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一小实验学校,425900)
摘要: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微观察”对于教师及时准确掌握教学动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节课上,老师有意识进行教学“微观察”,就能更早知道学生课前预习是否到位,就能知道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就能知道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就能知道学生是否已经巩固了所学知识,从而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使之与学情相适应,就能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观察;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随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教师要想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就必须及时恰当地处理好这些状况。课堂“微观察”直接指向具象的“个人”,以单个学生或者几个特定的人为研究对象,细致入微地关注某个或某几个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轨迹,进而以点窥面、以小见大,从而确定观察对象的学习状态是否积极。注重“微观察”,做到几个“早知道”,就能及时发现状况,这是教师及时处理教学不良状况的前提,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前预习是否到位“早知道”。
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必要环节,预习得好,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处于主动地位,状态积极,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预习不好,学生心中无底,思维跟不上,显得被动,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每次上课之前,试探性地问一两个预习前布置的主要问题,然后习惯性地扫视整个教室,重点关注那些眼神逃避的学生。如果低头或者眼神逃避的人多,说明预习不够充分,少则表明预习得不错。对于那些眼神逃避或者低头不语的学生,教师再进行重点“微观察”确定他们是否进行了预习,从而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以让大家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兴趣是否浓厚“早知道”。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上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节语文课,如果学生都感兴趣,积极配合,师生都会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一节课就结束了,很多时候老师或者部分学生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相反,如果学生不敢兴趣,教师讲得很累,大家盼望着下课,可偏偏度日如年,这样教学效果也就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教师在课上要积极发挥自己的“第六感官”,用自己的“第三只眼”进行“微观察”,如果课上有几个人昏昏欲睡,就要利用自己的眼神或者体态语进行提醒,如果兴趣不高的人数较多,老师就要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考虑到了学生兴趣,应该调整一些教学方式方法,或者想办法通过活动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学生都集中到学习上来,提高教学效果。
三、知识是否掌握“早知道”。
一节课中有很多的知识点,有时候还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的关系,前面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就会影响到后面的继续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老师随时进行“微观察”,通过走访,随机抽问观察考量学生回答时候的反应速度以及回答的流利程度,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如果以及掌握,那么接下去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否则,老师就应该想办法调整自己的教学了。值得注意,“微观察”的对象一定要有典型性,兼顾各层次水平的学生,才能更全面反映客观情况,微观察才有实际意义。观察对象太片面或者面太窄就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就失去意义。
四、巩固程度怎样“早知道”。
有时候,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是很牢固,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这时候,教师的“微观察”就可以发挥作用了。观察的对象还是几个典型的重点对象,同样兼顾各层次学生,以懒散、基础差的学生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课外适当的交谈、翻看作业或者排除学生代表对其进行考查,综合反映观察对象是否真正掌握了课上学习的知识技能并且已经巩固下来变成自己的实际能力。如果有少数学生仍然没有很好巩固,那么在下次上课之前就有必要对一些学生表现出老的典型的问题进行纠正,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当今世界正值“微时代”,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一样,“微观察”对于教师及时准确掌握教学动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有意思的注意进行“微观察”,根据观察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就会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成长的更快,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
论文作者:唐自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微观论文; 就能论文; 教学效果论文; 几个论文; 就会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