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明静

探讨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明静

大庆市中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将给予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汤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用中医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西药;辩证;效果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群体中,属于临床难治疾病的范畴,是人体气管、支气管黏膜及附近组织所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多以咳嗽、咳痰为主,一般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严重情况下患者甚至无法平卧。若病情进展、迁徙则可能对患者的肺部功能产生不可逆性损伤。中医上一般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病变部位于肺部,主要由外邪侵袭所致,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也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基于此,为进一步探讨与分析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我院将近年来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在53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2±1.3)岁;病程在2到20天之间,平均病程为(5.6±2.1)天。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51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8±1.5)岁;病程在3到18天之间,平均病程为(6.1±1.2)天。纳入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严格参照《内科学》[1]中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①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症状,少部分伴有喘息表现,每年发病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且病程在2年或以上;②急性发作期可闻肺部清晰湿罗音。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诊断学》[2]拟定的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气短且促,频繁咳嗽,夜晚更甚,或有咳痰,痰清且稀白,精神疲乏,腹胀,脉象细弱,舌苔淡滑,口干咽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一般方法

对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溴己新,16mg/次,3次/d。口服头孢呋辛钠,0.5g/次,2次/d。对伴有喘息患者加用低流量吸氧处理。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中医辩证治疗。口服补健清肺汤。药物组成:白果5g、炙甘草5g、白术12g、黄芪13g、茯苓12g、杏仁8g、麻黄5g、党参15g、巴戟天8g、淫羊藿12g。对咳嗽频繁不止,喘息严重患者加用百部10g、款冬花9g、桔梗9g、陈皮12g、荆芥11g。对单纯喘息患者加用苏子11g、陈皮9g、白芥子11g、法半夏8g、莱菔子12g。对痰多、黄稠,喘息、咳嗽患者加用黄芩8g、石膏18g、桑白皮8g。对心悸、下肢肿胀、小便困难、喘息不止患者则加用山药8g、丹皮11g、山茱萸12g、干地黄8g、泽泻8g、猪苓8g。温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愈:患者咳嗽、喘息、咳痰表现基本消失,肺部湿罗音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明显减轻,肺部湿罗音减轻;无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表现均无任何缓解,或有加重,肺部可闻清晰湿罗音。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构成比(%)表示,组间对比进行 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选本次研究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愈1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在中医学上,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喘证、咳嗽、痰饮的范畴,发病原因多与外邪侵袭相关,同样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情绪表现、身体状况、脏腑阴阳失调等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一般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辩证治疗多侧重于脾、肺、肾三脏,人体肺部为生气之主,是贮痰的关键器官,若患者肺部功能失调,则可能导致咳嗽现象的产生。人体脾部则为生痰的主要器官,脾脏功能失调,则主要表现为咳痰。肾脏则为气之根源,为生痰、纳气的主要器官,若人体肾脏功能失调,则主要表现为喘息。因此,在中医治疗方面需遵循清肺热、补肾、健脾等原则。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所使用的基础药物由白果、白术、炙甘草、杏仁、茯苓、巴戟天、麻黄、淫羊藿、黄芪等中药成分构成。白果对人体皮肤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具备祛痰的功效。麻黄且有明显的利尿、镇咳、抗过敏、清热解毒、平喘的作用。杏仁中富含苦杏仁苷,在人体内科分解为氢氰酸与苯甲醛,能够起到平稳呼吸的作用。黄芪则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白术、党参、炙甘草、茯苓则为四君子汤的主要构成药物,有其显著的健脾效果,可强化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巴戟天、淫羊藿则主要起到平喘止咳、补肾的效果。

在本组研究中使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0%,明显优于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同时也进一步证实,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用中医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荣,曹校校.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695-696.

[2]刘庆贵.润肺清金汤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327-328.

[3]马春.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69-4870.

论文作者:陈明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明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