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人们对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工程管理行业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力工程企业作为能源产业链上重要的一部分,采取创新优化的管理方式是保证企业发展以及在同质化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加强;电力工程管理;措施研究
引言
电力工程实际建设水平及建设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模式的水平高低。电力管理创新模式不仅符合电力工程需要,同时满足了电力项目施工方及投资方利益保障的需要。当前电力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电力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得到重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采用电力工程新型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确保电力工程高效运营。
1电力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就是指最早形成的承包工程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发明的时间较早,应用时间较长,大量的时间经验赋予这这一管理模式较高的应用价值,以及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较强的借鉴作用。电力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在工程设计单位、工程业主、工程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人这几者之间建立了示范紧密的联系,以便能够良好的协作,共同完成电力工程的建设。电力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充分划分了电力工程施工整个过程的职责,因此能够为电力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使施工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电力项目的施工过程日益完善,传统的总承包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再很好地满足现阶段电力项目施工的要求了。电力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监督单位没有合理地深入介入施工过程,导致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停留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决策阶段,监督工作没有对项目控制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为此,完善管理模式,创新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于现阶段的电力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力因素
管理人员在整个电力工程的管理中起着决定作用,工作人员的素质会严重影响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者需要有更高层次的全面质量管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能够带领团队走得更远。电力工程创优管理者需要提高管理标准,为电力工程的全面改进提供有利因素。电力企业可以从加强专业知识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以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创优管理的相关人才培训与发达国家对比,具有一些弊端,需要不断完善培训过程。
2.2区域环境
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是有差异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社会能源的需要也是有差异的。从电力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经济发达的区域对于电力的消费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像东南沿海地区,对于电力设施的资本投入是要远远高于中西北区域的。当然除了区域经济之外,区域环境对于能源需求的差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相关的问题,资金、土地等资源一旦不能和谐地解决,那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将会有新的标准要求,由此也会造成电力工程的工程造价有很乏的差异。
2.3工程进度管理存在误差
对于电力工程的基础施工来说,施工进度对其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总的来说,电力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控制,主要是要求对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工作能力、工作指令,工期等进行科学的管理,以保障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可以按照施工设计和施工计划有序进行,同时在施工出现误差时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工作。但是在我国,现在还有很多电力项目的进度管理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错误,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及时纠正和调整工作的进度,最终造成整体的电力工程质量和水平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
3.1人才管理创优策略
管理人员和员工在电力工程创优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综合素质会对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做好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工作,以高标准、高要求、高标准为目标,进行统一管理和规范管理。首先,需要明确培训目标,在制订培训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需求、工作岗位需求以及企业的生产需求。其次,培训内容要多样化,根据不同阶层的员工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为不同的岗位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保证员工经过培训可以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价值。最后,需要完善考核制度,避免资源浪费,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知识与专业技能考核,巩固培训效果。
3.2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是最直接有效的,这个阶段包含了非常多的成本管理项目,例如原材料费用、机械设备费用、工程涉及的人员薪酬费用等,这些费用在工程施工中是必须要花费的支出费用,另外,还有的费用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临时突发的费用支出,比如在工程施工之前,预先防控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费用,这时就要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突发费用支出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必须费用的控制,如原材料的成本。当选购原材料时,一定要遵循“物美价廉”的原则,从严仔细地审查原材料的规格、尺寸、说明书等,从而保障原材料的采购质量是合格的;另外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购置机械设备的时候,不能完全追求先进技术标准,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资金投入与工程实际的需要,一旦购置的机械设备在施工的现场不能正常地使用,则造成资金的浪费,还会影响工程的进度。
3.3开展合理的可行性评估
加强电力工程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开展可行性评估。一般来说,可行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电力工程基础设施管理的可行性,以确定电力工程基础设施管理的整体政策。在进行合理的可行性评估过程中,电力工程人员需要考虑工程总投资的动力工程和总体施工进度,并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优化。此外,在进行可行性评估的过程中,电力工程人员应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即可行性评估应在电力工程相关规范的范围内,以确保评估技术是可行的和经济合理的。此外,合理开展可行性评估,电力工程人员在参展过程中应保证评估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即在避免投资过高问题出现的前提下,真正在工程建设中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3.4完善并制定监督体制
监督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电力工程管理成功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来说,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监督体系的完善需要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两方面的工作人员,例如电力工程施工阶段设计人员应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工程设计为相应的监督内容,从而在提升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设计失误,可以满足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要求。另外,完善电力工程基础施工监理制度体现在先进技术,合理设计和评估的有效支持和监督下,以更好地缩短电力工程的施工工期,有效地节省电力工程的建设成本,最终更好地推动电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结语
工程项目质量与产生的效益受到电力工程相关管理模式制约,明确,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不断扩张,但现有电力工程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电力工程的建设需求,所以不断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寻找新模式的运用规律,是当前社会,国家与企业的一致要求。
参考文献:
[1]胡志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8(18).
[2]虞涵峰,王友庆.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对策探析[J].价值工程,2018(22).
[3]周单丹.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研究[J].电子测试,2016(20).
[4]周巧玲.QC小组活动在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7(23).
[5]关万良.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7(20).
[6]叶红燕.浅谈电力工程施工控制与管理[J].电力系统装备,2018(5).
论文作者:瞿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电力工程论文; 电力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可行性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