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宋敏敏,荣娇燕

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宋敏敏,荣娇燕

(威海市胸科医院肝病二科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本文就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收治的104例肝病住院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个组别,参照组(n=52,予以常规护理方案)与实验组(n=52,予以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比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案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98.08%>84.62%),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肝病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消除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肝病;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283-01

临床中常见的肝病包括乙肝、丙肝、肝硬化、肝肿瘤等,肝病具有危害大、难根治等特点,且患者易出现浮肿、肝腹水、消化性出血等多种并发症,这些也为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探寻更加理想的护理方案,我科在2017年对部分患者开展了人性化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对比;现将护理实施过程及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入组者均为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肝病住院患者,共计104例,病例抽取时间为2017年1月—12月。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区间为23~65岁,平均(44.8±5.1)岁;疾病类型:乙肝24例,丙肝16例,酒精肝18例,肝硬化31例,肝癌15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n=52)与实验组(n=52),两组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予以病情观察、输液用药等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则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如下:

健康教育:初入院时,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就检查的目的、配合要点等进行说明。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诱因、危害性、防治方法等健康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还要为其强调遵照医嘱用药的必要性。

人性化心理干预:肝病的病程较长,患者因长期用药、反复入院、经济压力等因素常表现出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及心理,不利于病情好转[1]。护理人员要耐心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顾虑,沟通中要注意语气与态度,避免患者出现心理不适感;告诉患者不要过度担心,要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

人性化环境干预:病室环境要温馨、整洁,将温度、湿度、光线控制在舒适范围内,以便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叮嘱患者及家属不要大声喧哗;护理人员在关门、走路时也要自觉降低音量。室内墙壁上可以挂置温馨的壁画,让患者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

人性化身体护理:输液时为患者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穿刺前可就轻松的话题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以免患者过度紧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的床铺要干净、松软,以提高其身体舒适度,并要保持皮肤清洁。

饮食干预:肝病患者的食欲通常较差,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口味喜好,为其制定出科学、营养的饮食方案。鼓励患者多吃新鲜的水果及蔬菜,要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避免腹胀。

1.3 评价指标

SAS评分/SDS评分:在护理前、护理5d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良好;以50分为分界值,当SAS/SDS评分超过50分时表示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中[2]。

护理满意度:出院时为患者发放我科自拟自用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在评价栏中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中做出选择;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检验,SAS评分/SDS评分为计量资料(x-±s),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n,%),比较结果行χ2值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

2.研究结果

2.1 二组肝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比

护理前,实验组的SAS评分为(46.4±3.1)分、SDS评分为(45.8±3.7)分,参照组分别为(46.2±3.4)分、(45.9±3.3)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护理5d后,实验组的SAS评分为(35.2±2.4)分、SDS评分为(34.8±2.6)分,参照组分别为(40.5±2.8)分、(39.5±2.6)分,实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

2.2 二组肝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为患者所发放的104份调查问卷全部回收成功,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8%(51/52),其中43例为非常满意,8例为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62%(44/52),其中25例为非常满意,19例为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肝病患者的病程长、病情迁延难愈,患者在遭受长期病痛的同时,还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尤其是肝炎病毒感染者,还易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对患者的身心感受加以重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要求在开展护理工作中,充分考虑患者的身心需求及感受,该护理方案更具人文关怀特色,也更加符合现代护理理念[3]。我科在肝病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建立治疗信心,以提高患者对肝病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再通过人性化环境干预及人性化身体护理来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通过饮食干预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利于病情控制及好转。此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P<0.05;这一结果说明为肝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较比常规护理方案具有显著性优势。

综上所述,在肝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我科的护理满意度,故可考虑将其作为肝病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徐雪琴.肝病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2):264-265.

[2]?邹鹏飞.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以及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213-214.

[3]郭晶晶.试论人文关怀在肝病护理中的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374-375.

论文作者:宋敏敏,荣娇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宋敏敏,荣娇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