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技术走进大学生管理

让网络技术走进大学生管理

一、让网络技术走入大学生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杜玉洁[2](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马赫[3](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马曦[4](2020)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文中提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已走过了七十余年的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之后到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2004年)、2004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等五个时间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管理体制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阶段性的变革,积累了五条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经验。建设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第一,需要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第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三,将国家意志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第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第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面对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极大丰富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和历史研判,不仅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也给高校思政课课程指明了新趋势,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新的社会发展现实,结合未来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勇挑重担,不断探索和发挥新的宣传职能,在促进硕士研究生坚定政治信念、增强科学本领、高涨服务意识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发展体现出新的趋势和要求。这具体包括,第一,健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第二,打造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人才储备充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第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第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在认识、总结新中国七十余年思政课建设成就的基础上,笔者尝试面向江苏省九所高校的学术硕士研究生展开调研,分析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科学认识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思政课出谋划策。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思政课教学体系表现出教学时效性更加突出、教学反馈不断深化、教学针对性逐渐强化的特点。在发展成就上,表现出课程重要性更加凸显、领导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初见成效三个方面。在发展的问题上,则体现在教学方法有待丰富、教学模式有待深化、学生获得感较为欠缺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形势。在各类教学软硬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之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成为硕士研究生思政课长久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全民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日益临近,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鼓足干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情,提升社会主义建设本领,凝心聚力,共同参与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发展建设中去。从实际工作来说,完善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制,需要从全局角度考虑、从细节之处入手。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一,需要强化课程教学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治性,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第二,需要强化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加强教师队伍考核。第三,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强化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最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出具有“民族担当、爱国热情、时代关怀、世界视野”的高水平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刘林雪[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财富观培育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国富民强”已然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新时代下,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不再是避而不谈,而是津津乐道,人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使用财富、管理财富。在创造财富的时代,人们对财富相关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人们财富观的树立并未完全与时代相适应。在中西方财富思想和文化碰撞下,财富观呈现多元化趋势,而大学生思想行为易受影响,在财富认识、财富支配、财富获取等方面都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财富品质。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是否具有健康积极的财富观不仅影响他们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新时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财富观,帮助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成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新时代背景,对当代大学生的财富观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分析我国实际财富观培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本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文章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对文章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概述,就财富、财富观、财富与财富观的关系、财富观教育等概念进行了阐述,对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中国传统财富观等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为后文研究大学生财富观培育做理论铺垫。第三章是新时代大学生财富观现状调查及分析,对当代大学生的财富观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研究和分析,概述了新时代大学生财富观现状以及新时代大学生财富观存在问题。第四章是大学生财富观存在问题成因分析,从社会、高校、家庭、学生自身四方面分析了导致大学生财富观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为后一章大学生财富观培育对策研究提供了思路。第五章是大学生财富观培育对策,主要对大学生进行财富观培育的对策进行了阐述,从社会、高校、家庭、学生自身、借鉴国外优秀培育方式等五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新时代大学生财富观培育贡献绵薄之力。

朱嗣杰[6](2020)在《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针对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新农村扶贫的路径主要集中在“国家政策扶贫”上,脱贫形式主要是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生态补偿等,依靠国家政策、资金和社会资助完成的脱贫,难以从本质上帮助农村全面、自主地脱贫。“网红扶贫”作为一种基于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文化环境衍生的扶贫形式,将“网红营销”模式应用于扶贫工作,在话题、热度、社会影响上形成一定规模,继而进行商业突破、实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在新媒体技术高速进步的背景之下,普通扶贫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网红扶贫传播通过互联网背景逐渐发展。形成三大主要的传播特征。整合互联网资源,形成了社会关注和效应;其次,继承网红传播路径,形成多元化的传播优势;在此,加强专业化管理化模式,提升精准扶贫的效率。网红扶贫传播的在初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从社会认知角度而言,通过网络渠道收获了大量媒体和受众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专家和企业的讨论;从社会态度而言,网红扶贫通过切实落地的扶贫手段帮助大量贫困地区脱贫打消了受众的疑虑,收获了政府部门与业界专家的肯定与鼓励;而在社会转变的进程中,网红扶贫成为了受众、贫困地区、新媒体平台之间的桥梁,帮助三者互惠互利、共享共赢。然而,在网红扶贫发展的初期,因为发展不平衡和不成熟,也存在着不少漏洞。在传播主体上,文化素养偏低和过分商业化的态度使得网红扶贫传播难以发展彻底;在传播路径中,内容的单一化、粗鄙化与平台的监管不力造成其发展屡遭诟病;在传播效果中,传播区域的不平衡以及受众态度的娱乐化使得网红扶贫传播失去公信力。针对种种弊端,从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提升到传播内容的严格监管以及政府、媒体的正面宣传都是其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精准扶贫战役处于成功的关键点。网红扶贫传播是基于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一次创新,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只有理清当前问题的症结、把握号未来发展的方向才能走出扶贫的困境,帮助贫困地区顺利脱贫,走向致富。

季嘉慧[7](2020)在《人民网对“网红”形象的建构与审美价值的引领》文中研究指明“网红”崛起依托互联网的加速发展,逐步从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演变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但受刻板印象与晕轮效应等因素影响,大众对“网红”形象的看法出现认知偏差。人民网作为主流媒体的网络平台,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权威渠道,以“网红”为对象的新闻报道建构“网红”形象,进而影响大众的审美趣味与价值观念。本文通过对人民网2009年——2019年所发布的2106篇“网红”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人民网建构的“网红”形象以正面形象为主,包含楷模模范形象,正能量形象,“丑”形象,违法违规形象,全能形象等五种形象,具有典型性与真实性、立体性与多面性、生活化与情感性的审美特征,审美特征呈现出审美类型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内容由小众化到泛众化,形象从典型平面化到个性立体化,文化与价值观从客观陈述到主动引导等变化。明确新闻以正面认可与宣扬、负面批判与纠偏两种路径对“网红”形象进行正负面审美认知的生产。新闻中“网红”形象的审美价值的传达主要依托于受众意识的内容生产和参与式互动形成,实现“网红”形象的现实意义。以客观、理性的立场对“网红”整体观照,提供正面形象塑造与负面形象纠偏,激活大众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获得正确的审美理解,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与稳定的审美标准,确立与主流价值相契合的个人价值体系。

温丽华[8](2020)在《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文中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战场,面对大量网络信息鱼目混珠,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也借助网络进行传播。为此研究社会思潮在网络传播的方式及其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引导,保证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与网络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开展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其目的是为了透过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现象去看本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信息,自觉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传播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矛盾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及引导的要素、特征、模式、原则和方法,全文包括导论、正文的六章内容和结语。导论部分提出了本论题研究的缘起及其重要性,阐述了国内外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这一问题的研究综述,并论述了本论题的研究方法及重难点、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研究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概述。首先分析社会思潮和网络社会的内涵,阐述了社会思潮的科学定义和各要素组成,以及网络的定义与特征;其次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进行概述,分析了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两种表现形式,以及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特征;最后对社会思潮的网络引导进行概述,界定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对象,同时分析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呈现出阶级性与交互性的并存、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破与立的统一等特征。第二部分阐述了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理论基础与借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和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为本论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同时,传播学中有效传播的五大原则、整体互动传播模式理论、威廉斯的媒介文化理论,心理学中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等为本论题提供了理论借鉴。第三部分是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现状分析。论题阐述了网络中广泛传播的几种社会思潮以及它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包括威胁国家的长治久安、动摇群众的“四个自信”、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经历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成功经验,包括注重用马克思主义评析网络上的多元社会思潮、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动力作用、注重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建设、注重引导方式的与时俱进等。随后,阐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面临的挑战,包括主导力不足、创新力不足、协同力不足和出现“圈层化”,并分析这些挑战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尝试构建社会思潮网络引导“主体互动”模式。在分析了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切入,构建“主体互动”的社会思潮网络引导模式。文章分析了“主体互动”模式的基本结构,包括核心圈层、次要圈层和边际圈层,详细阐述了“主体互动”模式的三大要素,即引导者、受众和重要平台。最后从引导者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互动和协同,主要包括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主管部门的协同作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理论与实践引领作用、发挥主流媒体的融合作用、发挥网络意见领袖队伍的风向标作用。第五部分论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原则。阐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三个重要原则:一是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实现引导、在扬弃发展中凝聚共识;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即结合受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筹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性、促进引导者与受众的共同发展;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即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原则、推动大众化与时代化的融合原则、实现多元载体的一体化发展原则。第六部分探索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方法。结合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原则,从扩大红色阵地、转化灰色阵地、压缩黑色阵地的角度阐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方法。一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方法,包括网络文化产品开发法、网络品牌打造法、网络服务供给法;二是提高辨析社会思潮能力的方法,包括网络交互对话法、网络舆情引导法、网络监管治理法;三是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技巧,包括化整为零法、以小见大法和情景模拟法。结束语部分是对本课题研究的未来展望。开展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落脚点在于更好地开展社会思潮网络引导。要推进社会思潮网络引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需求,分析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现象,从现象出发总结本质。这些内在的本质是可认识的,但也是隐蔽、开放、变化的,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入脑、入心、入行。

张典[9](2020)在《网络公德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络关系已然成为现实社会关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在网络公共空中的行为构成了现实的公共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现实公共生活空间的延伸。社会为了维持网络公共生活的和谐、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就是网络公德。由于网络本身隐匿性强,信息传播量大,去中心化等特点导致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不易监督,影响了网络公德对网民行为的现实制约力,使网络公德缺失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成为具有现实紧迫性的课题。本文基本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绪论。首先简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网络公德进行概述。首先通过明确网络公德的相关概念,对公德与私德,网络道德和网络公德的涵义进行界定,分析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的意义,通过了解公德的意义与作用延伸到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的意义,为加强网络公德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讨论了网络公德的特点和原则,在对网络本身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当前网络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了当前网络公德缺失的现象、原因及危害.。通过分析网络暴力现象,不道德流量谋利现象,欺骗式利益推广现象,高科技网络犯罪现象的危害,,指出网络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是人们的道德缺失所致。第四部分:提出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的对策。指出为了实现网络公德建设的伟大目标,加强网络公德建设从国家层面应该明确网络管理责任,实时更新网络管理条例,强化主体公德意识,社会层面出发应该做到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培育意见领袖,完善网络媒体平台,个人的角度出发应该自觉维护网络公德,宽容他人。有针对性地提出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阐述了应该如何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结语部分总结并分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未来针对网络公德建设发展的基本方向,以及健全对网络公德建设的展望。

刘韫恺[10](2020)在《信息网络下“绿色产品”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网络绿色产品的定义,即网络绿色产品是为网络环境带来积极影响的产品,分析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方式,探究网络绿色产品的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尝试解决目前存在的设计问题。全球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网络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西方有些国家率先开始信息网络的探索,取得众多突破,而我国涉足网络使用时间上相较于国外落后不少,但增速明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网络产品出现爆发式增长,遍布于各个行业领域。信息网络下产品运用已经是时代的主旋律,如何让这些产品在信息网络下正确运用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前人在绿色产品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在绿色产品和绿色设计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基于网络发展大背景下,绿色产品的变化以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中设计与应用绿色产品相关研究较少。其次对网络绿色产品进行了定义,探究其自身的性质与特点。通过对网络绿色产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分析,发现其在效率类产品中应用对网络用户和网络环境都能带来积极作用。而后着重分析网络绿色产品在效率类产品中的设计方法,并发现相关效率类产品设计中存在界面风格不统一,用户很难坚持使用等问题。文章最后尝试用分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实践,并尝试解决设计分析中发现的相关设计问题。

二、让网络技术走入大学生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网络技术走入大学生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4)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当前国外思政课课程的体制及研究介绍
        (二)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基本结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二)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与经验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阶段
        一、起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到60 年代中期
        二、改革探索:改革开放之后到80 年代末
        三、稳步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到新世纪初期(2004 年)
        四、深化发展:2004 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 年)
        五、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
        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将新思想新理论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
        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
        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
第二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第一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
        一、新时代的依据、内涵和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历史方位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意识形态要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要求
        一、建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二、打造高水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
        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第三章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调查研究
    第一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现状——基于江苏省九所高校的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及样本
        二、思政课现状及观点
        三、研究提炼
    第二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发展成就
        一、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更加彰显
        二、课程教学协同机制更加健全
        三、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普遍提高
    第三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更新
        二、教学机制体制建设亟待加强
        三、学生学习动机仍需加强
第四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第一节 强化课程改革创新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性
        二、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
        三、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
        四、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
    第二节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
        二、注重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
        三、注重教师队伍考核
    第三节 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
        一、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
        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三、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江苏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表

(5)新时代大学生财富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财富
        2.1.2 财富观
        2.1.3 财富与财富观的关系
        2.1.4 财富观培育
    2.2 理论基础概述
        2.2.1 马克思主义财富观
        2.2.2 中国传统财富观
3.新时代大学生财富观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3.2 新时代大学生财富观现状
        3.2.1 大学生财富观整体比较健康
        3.2.2 大部分大学生崇尚劳动致富与合法致富
        3.2.3 大学生财富使用总体趋于理性适度
    3.3 大学生财富观存在问题
        3.3.1 大学生财富观易受影响
        3.3.2 对财富认识存在局限性
        3.3.3 夸大或轻视财富在人生中的作用
        3.3.4 财富支配观不成熟
        3.3.5 普遍缺乏安全意识
4.大学生财富观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4.1 社会因素对大学生财富观的影响
        4.1.1 西方财富观的冲击
        4.1.2 不良“网红”现象的误导
        4.1.3 大众传媒和舆论导向失范
        4.1.4 网络贷款等监督力度弱
    4.2 高校未重视大学生财富观培育
        4.2.1 高校财富观培育氛围不浓厚
        4.2.2 未建立高校财富观培育体系
    4.3 家庭对大学生财富观的影响
        4.3.1 父母不良财富观对孩子的影响
        4.3.2 父母对孩子财富观培育未重视
    4.4 学生自身因素
        4.4.1 缺乏对财富的正确认知
        4.4.2 存在虚荣、攀比心理
5.大学生财富观培育对策
    5.1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1.1 加强全社会财富观培育理念
        5.1.2 发挥媒体和舆论的引导作用
        5.1.3 强化网络贷款监督审查力度
    5.2 推动高校财富观培育
        5.2.1 明确财富观培育理念
        5.2.2 拓宽财富观培育途径
        5.2.3 搭建财富实践平台
    5.3 重视家庭财富观教育
        5.3.1 家长自身树立正确财富观
        5.3.2 培养孩子劳动致富观
        5.3.3 让孩子参与家庭财富的规划
    5.4 提升学生自身财富品质
        5.4.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5.4.2 提升自身金钱支配能力
        5.4.3 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5.5 借鉴国外优秀培育方式
        5.5.1 美国关于财富观培育
        5.5.2 英国关于财富观培育
        5.5.3 日本关于财富观培育
        5.5.4 借鉴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网红”及“网红”经济研究
        0.2.2 有关网络扶贫的研究
        0.2.3 有关新农村传播的研究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第1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背景
    1.1 新媒体技术应用全民化
        1.1.1 媒介技术准入门槛降低
        1.1.2 媒介操作流程简化
    1.2 网络扶贫政策落实
        1.2.1 “新媒体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
        1.2.2 “国家政策扶贫”到“自主精准扶贫”的决策性改变
    1.3 网络经济运作扩大化
        1.3.1 农产品经济区域共享时代来临
        1.3.2 “网红”数字资本运作模式形成
    1.4 互联网文化发展大众化
        1.4.1 互联网成为泛娱乐化时代的欢乐场
        1.4.2 贫困地区成为低俗文化蔓延的温床
第2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特点
    2.1 “大IP”式的营销资源整合
        2.1.1 推出新媒体平台“网红扶贫”项目
        2.1.2 培养贫困地区“网红领袖”
        2.1.3 借助“网红”人气精准扶贫
    2.2 “多元”化的扶贫传播内容
        2.2.1 地域开发网红农村产品
        2.2.2 个性打造网红农村文化
    2.3 “轰炸”式的大众传播路径
        2.3.1 “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土味模式
        2.3.2 “夺眼球”式的宣传话题
        2.3.3 视听与内心双重冲击的传播效果
    2.4 “专业”化的媒介管理模式
        2.4.1 整体性规划“网红品牌”
        2.4.2 衍生拓展“网红周边”
        2.4.3 多维设计“网红人设”
第3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传播效果
    3.1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社会认知
        3.1.1 网络媒体关注度高于传统媒体
        3.1.2 受众认知呈现年轻化
    3.2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受众态度
        3.2.1 受众质疑,态度回暖
        3.2.2 官方点赞,保持谨慎
        3.2.3 专家鼓励,渴求创新
    3.3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受众角色转换
        3.3.1 新媒体平台成为多维的“大赢家”
        3.3.2 受众由内容接受者变为扶贫参与者
        3.3.3 帮扶对象由受助者成为内容生产者
第4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不足
    4.1 传播主体:整体素质偏低,扶贫观念不明
        4.1.1 “网红”扶贫主体文化素养偏低
        4.1.2 商业属性主导“网红平台”
    4.2 传播路径:传播内容单一,平台监督不力
        4.2.1 异化为走红捷径
        4.2.2 内容同质化
        4.2.3 平台评价良莠不齐
    4.3 传播效果:传播范围局限,扶贫效果不明显
        4.3.1 覆盖范围局限
        4.3.2 泛娱乐导致过度消费
        4.3.3 争议性降低政府公信力
第5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建议
    5.1 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媒介素养
        5.1.1 建立完整的新媒体技术培训机制
        5.1.2 多维开发新媒体内容的传播载体
        5.1.3 针对性设立新媒体开发专项资金
    5.2 加强“网红扶贫”传播的内容审查
        5.2.1 深化网络主体的“扶贫意识”
        5.2.2 培养符合当地特色的新媒体发展模式
        5.2.3 树立传播主体正确的政策观念
    5.3 依托政府政策助力“网红扶贫”传播
        5.3.1 推动贫困地区“网红扶贫”模式的多边合作
        5.3.2 设定地方式的“网红扶贫”传播内容红线
        5.3.3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府公信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7)人民网对“网红”形象的建构与审美价值的引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2.人民网“网红”新闻报道的类目建构
    2.1 “网红”的兴起与多维形象建构
    2.2 人民网“网红”新闻报道的样本选择
    2.3 “网红”形象的类目建构与信度测试
3.人民网“网红”新闻报道的统计与分析
    3.1 “网红”新闻报道的类目分析
    3.2 “网红”形象小结
4.“网红”形象的建构与审美分析
    4.1 “网红”形象的审美化
    4.2 审美视角下的“网红”形象
    4.3 “网红”形象的审美特征
    4.4 变动中稳定:“网红”形象审美特征的变化趋势
5.人民网对“网红”形象审美的正负面认知
    5.1 人民网“网红”形象的审美认知
    5.2 否定负面审美形象:批判与纠偏
    5.3 肯定正面审美形象:宣扬与引导
    5.4 “网红”形象的审美认知小结
6.“网红”形象的审美价值与社会引领
    6.1 “网红”形象审美价值的生产与实现
    6.2 “网红”形象对大众的审美价值导向
    6.3 从审美价值到社会价值——主流媒体的价值建构与社会引领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类目建构表
附录二 “网红”相关报道样本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论题研究缘起及价值
        (一)本论题研究的缘起
        (二)本论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本论题的研究方法
        (二)本论题研究的重难点
        (三)本论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概述
    一、社会思潮和网络的内涵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
        (二)网络的内涵
    二、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内涵
        (一)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表现形式
        (二)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特征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内涵
        (一)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对象
        (二)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特征
第二章 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理论基础与学科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
        (三)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二、传播学的理论借鉴
        (一)有效传播的五大原则
        (三)整体互动传播模式
        (三)威廉斯的媒介文化理论
    三、心理学的理论借鉴
        (一)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第三章 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现状分析
    一、网络中广泛传播的社会思潮及其不良影响
        (一)网络中广泛传播的社会思潮
        (二)网络中广泛传播的社会思潮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实践经验
        (一)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经验总结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引导的主导力不足
        (二)网络引导的创新力不够
        (三)网络引导的协同力较弱
        (四)网络“圈层化”导致引导效果不佳
第四章 社会思潮网络引导“主体互动”模式探索
    一、“主体互动”模式的内涵
        (一)主体间性: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新视角
        (二)“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标准
        (三)“主体互动”模式的基本结构
    二、“主体互动”模式的要素分析
        (一)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引导者
        (二)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受众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主要平台
    三、引导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同
        (一)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主管部门的协同作用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理论与实践引领作用
        (三)发挥主流媒体的融合作用
        (四)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风向标作用
第五章 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原则
    一、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
        (二)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实现引导
        (三)在扬弃发展中凝聚共识
    二、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
        (一)结合受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二)统筹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性
        (三)促进引导者与受众的共同发展
    三、坚持“创新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原则
        (一)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二)推动大众化与时代化的融合
        (三)实现多元载体的一体化发展
第六章 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方法
    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以扩大红色阵地
        (一)网络文化产品开发法
        (二)网络品牌打造法
        (三)网络服务供给法
    二、提高辨析能力以转化灰色阵地、压缩黑色阵地
        (一)网络交互对话法
        (二)网络舆情引导法
        (三)网络监管治理法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中的技巧
        (一)化整为零法
        (二)以小见大法
        (三)情景模拟法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课题
致谢

(9)网络公德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理论联系实际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二、网络公德概述
    (一)公德、网络公德及相关概念解析
        1.公德
        2.网络公德
    (二)网络的特点
        1.网络去中心化
        2.网络隐匿性强
        3.网络信息量巨大联结广泛
        4.网络信息传播交互性强
    (三)网络公德原则
        1.不伤害原则
        2.自由原则
        3.包容原则
        4.责任原则
        5.交互原则
三、网络公德失范现象分析
    (一)网络公德缺失的表现
        1.网络暴力现象
        2.不道德流量牟利现象
        3.欺骗式利益推广现象
        4.网络高科技犯罪
    (二)网络公德缺失的危害
        1.网络失信影响社会秩序
        2.信息泄露危害经济秩序
        3.缺乏网络同情影响社会风气
    (三)网络公德缺失的原因
四、加强网络公德建设的对策
    (一)国家层面对策
        1.明确网络管理责任
        2.提高国家监管效率
        3.全面强化网络主体公德意识
    (二)社会层面对策
        1.优化网络舆论环境
        2.培育意见领袖
        3.完善网络媒体平台
    (三)个人层面对策
        1.自觉维护网络公德
        2.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3.宽容待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信息网络下“绿色产品”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绿色产品相关研究现状
        二、绿色设计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信息网络下“绿色产品”概述
    第一节 信息网络下“绿色产品”的定义
    第二节 网络“绿色产品”与传统绿色产品的相同点
        一、健康属性相同
        二、技术优先级相同
        三、产品引导性相同
    第三节 网络“绿色产品”与传统绿色产品的差异点
        一、产品形态不同
        二、传播渠道不同
        三、价值产生不同
    第四节 网络“绿色产品”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章 信息网络下“绿色产品”的应用分析
    第一节 网络“绿色产品”在效率产品上的应用
        一、效率类网络绿色产品对网络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二、效率类网络绿色产品给网络用户带来积极影响
    第二节 信息网络下“绿色产品”在教育方向的应用
        一、开拓思政教育新时代
        二、学生行为管理
        三、典型产品应用案例——红岩网校
    第三节 信息网络下“绿色产品”与传统绿色产品结合应用
        一、结合应用的优势
        二、典型产品应用案例——爱回收
    第四节 信息网络下“绿色产品”的应用分析小结
第四章 效率类网络“绿色产品”的设计分析
    第一节 总体设计趋势
        一、由绿色意识到绿色设计
        二、从零散式设计到系统性设计
        三、由传统设计到创新设计
        四、从单一产品设计升华到企业战略设计
    第二节 竞品分析
        一、Forest
        二、番茄Todo
        三、滴答清单
        四、BFT
    第三节 效率类网络“绿色产品”的设计总结
        一、简约设计
        二、卡片设计
第五章 信息网络下“绿色产品”的设计实践
    第一节 产品受众调研
        一、问卷调研
        二、用户画像总结
    第二节 产品框架及交互原型设计
    第三节 视觉风格设计
    第四节 智能产品设计
    第五节 产品使用及反馈
        一、产品使用场景
        二、用户反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毕业作品创意、策划书
附录B 毕业作品内容简介
附录C 毕业设计图纸、作品构成示意图
附录D 毕业作品效果图
附录E 调查问卷
附录F 毕业作品光盘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四、让网络技术走入大学生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D]. 马曦. 南京大学, 2020(12)
  • [5]新时代大学生财富观培育研究[D]. 刘林雪. 中北大学, 2020(09)
  • [6]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研究[D]. 朱嗣杰. 湘潭大学, 2020(02)
  • [7]人民网对“网红”形象的建构与审美价值的引领[D]. 季嘉慧. 暨南大学, 2020(04)
  • [8]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D]. 温丽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网络公德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典.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信息网络下“绿色产品”的设计与应用[D]. 刘韫恺.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让网络技术走进大学生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