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崛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原论文,产业转移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4)03-0015-04
由于区域基础、国家政策、发展战略等因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渐降低,存在梯度差异。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为赢得全球竞争优势,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从而有可能引发国内区域产业转移。河南属于发展中地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创造条件,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对加快河南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
1.产业结构变化及梯度转移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为赢得全球竞争优势,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图1中各工业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所占比例变化看,1990-2000年间,东部地区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所占比例增加,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增加将近20个百分点。纺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产业所占产值比例均下降,其中纺织制造业产值比例下降将近10个百分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产值增加较快,已成为东部地区的支柱产业。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将导致一些传统产业向其他不发达地区转移。
图1 东部地区1999-2000年各工业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所占比例变化。
2.外商直接投资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及变化
经济梯度的转移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上,还表现在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变化方面。1979-2001年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中,沿海12个省、直辖市占全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88%,广大中西部地区19个省、市、区只占12%。西部地区在全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地位微不足道。其中西藏几乎没有外国直接投资,青海、宁夏所占比例仅为0.01%和0.04%,新疆、贵州、甘肃、内蒙古占全国的比例均在0.2%以下。
图2 东部地区所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比例历年变化情况。
图3 中西部地区所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比例历年变化情况。
由于对外开放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总体态势不断发生着变化(参见图2、3)。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不断增大,东部地区每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当年全国外商总直接投资的比例总体上是减少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稳定在87%-88%之间;中部地区对外开放以来所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总体上是不断上升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稳定在8.6%左右;西部地区所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波动较大,但波动的幅度逐渐变小,这一比例逐步稳定在3%左右。
3.梯度转移的交通途径
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传统产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以及外资大量介入,内陆一些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这种梯度的转移往往与交通带密切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以下特征:(1)高发展水平区呈圈层向外扩延。这些圈层中心包括沿海地区的北京—天津、胶东、上海、厦门、深圳;内陆地区的武汉、郑州、长沙、成都、昆明。沿着这些中心,其周围地区的高发展水平县域明显增多。这些增长中心的出现,大多与交通枢纽的分布格局存在密切关系,尤其是交通线密集的河南中部、湖北中部等地区日益形成经济增长中心。(2)经济增长沿线轴发展。第一,沿海岸带增长轴日益明显,沿海5大经济增长中心向外扩延形成沿海地区较快增长和县域连片发展;第二,京广沿线增长轴出现,沿着京广线,大致呈条带状分布着一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较大的县域;第三,长江沿岸增长轴,尽管中间有一些间断,但在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一带的长江沿岸,已呈带状汇集了高增长区域。在以上三大经济增长轴中,沿海岸带的增长最为显著。这些经济增长轴的出现及变化,与交通运输线的布局有密切关系。
二、河南在中国经济梯度转移中的地位分析
选择人均GDP、GDP增长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作为全国经济梯度分析的指标,并由此组合成不同的指标体系。经对原始数据处理及界定梯度界限,对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灰色聚类分析。1990、2001年聚类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表2。
表1 1990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梯度聚类分析
注:由于数据异常,西藏未归入上述类别。
表2 2001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梯度聚类分析
比较表1、表2,近10年来,河南省在全国的经济梯度中的位次变化不大,徘徊在中、低梯度,由1990年的低梯度升至2001年中梯度的偏下水平,亦即经济水平居于我国经济梯度的中梯度的“中偏下”水平梯度。具体说,从人均GDP、GDP增长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水平5个指标分析,河南省的经济梯度位次稍有上升,由低梯度的第一层次跃之中梯度的第三层次;从反映区域市场引力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水平3个指标分析,河南省的经济梯度则由低梯度的第一层次降到低梯度的第三层次。
事实上,虽然河南省的GDP总量居全国第5位,但经济的人均数量指标大大落后:人均GDP居全国第18位,GDP增长率居全国第17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3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第17位,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居全国第23位。河南的产业结构已由1978年的39.81:42.63:17.56转变为2001年的21.88:47.15:30.97,初步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的转变,第二、三产业的GDP总量分别居全国第6位和第8位,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人均水平仅列全国的第16位和第27位;1998-2001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也仅列全国的第16位和第19位。
三、利用经济梯度转移机遇,实现中原崛起
由上述分析可见,河南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梯度,客观上存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河南转移的可能性。但是,河南在接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还面临着内地其他省市区的激烈竞争。因此,河南要根据经济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采取有效策略,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中原崛起。
1.实施接受产业转移的差别化策略,利用经济梯度,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第一,采取分层次、有重点地接受产业转移策略。河南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等差异比较大,因此,必须在搞清楚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和比较优势或潜力的基础上,每个地区按照自己的产业的层次和发展条件的优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吸引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
第二,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避开竞争激烈的领域。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纺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发展较快,并成为竞争的热点行业。河南省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这种竞争,利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所释放出来的传统产业发展空间,结合河南资源特点主要发展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也可适度发展纺织制造业。继续发挥资源型产业(如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传统优势,扩大市场型行业(如食品制造业)的规模效益。同时,利用产业转移契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经济的市场化改革。
2.构建有利于接受产业梯度转移的通道,形成全方位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网络
第一,线路通道建设。产业转移是沿着由交通线路和信息传递线路组成的通道进行的,因此要加快河南通往东部发达区域的交通干线建设,包括商丘至江苏、开封至山东、信阳至湖北、郑州—新乡至安阳段的高速公路,宁西铁路河南段,以及通向东部省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同时,加快以宽带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为主体的现代信息网络建设。规范交通和信息服务管理,减少收费路卡,构建河南联系东部发达区域的快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和信息网络,使之成为河南接受东部发达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通道。
第二,制度通道(制度环境)建设。内地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如此大的经济梯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制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制度的重新构建是内地(包括河南)缩小与沿海地区经济梯度、有效承接经济转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目前,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及市场化步伐,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及政府管理方式为中心,缩小河南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制度环境的差距。同时,还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既要制订全省性的承接经济梯度转移政策,又要制订符合各市自身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实施政策推动。
第三,注意产业转移通道的多样性。密切的人际关系,对产业梯度转移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常通过公司空间扩张来完成。河南需要充分发挥公司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作用,尤其是要重视引导和利用公司之间的联系、各种社会关系等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加强接受产业转移的信息沟通和企业合作;相同的隶属关系或计划体制下长时间的互相作用关系,易形成机构(或体制)通道;产品生产或服务之间的关联,可形成生产通道。地理区域的邻近性,也可形成距离通道。这些多形式通道共同作用于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梯度转移,使得产业转移往往呈现一定的偶然性,偏离理论层面上的转移模式。
3.促进省内产业集聚,建设有利于接受产业转移的区位
产业转移往往是在少数适宜的区位上发生的,具有等级扩散的特点。建议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契机,采取措施,促进河南产业活动向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地区特别是其中的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沿线城市集聚,营造产业发展的局部优势,增强对相关产业的吸引力。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尤其是在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沿线城市,应重点做好产业服务环境、交通与信息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经济制度环境和政府环境的建设,在中原城市群内部形成若干有竞争力的接受产业转移的优良区位,使之成为河南接受东部发达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据点,创造区位优势,形成重点突破、等级推进的产业吸纳与扩散格局。
4.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提高接受产业转移的效率。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改革,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利用国际及我国沿海发达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兼并、重组与合作的机会,在全国垂直和水平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以提升河南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地位。在以企业为主体参与承接国际、国内经济转移的同时,一方面重构新形势下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在提供信息服务与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另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从提升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高度,重塑河南及各城市形象,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具有亲和力的区域形象。近期当务之急是在经济层面重塑商业信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进而推动产业转移。
5.重新认识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区域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综合优势。现代产业转移所追逐的是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外部交易费用,开辟新市场,占领战略性区位等多重目标。因此,河南不能简单地从单一资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设想吸纳何种外部产业,而是要把这些单项的有利因素综合起来,充分考虑到要素和资源的流动性,以及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通过与沿海地区、内地其他省区的比较,从资源与要素配置的方式及环境方面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力争以巨大的市场潜力、相对低廉而又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产品和特色矿产资源,以及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等,构建接受国际和东部发达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吸引资源指向、劳动力指向和市场指向的产业方面,争取主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6.优化经济梯度转移的文化环境,深化经济转移环境建设内涵。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河南承接国际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着力克服承接经济梯度转移中的文化障碍,抛弃小农经济意识,解决好传统文化因素中妨碍经济梯度转移的问题。文化环境建设的取向是,以河南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导向,采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方式,倡导和培养全省人民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开放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求发展、与时俱进的社会风气。
7.发挥后发优势,抓好“反梯度转移”契机,实现局部的跨越式发展。从我国经济梯度分析可以看出,河南处于全国经济梯度层次中的较低梯度。因此,及时、准确地把握和运用经济梯反转移中的“反梯度理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是河南承接经济梯度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应利用好一些局部地区的有利条件,如郑州、洛阳的科技资源与产业基础,通过创新或者直接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并有效地吸收、消化和创新,实现本地化发展,做好“反梯度”的发展文章,一方面利用成熟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发挥后发优势,重点引进、培育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产业,并逐步培育成为河南新的支柱产业,争取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实现局部的跨越式发展。
河南大学博士生乔家君、樊新生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及论文的写作。
收稿日期:2004-02-20
标签:产业转移论文; 经济论文; 梯度转移理论论文; 河南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原文化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梯度下降论文; 中原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