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各类家用电器逐渐增多,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巨大。改善居住环境,完善住宅使用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倡导的主题。因此,要求电气设计在完善住宅电气设备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安全设计理念。
关键词:住宅;电气安全;设计
引言
当前由于住宅用电范围的大幅度攀升,住宅电气设计的安全问题随着电击、过载、火灾等事故的增多被提到了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住宅电气设计不能适应这种现代住宅的用电安全需求,那么用户在进户后势必进行大规模的线路改造,一方面造成大量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不能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为日后的安全用电带来安全隐患。
1用电负荷的确定
考虑到未来住宅用电负荷的增长,新开发小区住宅一般住宅的安装容量为6KW/户。电度表选用与微机抄表系统接口的宽负荷表10(40)A。对于面积较大的高级住宅,其安装容量按家用电器的设置累计而成,通常大于10kw。住宅内的电度表和开关易于更换,这类设备的规格可接近最高负荷确定。考虑到长远的用电发展,每户的用电量应按最有可能同时使用的电器的最大功率总和计算。无论新、旧住宅,一定要按照电能表的容量来配置家用电器。对此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S0096一2011对住宅的用电负荷标准及电度表规格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电气线路属于隐蔽工程,一旦更换起来会很麻烦、很费钱,所以最好做到一步到位。有数据表明:一套75m,的住宅,电气设计标准从2kw提高到16Kw投资仅增加900多元,还不到总造价的1%,但换来的却是几十年住宅电气的安全和使用上的方便,避免了若干年后更换电气线路的后顾之忧。
2住宅电器安全设计的注意要点
当前,国家对住宅电器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住宅电器设计规范》中要求:每栋住宅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除空调电源插座外,其他电源插座电路应设有漏电保护功能;住宅配电系统的设计应采用 "IT、TN—C—S 或 TN—S 接地方式,并进行等电位联接。
2.1配电系统
虽然民用住宅内家具、家用电器设备的布局根据 每个家庭的不同而各有千秋,配电系统的设计仍然要 符合安全配电的要求,不合理的设计往往会影响住户 的使用乃至危及安全。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相关规 定,住宅用电负荷计量应采用一户一表制,建议将单元总开关及分户电能表集中设置以便管理。每套住宅进线断路器应采用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电器,对于单相电源进线采用双极开关,三相电源进线采用四极开关。住宅内分支回路的数量不应过少。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为避免电气线路过载和降低谐波电压的影响,户内配电系统应采用多回路形式。同时,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照明、插座回路分开设置;对空调、电热水器等大容量电器设备,宜采用一个设备设置一个回路;卫生间内的电气设计应为设计重点;每个回路设置单独的接地线;配电回路配置漏电开关。发生电气设备外壳带电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再小,在故障未解除前,设备外壳对地电位也是存在的,也具有火灾危险。人体随时有接触插座所接的电气设备的可能,因此插座要有漏电保护。壁挂式空调因人手难以碰到可不带漏电保护。
2.2配电回路问题
每户住宅室内配电回路不能过少。由于配电回路少,每回路所带的负荷就增大,实际等于减少了导线截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配电箱出来的分支回路主要有空调电源插座,电源插座、照明、厨房电源插座、卫生间电源插座等。而目前在住宅中,起居室、卧室都会有空调,根据空调器负荷大小,空调回路应有2个,回路数量一般不少于5个,分支回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铜芯绝缘导线,导线基本上都采用铜芯绝缘线穿管或电缆暗敷设方式,穿线管采用符合阻燃性能要求的PVC管,严禁导线直埋墙敷设。除了从配电箱出来的回路外,还有有线电视、电话线路,至少有七路管线进入居室,其中这七路管线中除照明是在顶板辐射外。其余管线均敷设在地面垫层内,彼此交叉是不可避免的。暗敷线路按最近线路辐射时,由于住宅的垫层比较薄,线路管线交叉不易处理;另外照明线路通常利用顶棚灯的接线盒进行分线,在住户铺设地板时,往往将敷设在地坪内的管线打断,造成电气不安全和使用的不方便。暗敷线路沿板孔、墙缝垂直或平行地面敷设,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因为管线交叉可以在墙缝中解决,而照明线路则在墙的拐弯处利用接线盒进行分线,而非顶棚灯的接线盒,住户可根据配电平面图,了解进入分支回路的具体方向和位置,从而避免在铺设地板时将管线打断。
2.3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是在住宅楼设计施工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安全措施,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住宅楼等电位联结分为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是将住宅内的接地装置引来的接地干线、进线配电箱的PE总母线排、公用设施金属管道、住宅的金属结构以及防雷装置等汇接到进线配电箱旁的总接地端子板上,并互相联结。该措施可有效减少电气火灾发生的几率,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和人身电击事故。局部电位联结是在有淋浴的卫生间再做一次等电位联结,即在卫生间内将所有金属物体(包括金属毛巾架、铸铁浴缸、自来水管等)、各种金属管道、楼板中的钢筋以及进入卫生间的保护线和用电设备外壳相互联通。卫生间一般都较潮湿,发生电击的可能性很大。而人在淋浴时遍体湿透,人体阻抗大大下降,一、二十伏电压即足以使人发生心室纤维颤动而致死。因此,在卫生间作等电位联结有助于减少电位差,有效地保证人身安全。
2.4漏电保护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频率以及人体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电流的大小和通过时间与居民的人身安全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对于漏电保护器取30毫安/秒作为设计依据。根据经验,这样的漏电保护器,可以满足触电保护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在建筑设计中漏电保护方式一般采用分支线保护和末端保护相结合的分级保护方式,其中以末端保护为主,因为末端保护,可尽量缩小发生人身触电及故障时所引起的停电范围,从而不影响其他设备或用户的用电,也便于查找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漏电保护器不同于其他电气产品,由于它关系到人身安全,因此选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第一,必须符合国家标准BG6829一95《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并具有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缩写为CCEE)的认证标志;第二,应经有关专业部门检测并试验合格的报告证明文件;第三,应符合漏电保护方式对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及分断时间的要求,并满足分级保护的级间协调原则。只有达到这三个原则,漏电保护器才能发挥其保护作用,把居民的安全与漏电事故隔离开来。
3结语
总之,住宅电器安全设计是关系到居民生活安全的大问题,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在对住宅电器设计中需注意把握预防和控制电器安全的关键点,才能保障其设计的安全和稳定,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丽丽.现代建筑电气安全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0.
[2]戴圣霞.浅谈住宅电气安全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电气安装技术.2006.1.
[3]田忠孝.袁立杰.电气安全防护问题诌议[J].电气工程应用.2010.2
论文作者:黄敬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住宅论文; 回路论文; 电位论文; 电气论文; 插座论文; 管线论文; 线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