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电力工程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需要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有针对性的利用该技术,才能更好地促使电力企业的发展,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本文探讨了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以科技信息为主的21世纪,我国的电气工程也与信息技术又了更为具体的融合,随着科技信息引入到电气工程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电气工程实现自动化的脚步进一步加快。相对于早期存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一些漏洞来说,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控制中,又引进了智能化技术来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水平。智能化技术被充分的运用于计算机、GPS定位系统等各种技术中,相对仍然处于发展初期的起点工程自动化控制来说,仍然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1 智能化技术概念
所谓的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针对医学中的控制系统,还是电力工程中的各项工程研究,智能化技术都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各种优势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从另一方面来说,电力系统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越是这种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潜藏的问题也就越多,并且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智能化技术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其系统的安全性能,有效促进该工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针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因此,可以这样对智能化技术进行总结:智能化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果不断对其进行技术上的相关研究,将会更加进步。
2 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2.1 不用创造控制模型。通常我们在对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时候会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对其进行精准的管控,这直接致使设计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情况的控制可以保证模型的精准度。实际效率也会相应地贬低。智能化减少了模型设计的工序,所以极好地避免模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因素,使得控制器精密获得显著的增加。
2.2 方便管控。智能化控制可以保证自动化控制环节可以很好的完成,自身的性能获得提升。事实证明智能化控制器相比以前的自动化控制器优势明显,并且更加适用于电气工程。电气设备只需要数据作支持就可以完成调节工序,省去了专业人员的工作环节。同时它可以开展远距离调节控制,做到了无人控制的目标。
2.3 步调一致。智能化控制特征是步调一致性,其对于种类不同的数据处理方面。即使数据再陌生同样也可以有非常好的估计效果。控制效果因为对象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区别,虽然在进行控制时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但是其处理效果还是很好。在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时需要将设计进行仔细的考虑,依据对象的不同对于实情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必须使得控制环节严格依据相关要求,如果出现使用中情况不佳的情况,不要往下定义,需要对于工程每个环节进行仔细的分析。
3 基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
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改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也转变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方式,实现了电力自动化的智能化管理。
3.1 智能化神经网络系统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
神经网络是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控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神经网络能够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定子电流变得电气动力参数、转子速率辨别参数进行控制,它与自动控制技术相融合,形成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是智能化神经网络系统的重要特征,是有类似人类的神经元组成,它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还具有自动的管理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快速的诊断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对电力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传动效果,实时的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与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
在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专家体系控制技术是常用的方式之一,能够自动的对电力系统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自动化处理与修复电力电气固化的问题,减少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的情况,并及时的对电力电气化系统出现的严重故障进行报告,帮助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维修人员能够及早地解决问题。通过智能专家系统,还能够及时地对电力通讯系统中因为信号延迟而带来的电力系统故障的问题,提高电气系统的稳定性。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信号传输问题,解决电气系统中因为信号传输距离而减少弱化的问题。采用最优励磁控制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励磁技术,改善电气系统中的电能质量的问题,提高了电气系统的自动化速度,有效地降低了电力系统运行时存在的风险。
3.3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模糊控制技术的运用
模糊控制技术是通过建立模糊模型来分析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方式,进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模糊技术在家用电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简单方便,能够快速的对电气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控制与管理。在电力系统中,通过模糊逻辑控制技术,能够快速的对电气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的位置及故障的类型,模糊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的结合,能够智能化的对电气系统中的发电机故障进行测试诊断,通过模糊计算与处理,快速的对电机故障进行定位处理,为故障的解决提供帮助与指导。
4 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4.1 提升了电气系统的性能稳定性
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能够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速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能够精准地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了电气系统的工作性能。
4.2 功能性的应用前景
在电气系统中运用智能化的处理技术,可以将自动化处理技术、图形化、可视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综合地运用到电气系统中,在用户界面能够智能化地显示出来,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能够有效地实现电气系统的智能化、综合化的处理方式。
4.3 促进电气系统结构的发展
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促进了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向集成化、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智能化地对电力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实现电气系统的联网集中工作,这样就方便用户对电力电气系统进行管理与操作,实现电气系统地界面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电气系统结构的转变,同时也提高了电气系统的稳定性。
结束语:
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电气化系统中的应用,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改变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与管理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但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运行智能化技术,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的考虑智能化技术运用的效率,逐步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智能化技术研究[J]. 李明华. 无线互联科技. 2016(12)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相关应用[J]. 柯志敏. 企业技术开发. 2016(05)
[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J]. 张俊翔,杜鑫. 山东工业技术. 2016(04)
[4]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 梁云舒.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6)
[5]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在机械采煤中的运用[J]. 孙晓辉.科技资讯,2010(19).
论文作者:张超,付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