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_曾带娣

(广州市花都区天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 广州 510800)

【摘要】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疾病好转的作用。方法:观察对象为我中心2011年~2013年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58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9例,观察组79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的疾病好转率(84.81%)高于对照组(5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内再次住院率观察组(40.06%)低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好转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慢性支气管炎;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267-02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病变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和邻近粘膜组织,其临床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和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肺心病等一系列并发症。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年递增。因此,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好转作用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本文就对我中心的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体会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中心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158例,年龄60~80岁,平均(65.8±3.2)岁,病程2~30年,平均病程(11.6±2.1)年。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9例,平均年龄(64.9±4.3),平均病程(11.3±2.6);研究组79例,平均年龄(66.2±3.0),平均病程(11.8±2.3)。两组间的年龄、病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其他引起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疾病(如肺癌、矽肺、过敏性肺炎、肺脓肿、心脏病等)。

1.2 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到我中心住院后给予翻身、背部拍打等普通护理。

1.2.2观察组患者住院后除常规的翻身、拍打背部等普通护理外,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

1.2.2.1生活护理:住院后对患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具体包括保持通风,控制房间温度在20~22℃,湿度在55%~70%。并在睡前用温水泡脚,改善睡眠。

1.2.2.2健康教育:患者住院后护理工作人员为患者和家人讲解该病的特点,常见急性发作诱因,如何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治疗时的注意事项等,特别对吸烟人群要进行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关系,建议减少吸烟量甚至戒烟。

1.2.2.3心理教育:开导患者,让患者了解该疾病的治疗关键是预防急性发作,其急性发作是可防可治,建议其不要有消极的心态,讲解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疾病恢复的益处。

1.2.2.4饮食指导:饮食治疗原则是清淡、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支气管黏膜的修复。

1.2.2.5训练指导: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控制在1—2 L/min,持续15 min以上,同时进行一些呼吸机的功能锻炼动作的指导,如缩唇式呼吸、加压腹式呼吸、缩唇腹式呼吸和控制性深呼吸等。

1.2.2.6出院疾病预防指导 患者出院后还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建议选择合适的类型,如散步、慢跑、爬山、游泳等,同时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防御功能,避免疾病的急性发作。

1.3 效果评价

1.3.1 一周疗效评价 入院护理一周后对病人进行疾病疗效观察: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或肺部听诊干湿啰音较入院时减少30%以上。无效: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或者肺部听诊干湿啰音减少低于30%甚至有所增加。

1.3.2 1年内再次入院率 对患者进行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出院1年时间其疾病的复发情况和再次入院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比只进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对疾病好转的效果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注:χ2=18.49,P=0.00)。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其病程一般超过两年,每次发作时间持续超过3个月。该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加导致管壁增厚,痰液增多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由于感染、劳累、受凉等刺激因素导致急性发病。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到后期症状常年存在,最后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年级越大,机体各器官功能退化越明显,特别是免疫系统功能,因此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如何对老年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其好转,延缓疾病的进程在临床工作中显得意义深远。本研究中加以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好转率要明显高于只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主要原因是综合护理中的生活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通气质量,避免干燥空气以及浑浊空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减少气道反应,有利于避免呼吸道粘膜的损伤,促进呼吸道粘膜的恢复。心理教育能够使患者更加了解慢性支气管炎,消除焦虑、恐惧情绪,减少其心理负担,更好的配合治疗,避免疾病的恶化;饮食指导能够促进患者的食欲,防止因疾病消耗导致的营养不良的发生,既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又为气道粘膜的恢复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保障;训练指导中氧疗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持续低流量吸氧为机体保证氧供,改善了呼吸困难,避免机体其他重要器官因缺氧导致的损害,有利于机体免疫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全身锻炼,可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促进疾病好转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症的老年患者建议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2):199-226.

[2]卢佩英. 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2013,12(4):578-579.

论文作者:曾带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_曾带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