1997)的回指理论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汉论文,新解论文,理论论文,模式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引言

下指(cataphora)是回指的标记形式,表示指代形式(pro-form)出现在语篇上文/先行词的左边①。与回指研究的广泛性、系统性相比,学界对下指的关注并不多:国外以van Hoek(1997)、van Valin & LaPolla(2002)、Li(2004)、Cann & McPherson(2006)为代表,国内主要有王宗炎(1994)、刘礼进(1997)、赵宏、邵志洪(2002)、高原(2003)、王灿龙(2006)、许余龙、贺小聃(2007)、余泽超(2007a,2007b,2010)及高军(2008)。

van Hoek(1997,下文简称van Hoek)代表认知学派的新近成果,其理论模式对我国学者影响较大,基于真实语料的研究方法也值得肯定。但由于所用语料不够系统(许余龙、贺小聃2007),理论框架又过于抽象(余泽超2010),对英语下指的功能分析尚存不足之处。与van Hoek不同,Li(2004)、许余龙、贺小聃(2007)及余泽超(2010)利用更系统的书面叙事语料对英汉下指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前两文对下指构式及其语篇功能做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后文综合句法与语义,对下指构式的前-后景功能进行了分析,注重认知理据。

本文重点考察-ing② 为首第三称代词下指式(传统的P+N,本文的+N/P)的语篇功能,旨在揭示van Hoek等回指理论的不足之处,剖析P+N、+N/P两式在背景化/语法化程度上的差异,阐明新增+N/P构式对于下指对比研究的重要意义。为方便起见,下文分别以、P、N表示零代词/零形式、代词与名词。与自建语料库中的真实语料相对应,本文采用形义兼顾的分析方法:句法形式——短语、定式、非定式小句、小句组合称作“形”;语篇功能、语义关联、认知理据冠以“义”。

2.下指及相关概念

本节从概念、构式与理论构想等方面对“下指”进行简要的界定与分析,以方便下文的讨论。

2.1 下指及构式

本文关注句内下指问题,对“句子”的定义如下:句子由小句构成,以句号为典型分界,以分号为非典型分界。小句的基本特征为含有定式或非定式谓词。句子类型分单句(one-clause sentence)与复句(clause combination)。“复句”统称传统语法中的复杂句(complex sentence)与复合/并列句(compound.coordinate sentence)。

本文的“句内下指”主要指复杂句中的主从复句,典型例子如(1b)-(1d)。类似(1a)的并列结构在我们的语库中极为少见,不予关注③。

从构式看,(1a)、(1b)属代词下指(P+N);(1c)、(1d)是零代词下指(+N)。传统文献大多将P+N看作英语下指的唯一构式,我们则认为:1)英语中除了代词下指还有零代词下指,汉语中只存在零代词下指;2)现代汉语过多使用代词——所谓有P+N式——是欧化的结果(详见许余龙2000:325;余泽超2007a)。

除P+N、+N外,我们的下指构式还包括另一零代词式:+P,例见(1d)、(2)。将下指构式三分的主要依据是:1)Givón(1983:10)、Ariel(1990:73,1994:30)、许余龙(2002:28,33)等以名词形式为据的可及性等级差异,即、P、N之间的可及性相对差异;2)下指相对于回指的标记特征(Halliday & Hasan 1976:19)。从语用功能看,可将+N、+P合写成+N/P,因为小句同为后句N与P的前景信息,N、P差异则与语篇环境有关。这样,汉语的下指式可合为+N/P,英语则分为+N/P与P+N。

为说明下指式的形义结构,也为凸显本文不同于以往文献的理论构想,我们将下指式中含有、P、N的三小句抽象二分:句法结构写作“主+谓/NP+VP”,对应的语义结构写成“主题+述题/topic+action”④。同时借用Givón(1983,1993)的语篇“延续性”概念,以“主题延续”与“动作延续”分别对应可及性与象似性⑤。从所用术语可见,Givón的功能二分与“主题”/指代词/NP在篇章中的衔接作用相一致,又与述题/“动作”/事件/VP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连贯功能相协调。与Longacre(1983:7)的agent orientation、temporal succession二分法相似,Givón先后以topic/participant continuity、referential coherence表示“主题延续”;以action continuity/sequence、temporal sequentiality/coherence表示“动作延续”;又以thematic paragraph与chain称呼“句子”(Givón 1983:8,1993:302)。

2.2 可及性与主题延续

对“主题”的界定,我们参照Givón(1983)的“topic”与许余龙的“主题性”概念:将主题看作“实体主题”(entity topic),指称语篇所述动作过程的参与者。下指式中的主题既是动作的起点也是语篇延续的标记;“延续”意味着跨句关系与语篇属性:从不同层面看,语篇中的主题(、P、N)既是“小句主题”、“句子主题”同时又是“篇章主题”(许余龙2002:32; 2004:40,65)。

“可及性”指人们在语篇产生和理解过程中从大脑记忆系统中提取某个语言或记忆单位的便捷或难易程度(许余龙2002:29)。Ariel(1990)认为,就指称功能而言可把指称词看作“可及性标示语”(accessibility markers),因为指称词的第一功能是标示记忆中实体的不同可及性程度(参见许余龙2000:322;姜望琪2006:35)。可见,语篇中的指称词——先行词与回指语——都具有可及性标示功能,两者之间的程度差异正是我们界定“下指”、区分下指构式的主要依据。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运用Ariel(1990,1994)等基于名词短语形式的可及性等级——简写作>P>N,我们还将借用’Keenan & Comrie(1977:66)基于句法位置的“可及性等级体系”——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旁语(>表示“高于”,参见许余龙2000:321)。后者能够更好地区分诸如下文(5a')、(6c)、(6d)中不同主题的主题性高低:主话题与次话题的差异,它也是van Hoek用来确定句内名词短语显著性的依据。

在我们的语料库中多话题下指句属少数。对于更多的单话题句来说,“下指语”与“后行词”往往都是句法主语,主题性难分高低。这时我们可换用“主题延续”程度来对应可及性等级差异:事实上,在Givón(1983:12,18)的“主题识别等级”(topic identification scale)中,主题/NP的“可及性”与“延续性”特征完全对应,均为:>P>N。

2.3 象似性与动作延续

在Givón的语法理论中,功能概念“延续性”与认知概念“象似性”(iconicity)相通:按“主-述/主-动”二分法,我们可将下指式的延续性/象似性概括为:1)主题形式(>P>N)上,语形大小与可及性高低关联:简单对应高可及,复杂对应低可及;2)动作过程中,句法与时序映照(mapping)(Givón 2001a:35)。

为便于理解,以实例来说明。Givón(1983:24)将例(2)中的-ing从句看作“主题延续”与“动作延续”的典型例证。

这里,我们已照原作者对“zero”的理解添加+P延续关系。再看动作延续:、P两句的动作关联主要表现为动词词尾-ing与-ed的对立。定式一不定式对立属于Givón合称的“TAM”(时、体、态)范畴,是与谓词最接近、语法中最复杂的表义成分(Givón 2001a:285)。

对于例(2)所示-ing与-ed的显性对立——即、P两句的时体关系,Givón先后有过不太一致的认识:对于定式-ed,他始终以过去式完成体表示其完成意义。相反,对于不定式-ing,Givón(1993:303)把它看作进行体,认为它与后面主句构成“同时”关系;Givón(2001b:340)则将它理解为完成体,与后面主句构成“顺向链接”关系。

我们倾向于认同后一种解释:综合英汉语料来看,以-ing(及其他零代词)开头的+N/P构式中,前后小句大多构成象似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象似性”语义关系除了“先-后”还包括“因-果”、“目的-动作”等,又以时间先后为根本。对“先-后”、“因-果”关系的象似性分析,参见Haiman(1983:196)、Talmy(2000:327)、Givón(1993:286,318; 2001a:333)。与主题/NP相似,述题/VP的一大功能也在连句:由TAM呈现动作延续关系。所不同者,动作延续比主题延续更加隐晦、更为复杂。这是学界侧重P+N轻视+N/P构式的部分原因,也是影响van Hoek回指理论解释能力的主要根源。

3.van Hoek(1997)回指理论及局限

van Hoek的回指阐释理论模式(参照点理论)以广义回指为对象,以英语语料为根据,是国内回指认知研究的主要依据。该理论以Langacker(1987,1991)的认知语法为基础,主要范畴包括“概念参照点”(CRP)与“领地”(dominion):“参照点”指认知主体首先感知的概念结构中的实体,相当于功能学派的“主题”;“领地”就是概念结构。van Hoek的理论假设是:认知主体对参照点的选择与领地的确定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显著性、线性语序和概念联系性(conceptual connectivity)(详见许余龙2002)。

对三称代词下指(“逆回指”,即P+N式),van Hoek的限定条件以显著性为主:名词在显著性方面应该明显高于同指的代词,使其足以抵消线性语序的影响(van Hoek 1997:112)。弱化语序的取向与原作者的总体理论假设相符:van Hoek(同上:ix)认为,解释语言中的回指现象只需一些以语义为基础的概念,无需多少句法概念。

在Van Hoek的三要素中,我们重点考察“概念联系性”(下文也以“语义关联”换称)。理由如下:1)显著性虽属van Hoek解释下指的主要限定条件,但从上文2.2节可知,它与本文的“主题性”概念基本一致,而且只适于分析本文语料库中占少数的多话题句;2)“语义关联”与上文的“延续性”概念相通,它是van Hoek与本文的理论主体,又是两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从她对-ing为首下指句(例3)的功能分析来看,van Hoek对语义关联的阐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例是van Hoek语料中(限于P+N)的少数句式之一,其中的P(him)属于“外围/次要成分”(peripheral element),所在小句称为背/后景结构(backgrounded structure)。这样的功能分析主要基于句法概念而非语义理据。简言之,句法高低对应功能主次:从句/低位对应后景,主句/高位对应前景⑥。这种明示的形义匹配关系的确符合大多数下指句的表面特征,问题在于:不能充分解释对应的语义关联,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由于没能充分解释P、N小句之间的语义关联,特别是P前N后由VP表示的动作延续/事件关联(mistaking→shoots),van Hoek对例(3)的认知解读带有较强的猜测语气:最后以“或许”之辞来判定下指句的前、后景功能关系(同上:114)。事实上,van Hoek对不同句式的功能分析也不完全一致。比如,对例(4)中的“繁复主题”(N),她又以“强调手段”(focusing device)来解释。

我们认为,van Hoek的主要问题在于:对P、N所指“概念”以及相互关系界定得不够清楚,作为理论主体的“概念联系性”、“合成概念”等等也嫌笼统。诚然,“概念”一说缘于认知语言学:所谓意义就是概念化(Langacker 1991),在粗略抽象层面上概念与语义相通(程琪龙2006:3)。但是,认知语言学必须对概念、思想等抽象物体进行结构分析和明确描写(束定芳2008:106)。对照我们的二分构想可知:van Hoek的功能分析主要借助明示的主题延续(NP)而非隐含的动作延续(VP),似乎违背了自己只要语义不需句法的理论假设。

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ing为首下指式的语篇功能以及P+N、+N/P两式的背景化程度差异。

4.下指功能新解

4.1 从时间语义看功能

为改进van Hoek的理论局限,我们尝试以时间语义(事件关联/象似性)为依据来解释下指现象。

我们将van Hoek的原句(5a)改标成(5a'),那么原来的下指构式/主题关系P+N就变成新的+N。从(5a')中同指下标可知:新旧构式+N与P+N只是全句完整构式的一部分;完整式中的“-”与“+”分别表示小句内与小句间的句法关系。构式的复杂化表明:本句是个多主题句——包含一对对称主题:Barbara与Carol's boyfriend,顺向下标标示其间的主次及对称关系。

再将全句NP之间的复杂关系细分如下:

1):其中“>”表示主题主次/主题性高低,是主题链,属副主题链;2):“-”表示小句内施-受(agent-patient)关系;“<”表示两句主从差异:后句/主句是前句/从句的认知起点;3):前句中主题之间的相对可及性差异,表明主题/链比副主题/链更可及/更延续。

相应地,为可突出事件延续性(VP),我们可将(5a')改标成:

(5)a". Mistaking him for a burglar[,1]→Barbara shoots Carol's boyfriend[,2]

这样,下标所示两个有界事件构成先因后果——“错认”到“误杀”——的象似关系,下指构式简化为+N。简写(+N的理由是:1)零代词下指的典型构式为单话题而非多话题结构;2)英汉零代词小句在单话题与多话题构式中的功能相同,均为背景描述。

再看以下取自自建平行语料库的源语语料。

本组中前两句是单话题句,后两句为多话题句⑦。以更常见的单话题句为准,以时间先后/因果关联为理据,可将句法(形)、时间(义)与语篇(用)三者对应关系概括如下:

时间/因果(先+后)→句法形式(从+主)→语篇功能(后+前)

这里,时间(time-sequence)因果(causality)相通(Givón 1979:340),属语义范畴;句法以主从区分;语篇按前后景匹配。

以形-义象似关系来补充句法,似乎能更合理地解释下指句的功能关系。具体地,语义关联可按“事件链”(对应并包含“话题链”)内各事件的时体关联/象似关系来界定。这与功能语法学家的观点一致:Haiman(1983:229)认为,-ing小句的“背景”功能主要取决于它与主句之间切实的“概念[语义/时间]接近”(conceptual closeness)而非抽象的“概念背景”(conceptual backgrounding),也即语义越近形式越紧。Givón(1993:343)也以“single-if-complex unit of experience”的措辞来说明-ing小句与主句的紧密关联,认为两者组合已近“合一”的程度。兼顾话题与事件的二分构想不仅符合主题的语篇属性,还能突显动作/事件的动态特征。事实上,二分的构想恰好符合认知语法中的“凸显”(profile)概念。简言之,名、动词的差异在于:名词凸显物体,表示静态概念;动词表示动态过程,具有线性时顺特征(Langacker 1987:214-217)。Givón(1979:321)也曾以稳定性连续统(time stability continuum)来区分名、动、形容词的时间属性:名词与时间不甚相关,动词与时间密切相关,形容词居中。

4.2 背景化程度差异

从英汉转换与对比的角度看,有必要对比+N/P与P+N两式在背景化程度上的差异。理由是:1)汉语+N/P中的小句经常译成-ing分词小句,英语P+N中的P小句又常译作零代词小句;2)虽然同为背景描述,两式中前置小句(、P)与后面前景信息的语义关联(背景化)程度有一定差异(参见许余龙、贺小聃2007,下文简称许文)。我们结合Li(2004)与许文的相关分析来讨论。

许文综合Li(2004:38,40)对汉语下指句的功能分析,将英汉下指句式的背景化程度初步归纳如下:1)源语形式:汉语小句表达背景信息的大致等级为:短语>“着”小句>表示先发生事件的“-了”小句/无标记动词小句>完整状语小句;2)译文形式:英语的背景化程度差异为:短语/非定式小句>完整状语从句⑧。上述等级大致反映了下指句式的背景化程度差异,但是对照复杂的语料与更复杂的语义关系,有必要做更细致的分析。从Li(2004:38)的原文看,她对源语中“无标记动词小句”的界定不够清晰。Li将占其语料一小半的“-到”、“-完”动词短语/小句(如7a)看作“无标记”结构,认为它们与“着”小句一样属于未完成体、表示背景信息。这种看法有失妥当。从Chao(1968)与Li & Thompson(1981:206,216)对汉语体意义的分析可知,“听到”、“想到”、“喝完”等动词短语(小句)并非无标:“到”、“完”属于动补结构的“下字”,语义上与表示先发生事件(anteriority)的“了”相似,是实实在在的完成体标记。译文(7a')也是明证。

再以下例来看Li的译文标准。

添加词Being有助突出前置部分的“小句”身份。照Li的结构标准,(8a')的前置部分为形容词短语,(8a")的对应部分为完整小句;前者表示背景信息,后者表示前景信息。这似乎无助于说下指句的功能关系:(8a")中不存在背景成分,两句不能用同/统一标准来分析。从论证过程看,Li的两套标准似乎也有重形轻义的嫌疑,与van Hoek的功能分析多少有些相像。

接下来,再看+N/P与P+N两式的背景化程度差异。许文设想,可按句首零代词(、P)对后面主句的语义“依存性”/依赖程度来界定背景化程度。按此标准来对比P+N与+N/P,结论应为:以-ing小句为代表的+N/P式的背景化程度要比P+N高。“依存性”/依赖程度与上节Haiman、Givón的小句-主句组合概念相通,的确能为背景化程度的界定提供很好的视角。但是,背景化程度与依存性强弱似乎并非对应。从背景与前景对立、语法化表现为词义弱化、句式固化的角度看,高依存性似乎对应高象似、低背景。由此,我们认为:在形义匹配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延续性/象似性理据,当能更好地界定与比较+N/P与P+N之间的背景化/语法化程度。具体可按小句问语义关联/依存高低与句首前置词(连词、不定式符号)的显化/明晰化程度——也即句法与语义的象似关系,来确定下指式(前置小句的)背景化程度。综合各下指句式,可将其背景化程度差异简写如下⑨:

a)完整从句(sub)b)介词短语 c)介词引导小句 d)To从句 e)简化句(Being)f)-ing小句

.........P+N..........|.................+N/P.......................

P+N:低依存性→句法繁杂→语义外显/松散→远时关系/低象似→背景化程度高

+N/P:高依存性→句式简化→语义内隐/紧密→近时关系/高象似→背景化程度低

上面六式,从左到右构成一个背景化、依存性、象似性关联连续统。以自建语料库的对应句式为例:

以上六式的基本特征与相互差异,可归纳如下:a)完整从句:句法复杂;语义关联借助if,when,after等从属连词(subordinator)明示;b)含P介词短语:属句法下位/状语,常用于描述时空背景;跟后面N句形成远时/非时/低象似关系;c)介词引导小句:即介词带-ing的“非定式小句”,名称与属性上均不同于“介词短语”,参见黄国文(2009:249);d)-f):三式的相似性在于:与a)-c)相对,这三句内小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更紧,分别表述目的-结果、因-果与先-后关系;期间差异在于:虚化程度不同,从高到低为:Ti>(Being)>-ing,恰好与象似程度对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分析反映的只是各式的基本特征。另外,(e)、(f)中、P/N之间的关系无法直接从-ing与-ed的形式对立加以判断,必须借助对VP的语义分析:从时间关系看,-ing小句表述的事件与后续事件构成同时/近时关系,似应看作“相对背景”。同时,不同动词(V-ing)间的语义差异往往很难区分。可见,虽然同属背景信息,对的功能判断当比P更困难。从这个角度来看,+N/P比P+N更值得深入研究。事实上,+N/P中的零形式恰好构成英汉对比的共同基础(TC)。最后,以语义显化程度为依据来界定背景化程度,不仅与上文两个延续性概念一致,对考察翻译过程中显化-隐化问题应当也有一定的助益⑩。

5.结语

通过对英汉语零代词下指式的综合分析,本文揭示了van Hoek回指理论与Li(2004)功能分析的不足:由于过于依赖句法概念而非语义实据,对下指构式的认知/功能解释存有局限。分析表明,以认知为名的下指阐释理论必须兼顾形式与语义一除了顾及名、代之间的主题关系(NP),还需重视小句之间的语义关联(VP);前者可用主题延续与可及性来描述,后者当用动作延续性与象似性来分析。兼顾形义匹配/名动关联的新构想,有利于揭示句法与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借助新建的零代词下指式(+N/P),本文凸显了英语-ing与汉语零形式之间的相似性,构建了下指对比分析的共同基础。P+N、+N/P两式的背景化/语法化对比分析说明:下指研究的重点应从P+N转向+N/P。从理论框架看,以具体的时间/事件语义与象似关系替代笼统的“概念关联”与“概念参照”,本文的构想似乎能够更深刻地解读下指式中小句的功能关系。就方法论而言,以英语为据的认知理论的确不可局限于个人内省而应辅以真实语料与对比分析等实证手段(Talmy 2000)。

注释:

① 下指又称“后指”、“预指”、“逆回指”(backwards anaphora)。与回指相对,我们可按语序(上-下文)将下指构式中对应于回指的“先行词”与“回指语”(回指上文)分别称作“下指语”(下指后文)与“后行语”。

② 主要指实义动词,即V-ing。有“分词”、“不定式”、甚至“动名词”(如Haiman 1983:196)等称法,简称-ing。

③ 就P+N构式的句式/句型而言,Quirk ef al.(1985)、van Valin & LaPolla(2002:227)、Mitkov(2002);Cann & McPherson(2006)认为P+N构式限于主从复句(如1b),van Hoek(1997)则认为并列句中也有P+N式(如la)。从句式频数/典型性看,本文的统计结果与van Hoek完全对立:本文为(1c)>(1b)>(1a);van Hoek是(1a)>(1b)>(3/1c)。这一差异主要归因于语料的不同来源。

④ 学界也将“主题”叫作“话题”,下文偶有换用;“主题+述题”又称“话题+说明”(topic+comment/focus)。改用“topic+action”是为了与Givón(1983)一致。另外,学界也将句子三分:“主语/施事+动词+宾语/受事”(如施春宏2004:18);三分法有利看清动词在主、次话题(施、受事)之间的主导作用:简写作,参见下文对例(5)的分析。

⑤ Givón(1983:8)将语篇中句子的功能/语义关系一分为三,从小到大依次为:主题延续(topics/participants continuity)、动作/事件延续(action continuity)和话题延续(thematic continuity)。这里的“主题”、“话题”含义不同:属等级包含关系,即话题>动作>主题。由于thematic continuity难以形式化(most weakly coded),Givón未曾明确说明,它大致对应句间关系。本文改用“主题延续+动作延续”的二分法。

⑥ 将-ing小句看作“状语从句”与传统语法相符,却与功能学派及认知语义学的观点冲突,如Haiman(1983:196)认为Leaving her children,she fled for safety.与She Ieft her children and fled for safety.两句,形式不同、语义相通。

⑦ 以(6c)为例,多话题句的复杂性还表现为:1)句内主题与语篇主题的延续性差异,简写作:2>1>3;2)that从句/名词性嵌入句在推动语篇发展方面不同于谓语动词,多用于描述次要信息。与学界惯常做法相似,本文重点关注下指句中句首两小句的主题与动作延续。

⑧ 均指前置小句/短语的结构特征,特别是其VP特征,详见许余龙、贺小聃(2007:422)。

⑨ 据此可得出不同于许文的结论:P+N与+N/P两式的背景化程度与依存性程度构成对立而非对应关系。

⑩ “显化”、“隐化”的确切含义,参见王克非、黄立波(2007:102)。

标签:;  ;  ;  ;  ;  ;  

英汉低指称功能的新解释--兼论范霍克(1997)的回指理论模式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