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论文_廖健安

论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论文_廖健安

梅州市敏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29200

摘要: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并能与钢筋牢固地结合成耐久、坚固、抗震且经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其在现代土建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混凝土的配料与搅拌,然后详细阐述了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多组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

1、混凝土的配料与搅拌

混凝土的制备就是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把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和水通过搅拌的手段使其成为均质的混凝土。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1.1 配合比

混凝土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同时,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混凝土生产时,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可能与配合比设计存在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的配合比。

1.2 搅拌

为了拌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除合理地选择搅拌机外,还必须正确地确定搅拌制度,即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一次投料量,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一定的进料容量,搅拌机不宜超载过多,以免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一次投料量宜控制在搅拌机的额定容量以下。施工配料就是根据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现场搅拌机的型号,确定现场搅拌时原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搅拌混凝土时,根据计算出的各组成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按重量投料。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满足规范的规定。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

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堵严缝隙和孔洞,方能浇筑混凝土。

2.1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见图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注意: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的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尽量避免离析现象的产生;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梁、板、柱等构件是沿垂直方向重复出现的,所以一般应按结构层次来分层施工。对于平面,如果其面积较大,还应该考虑分段进行,以便使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工序能相互配合、流水进行。

在每一施工层中,应先浇筑柱或墙。在每一施工段中的柱或墙应该连续浇灌到顶,且每一排的柱子按由外向内的对称顺序进行,防止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导致柱子模板受推倾斜。柱子浇筑完毕后,应停歇1~2 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只有当梁高大于1m时,为了施工方便,才可以先行浇筑。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浇筑混凝土必须间歇进行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图一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要求

2.2混凝土的振捣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当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图二),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捣实轻骨料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大于50mm。一般每点的振捣时间为20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最短不应小于10s,应以混凝土表面成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且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

图二插入式振动

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在每一位置上应连续振动一定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为25 ~ 40s,以混凝土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动前进,前后位置及排与排之间相互搭接应有30~50mm的间距,以防止漏振。振动倾斜混凝土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混凝土振实。

采用外部振动器时,其振动时间和有效作用依混凝土的坍落度、结构形状、模板坚固程度及振动器的功率大小等因素而定。一般每隔1.5m的距离设置一个振动器。当混凝土成一个水平面且不再出现气泡时,可停止振动。

2.3施工缝

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注完成,并且间歇的时间预计将超过规定的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措施将直接影响土建工程的使用性能,必须很好的了解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掌握应对此类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施工措施,才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涛.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2]徐波.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7

[3]席林.浅析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论文作者:廖健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论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论文_廖健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