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发展
□ 刘亮1祝玛拉初2(1.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1433;2.凉山州甘洛县普昌中学 四川 凉山 616851)
摘要: 全民健身活动是社会体育的重点工作内容,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身的需求十分迫切,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够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本文研究了目前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需求状况,结合目前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提升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对社会体育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助益。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 培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自我身心健康的关注愈发强烈,对体育锻炼的需求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全民健身战略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而全民健身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公民体育权利的进一步实现。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为确保全民健身模式机制能够长久稳定的运行,仅依靠群众们自发进行体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与对社会体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为此,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指导的新兴力量,开始得到重点关注与培养。
1、社会对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状况分析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专门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体育需求日益增长,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完善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为促进群众体育科学化、常态化和生活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我国目前的体育事业发展来看,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分为职业型和公益型两类,其中,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般进行有偿服务,服务对象集中在健身房等地;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般进行志愿性的无偿服务,服务对象一般集中在公园、广场等群众体育运动聚集的地方。近年来,大部分民众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同时体育消费能力有所提升,但付费体育指导服务仍然没有被大部分民众接受,更多的民众依然愿意选择去广场、公园等公益性场所开展体育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对民众进行专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身健身战略的引导下,政府机构、社会体育组织等为全民健身活动规划了场地、提供了设施和器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但在过去的健身活动中,人们很难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致使人们的体育健身方式五花八门,杂乱无章,这种健身方法不仅没有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反倒降低了人们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公益型的社会体育指导将在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的软件层面给予较大的支持。通过指导,让人们学习到科学的健身方式,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促使人们的健身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社会反响也因此日益强烈。
2、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工作包括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对各项运动项目进行专业指导,针对性地提出运动处方,对运动效果进行专业评估等。但就目前的指导来看,并未达到预期的显著效果,并未充分体现出其在推动全民健身过程中的积极作用。1994年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定义为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最基本的属性是公益性。从人数上来看,自《制度》正式实施以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迅速地壮大并取得了重大成绩,成为群众体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而最早的期货发源于农产品交易,农民和买粮的商人为防止未来因粮食丰歉而导致粮价涨跌,而预先商定未来的粮价,即通过提前交易锁定价格风险,这就是期货的雏形。此后,市场又发明了标准合约和保证金制度。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建立,标志着现代期货时代的开始。
据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官方统计,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已达182万,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达到1774个。从整体来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已经初步建立,并已成为体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对全民健身进程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口还很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还不完善。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指导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网格化管理是我国目前较为先进的城市管理举措,已经有一定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在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推进体育工作,可以网格化管理引入到工作实践当中。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建立以城市社区为主要基点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其中担任网格员的工作,负责对辖区范围内的民众健身需求、社会设施等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与管理。然后根据网格的具体区域划分,为各个指导员划定指定区域,固定服务于该区域内的民众,指导员和对象的双重固定,使得科学的运动指导与健康管理能长期地稳定地发展。
2.2、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稳定性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指导运动健身的专门人才和应用人才。从目前的办学情况来看,该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依然较差,无法和社会日益变化的健身需求相适应。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强化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类型划分的指向性,丰富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划分类型。
2.3、激励机制不完善
(1)让幼儿幸福快乐地生活。让幼儿愿意并喜欢参加活动,能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心情;在活动中有充分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意见;能够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快乐,倾诉自己的烦恼,尝试与同伴一起解决困难并获得成就感。
3、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发展
3.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细化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方向
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当确定人才的主要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体育需求,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并以满足社会体育需求作为目标,进行课程的深化改革。目前很多高校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课程设置上,针对性较差,实践类课程的比例远远低于理论课程。因此,在专业课程改革中,加大实践类课程比例,突出专业特色,是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试论如何做好110kV变电电气工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升水平。要采用多元化管理手段,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我国电力事业更好发展,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
大部分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属于兼职人员,不能完全保证体育指导时间和地点的稳定性,因此也无法长期、稳定地为服务对象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与健康管理。而规律运动干预并非一日之功,而是要随着民众的身体状况不断调整,如果没有固定的指导与管理,则无法制定最优的运动处方,是很难有所成效的。
3.2、深化课程改革,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践能力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上不统一,有的是培养专门型人才,有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是复合型人才,还有的是三个都培养。在培养目标上,各校根据人才需求导向和自身特色来明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当前的局势是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界限不清晰,首要任务是确定社会体育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再在此基础上组织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
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选择了局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对福州市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分析。局部自相关作为空间自相关的一种,是反映每个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同一属性值的相似性,用来验证局部区域存在的空间异质性。通常用空间联系的局域指标(LISA)和Moran散点图等进行度量[6]。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上,中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和管理,培训分级不分类,高校和各级体育部门负责组织培训;日本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由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相互协作,按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培训和资格认定;其次在培训内容上,日本和美国都会根据各级各类体育指导者工作性质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置培训内容,做到重视科学理论学习的同时,兼顾专项运动知识和指导实践的培训,我国则注重体育科学理论的掌握而轻视专项技术指导的培训。此外,根据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和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体育资源系统,以城市社区作为全民健身基层站点的关键,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实现社会资源与教学资源的有效对接,从而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专业水平,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求。
大部分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都是凭借自身对体育事业的热情和服务大众的奉献精神来进行指导工作的,这种热情缺乏稳定性,同时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目前我国对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关注还较少,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也未有较为明确的社会荣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推进网格化管理,完善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激励制度
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申请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但并未划分具体类别,而各类别的体育需要千差万别,因此指导的针对性与科学性不强。另外,很多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自我提升的动力,不及时更新和完善自我的体育知识和水平,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特别是一些大众体育项目,指导内容与大众的现实需求往往有所偏差。
另外,将一定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手段纳入到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中,也是促进其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相关政府部分可以划拨出相应经费,专门用以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帮助他们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服务,另外体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对其进行荣誉激励,设立专门的荣誉称号和具体名额,在整个指导过程中,对表现突出的社会指导员予以表彰,鼓励其继续为公益体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4、结语
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好的发展土壤,而其中,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发展,可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和社会体育氛围,促进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带动公民体育权利均衡充分的实现。高校是我国体育专业人才的摇篮,六十余载的发展历程,随着办学经验的积累和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在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人才的培养上面也日趋成熟,为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资条件,相比起社会从业人员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高校培养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具有文化程度高、运动实践基础好、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等优势。因此,高校培养社会体育专业指导人才整体综合素质更高、能力更强,有着明显的优势。国家鼓励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马拉松、广场舞等活动的广泛开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质量、多层次的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人才也有着广大的市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好的发展土壤,而其中,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发展,可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和社会体育氛围,促进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带动公民体育权利均衡充分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郭亦农,马艳红,邹本旭等.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
[2]李相如,李志方,张建业.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
[3]吕旭涛.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9(1).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07-255-2-LL
作者简介:
刘亮(1983-),男,四川成都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祝玛拉初(1992-)女,四川凉山人,体育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目标要求:理解诚实正直三原则及其重要性;学习重要词汇和习惯表达法;把握文章各部分的重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和逻辑组织方法,完成相关词汇、语法和翻译练习。
标签:全民健身论文; 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论文; 培养论文;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论文; 凉山州甘洛县普昌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