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经济建设改革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建设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是贯彻落实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具体措施,对促进两个转变,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就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任务及我部如何加强农业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谈一些情况和意见,供会议参考。
一、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刚刚闭幕的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最近江总书记到河南考察时又反复强调,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这个基本国情,从保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性要求出发的,是从保持和加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独立自主地位的战略性要求考虑的。当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有关部门支援农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新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主要表现在:
粮食播种面积落实较好,面积增加,增产有基础。据各地统计,去年全国农作物秋冬种面积为6.64亿亩,比上年扩大1450万亩,其中夏粮面积4.69亿亩,增加600多万亩。今年早稻落实面积1.24多亿亩, 比去年增加100多万亩。预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可超过16.6亿亩, 比去年增加1500万亩左右。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完成计划目标,国内粮食生产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菜蓝子工程”产品产量增加,市场供应比较充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一季度,猪牛羊肉产量1285万吨,增长16.4 %, 其中猪肉1255万吨,增长14%。禽蛋产量392万吨,增长13.5 %。 水产品产量39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5%。
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8.8%,销售产值增长30.9%,出口产品交货值增长15.6%。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3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 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
但是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农业投入不足,农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部分地区灾情较重,有的地区农民负担时有反弹等。一些长期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人多地少,资源紧张。200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2010年可能达到14亿,每年新增人口14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给农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巨大压力。我国现有人均耕地0.08公顷,只有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正以每年300万至500万亩左右的速度减少;另外,可利用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农田污染、草原退化、沙化的现象也相当严重。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老化、损毁、失修严重,防洪抗旱能力较弱,农业受灾、成灾面积有增加的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明显改善。
农业增产中科技含量较低,农业科技进步比较缓慢。目前科技在我国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同发达国家和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都有较大差距。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但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近几年全国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17—0.27%,远远低于1 %的世界平均水平。
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当前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15.3%,小学程度占38.2%;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则更低,4.6亿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1亿人,占22.7%,小学文化程度2亿人,占45.5%。
“九五”期间,我国农业要实现“四个一千”的增产目标,稳定促进粮食增产,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将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发展农业要有新思路”,这个新思路就是加紧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与科技、教育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两个转变”,最终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二、以改革总揽全局,促进农村职教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我部在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与指导,推进农村职教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加强宏观指导,推动农业中专教育的改革
十多年来,我们在坚持调研与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教委及有关部委的支持,相继制定了农业中专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若干文件,为农业中专教育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同时,我部及时总结与推广各地的经验,提出宏观指导意见。自1984年以来,相继召开了十一次具有现场性质的会议。促使农业中专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深化农业中专教育改革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以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打开人才通往农村之路。1983年开始,我们及时总结推广了温江农校、嘉兴农校等招收不包分配班改革试点经验,并在改革中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300多所农校招收不包分配毕业生累计10万人, 大部分充实了农村服务体系。这项改革突破了传统的招生就业形式,探索了一条人才直接通往农村之路,找到了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技术管理人才的新机制。
为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总结一些农校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与县乡联合举办村级干部及村级后备干部中专班经验的基础上,与国家教委、中组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农业中专学校举办乡镇及村级干部中专班的通知,目前已有很多学校举办乡镇及村级干部培训班。据统计,自1991年以来,安徽、北京等省、市农业中专共举办这类培训班200余个,参训学员达10000余人,已结业学员2000余人。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系统工程。它提高了农村乡镇及村级干部整体素质;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政权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校自身的改革发展。
同时,我们还打破行业界限,不仅为本部门培养人才,而且面向整个农村经济培养人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有效地提高了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积极探索办学体制的改革,建立校董会。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一方面是农业经济向“两高一优”发展,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是农业技术教育和大多数农业中专存在着投入少、层次结构单一、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1992年,河北省沧州农校在国家教委与我部的支持、指导下,率先成立了校董会。目前已相继有河北、山东等省20余所农业中专成立了校董会、管委会等。从实践看,这项改革试验是基本成功的,它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中专与政府有关部门、产业界的联系,增强了办学的活力与实力;而且真正起到了在农村职教中的骨干带头作用,使农业中专成为当地农村职教网络的核心;再者使新技术、新知识尽快充实到教学中,使培养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3.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总结了教学改革必须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以加强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专业方向改革为龙头,课程体系改革为关键,教学质量考核、督导为辅助的基本经验。主要抓了四项:第一,优化与改革专业和专业结构。目前农业中专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各具特色的专业体系。第二,强化实践性教学。通过调整教学时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双证制”等有效措施,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第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能力素质为基础和依据,逐步形成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佳木斯农校,四川省农机校等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已取得积极进展。第四,抓教育督导。1995年我部成立了全国农业中专教育督导室,并进行了督导试点,今年又分地区进行了专项督导。今年督导的重点是办学方向、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实践证明,它将成为积极推进农业中专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农业中专改革、建设、发展的有效机制。
4.抓科教兴农与产教结合。1988年,陕西“杨陵会议”之后,农业中专充分利用人才与技术优势,采用科技承包、项目开发、科技投入等形式,积极参与“星火、燎原、丰收计划”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山东、湖南等省调查,各农校开展科教兴农,为农村增收年均都在百万元以上。湖南省安江农校先后育成威优16等水稻杂交组合,累计推广3.3亿亩。增产粮食3亿公斤。山东省牧校年创社会产值超亿元,被农民誉为“致富靠山”,被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命名为“科教兴鲁农业先进单位”。
(二)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实施绿色证书工程
农科教结合,是农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和科技人员在农村改革实践中创造的一个重要的经验。1994年上半年,国务院领导要求我部牵头抓好农科教结合工作。之后,农科教结合协调领导小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统筹,充分发挥协调、管理、服务与指导作用,积极推进统筹利用农科教各部门的实验基地、设施,培训人才,统筹组织各项农业开发项目等;二是着眼基层,抓住推进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注意把结合工作的重点放在县、乡两级,充分尊重县、乡两级在农科教工作中的统筹自主权。三是以点带面,及时总结交流各地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加以推广,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六个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的建设,使其办成农科教结合工作的引路区和开拓区。四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农村的科技力量。上述工作,推动了全国农科教工作的有序发展。
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一项有力措施。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缺少一支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使科技推广缺乏“二传手”,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1990年,我部在认真总结全国农民技术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农民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覆盖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机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农村能源和农业环境保护以及林业、农田水利等行业,培养了一支农民技术骨干队伍,试点取得较大成功。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不仅促进了农科教结合,架起了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之间的桥梁,而且引导和激发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从而带动了农民积极参与普及型实用技术的培训。
三、认真贯彻职教法,开拓农村职教新局面
职教法颁布之后,使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了法律保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农村职教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就今后如何贯彻职科研、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九五”期间要精心组织农业中专进行乡镇及村级干部的规范化培训,并着力抓好各层次农民技术教育,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教法,谈几点看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贯彻执行职教法的自觉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我国首部关于职业教育的大法。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教兴农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措施。我们要加大职教法的宣传力度与执法力度。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二)加快农业中专的改革、建设与发展
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中专的教育改革,推进农业中专的办学体制、教学体制、投资体制等的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办好一批国家级重点农业中专学校,并加强老少边穷地区农业中专的建设,使其与所承担任务相适应。
(三)贯彻职教法,把科教兴农战略落到实处
今后我部要在国务院的统筹领导下,主动做好农科教结合的具体组织工作。要密切依靠科技教育等部门和行业,继续抓好农科教示范区的工作。在示范区内要重点抓好县乡两级试点示范,共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系统内部生产、
(四)要积极开展职教政策法规研究
职教法的正式出台,主要侧重于解决当前发展职教的突出问题,通过立法,从宏观方面为农林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而目前农村职教的现状与其所承担的任务极不协调,要有相应的保护政策。
比如在增加投入上,可否考虑从农业基建投资中提出适当比例用于农业职业学校的建设。尤其是由国家、地方重点建设一批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骨干示范学校。国家、部门对农业职业学校的科技含量高的校办产业的启动资金、项目安排、产销渠道以及税收等方面应给予重点扶持。要有一些配套政策鼓励农村青年报考农业职业学校。对志愿学农者,应给予专业奖学金,并减免学费等。
全面贯彻职教法,高度重视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我们各级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与教育部门及其它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开创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摄影:刘宝民)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中专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职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