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大众的建筑书——近观当代建筑文化图书出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筑论文,大众论文,当代论文,图书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始,我国建筑文化图书的出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传统的建筑技术、标准与教材出版依然强劲的同时,建筑文化图书出版领域出现了由冷门到热门、由专家到大众、由专业到普及的兴旺,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空前盛况。引进这波热流的是建筑文化图书的异军突起,编辑出版、图书市场和阅读趋向之间的互动。通过建筑文化图书发挥积累与传播的职能,大众对建筑物、建筑业、建筑师的理解得到增强,建筑文化问题由业内扩散至社会,并产生更大影响。同时,建筑行业自身也从中得到更多文化的观念、信息和启示。探究建筑文化图书的出版历程和内在规律,对建筑业和出版业双方具有同样积极的意义。
一、建筑文化出版的概念
建筑文化是一个新概念,一些专家学者分别有不同界定和描述。顾孟潮先生认为:建筑文化的课题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这一文化系统与人类文化大系统的关系问题;其二,是研究建筑与技术、经济、思想意识等文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其三,是研究建筑作为文化的子系统自身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1]陈凯峰先生认为:“建筑文化学是一门建筑学和文化学的交叉学科,——它的成立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且具有普遍的现实社会意义。”[2]吴良镛先生在《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一文中提出,“从文化角度研究建筑,或从建筑论文化问题,应视为近十年来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一大进展。”并对建筑文化在当今的重要意义和研究的方向做了分析,指出“迫切需要加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并向全国学人及全社会广为介绍,这是时代的任务。”近年来对建筑文化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研讨,但并未形成同意、权威的概念。
因为建筑文化概念不确定,出版领域目前也没有建立清晰和对应的概念与明确的表述。从出版角度来考察,各出版社都没有明确这个单独的选题类别,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可供书目分为15个大类,即: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住宅、公寓、民居;室内设计装饰装修;建筑美术、平面设计、雕塑、摄影;园林、景观、绿化;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工程预算、经营管理;建筑质量与监控;城市、市政、水、气、道桥;建筑设备、暖通空调、电气、防火、节能、智能技术;建筑材料;辞典、专业外语;期刊、电子出版物;其他。2002年,该社集中推出“八大版块”图书,分别是新标准规范系列、建筑结构系列、园林设计系列、引进版系列、市政工程系列、新教材系列、建筑施工系列、城市规划系列。在其他若干个小类和专题中,均没有使用“建筑文化”的关键词。
从图书发行和图书编目角度来考察,同样没有设立“建筑文化”这个单独的类别。北京图书大厦在建筑科学的图书陈列中,分设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建筑原理、建筑概预算、园林景观、外版建筑等专柜,没有“建筑文化”专柜。建筑文化的图书散见各部分。在自然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等区域,也有不少建筑文化的图书。中国建筑书店、当当网上书店(dangdang.com),均没有建筑文化的类别。《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举办),按传统图书分类在本世纪内“工业技术(T)”大类下的“建筑科学(TU)”,也无单独的建筑文化系列。
郭希增先生开始注意到分类的变化,在分析建筑图书市场时有一个新的归纳,即建筑艺术类图书、建筑技术、规范、考试类图书、建筑教材三大类。
建筑文化成为了另类。
事实上,建筑文化的图书出版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其数量、质量、在建筑图书中的比重、社会影响和效益都已经形成气候,吸引了许多边缘的读者。一开始就与纯技术的建筑出版成为并行的两条路线:一条是面对工程技术人员以技术为线索的专业读物,设计、营造、标准、材料、监理等内容;一条是面向大众的以人文为线索的文化读物,包括对建筑的使用、接受、理解、欣赏、对话和批判,古建筑文化、西洋建筑文化、商业建筑文化、建筑与雕塑、建筑美学、建筑哲学的出版物都有了相当多的品种,使建工类专业出版社在读者中纯技术的固定印象发生变化,拥有广大的读者和较大的销售市场。无视这种现象,特别是不尽快建立“建筑文化”的出版概念,将影响这一出版版块的成长、发育、成熟和完善,更不利于培育市场,引导读者的阅读取向,扩张建筑文化的影响。
建筑文化、建筑与文化的提法都有一定的理由。但为了避免概念的交叉与混淆,建议启用一个新概念:“建筑文化”。即重视人在建筑中的主体意识,突显人的尊严和价值,照顾人的安全、需要与审美情趣,与纯粹的建筑技术、规范、标准拉开明确的距离。建筑文化出版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就广义而言,整个建筑都属于人类的文化活动。狭义而言,特指撇开建筑技术和标准的专业领域,集中研究建筑文化现象,向普通大众普及建筑文化意识的出版传播活动。其理由有二,一是对既往学科的重新审视和分类;二是正视学科边缘化之后产生的实际影响。比如食——食文化,企业——企业文化,医学——医学人文,就是可以借鉴的。从内容上,包括建筑艺术、建筑文学、建筑摄影、建筑批评、建筑历史等。
根据这样的界定,我们试图描述特征建筑文化图书出版明显的特征:1.不以业内人士为单一甚至唯一的目标。出版了一大批非专业的建筑图书,雅俗共赏,内外咸宜;2.选题注重文化的含量,比较专业的选题,也注意兼顾业外人士的阅读需求;3.作者大多是有较强的文化背景,较少专业技术人员。
二、建筑文化图书出版的动力和格局
建筑文化图书迅速发展并持续增长,与当代中国面临的经济与社会背景特别是建筑业的变化有关。首先是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全国开工率相当于整个欧洲的综合,所有的城市都是建设工地,所有的市民都不能置身事外。与此同时,住房制度的巨大变革使所有的居民一夜之间由按月付租住房的使用者变成持有房产证的所有者,以主人的身份打量各式各样房屋,谋划装饰装修和环境美化,少数人更打算选择别墅。在这双重革命性的变动中,涌现出许多不能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城市新建和旧城保护的矛盾,开发商以锐不可当的势力摧枯拉朽,把许多具有文物和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无情地拆除损毁,触动了人们心底的痛;外来建筑与民族建筑的矛盾,外国建筑的强力渗透,大的如“巨蛋”、“鸟巢”,小的如遍布全国的“白宫”、“埃菲尔铁塔”、“欧陆风情”,把传统的民族的建筑挤兑到被人看不见的被遗忘的角落;建筑师中传统与新锐的矛盾;建筑审美品位中高雅和庸俗的矛盾。这些矛盾一个接一个地冲击和考验着行政官员、社会大众、专业人员和房地产商,考验着人们的审美水准和文化良心。更多的人需要得到关于建筑种种问题和知识的解答,需要借助外力来构建自身的建筑文化价值标准。
在当代建筑文化图书出版面临的宏观背景下,一方面建筑师、建筑教育、文化学者的探索、思考、困惑与争辩,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后,必然行诸文字,以出版的形式再现。由湖南大学发起的“建筑与文化学术研讨”已经举办5届,不仅澄清了许多问题,还直接推动了建筑文化的出版。另一方面出版业以其敏感的触角和前瞻的眼光,发现这一有文化价值,又可能有较大市场价值的新垦地,主动肩负起普及建筑文化知识的责任,积极介入,策划选题,引进版权,推出新品。
在以往出版管理严格分工的条件下,有能力特别是有资质出版建筑图书、建筑文化图书的出版社凤毛麟角,带“建”字号的图书,概由少数建筑专业出版社包打包唱。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一超”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约占全国建筑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多强”指中国计划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等单位)。但由于“文化”因素的渗透,使得出版专业分工边界逐渐模糊,不少文化艺术出版社也加入到这一合奏中来。如果细分选题,在建筑文化类图书出版中,出现了群雄逐鹿的景象。三联书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和江苏美术出版社等一些出版单位开始成为主力队伍。高校出版社利用本校建筑系的学科优势,地方科技社在引进上抢占先机,美术出版发行社理所当然把建筑纳入视觉艺术的范围,文艺出版社致力开掘拓展建筑文化的内涵与外延。2003年5月,“全国建筑图书出版联合体”在昆明成立,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出版质量,避免选题撞车,避免恶性竞争。
建筑文化类图书的作者实力最强的属从事建筑教育的教师。清华大学有一个作者群,吴良镛、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等教授分别有大批作品问世。特别是陈志华先生,既有系统的讲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又有专门的田野调查《楠溪江中游的古村落》,有译著《走向新建筑》,还有建筑文化随笔《北窗札记》。上海同济大学的陈从周教授,是享誉海外的古建筑专家,他的《说园》、《梓室余墨》,以专业为依托,又超出了专业范围,被收人多种散文丛书。旅德作家、摄影家王小慧是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近年在东方与西方,建筑与文化之间往返,出版了多种有影响的建筑文化图书。
一批青年建筑师、规划师在营造实体建筑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建筑理想用出版的方式加以传播。去年由成都贝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出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是5位当代中国建筑界最具活力的中青年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永河、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研究中心王澍、成都市家琨建筑设计事物所主持建筑师刘家琨、深圳中深建筑设计事物所董事建筑师汤桦,可以视为最新的建筑文化出版成果。五位建筑师展示了他们超越建筑之外的文字功底和文化理念。在这里,建筑已不仅仅止于某种具体的“盖房子”的过程,更是建筑师漫长的艺术领悟路径与心灵体验历程的直接折射。[3]
一群房地产商人也不甘寂寞,涉足建筑文化出版领域。潘石屹领风气之先,以《茶满了》、《批判现代城》,给现代城的名声和销售火上加油。任志强的《任人评说》,卢悭的《博弈广厦》,郭钧的《芝麻开门》,接二连三,都以他们特殊的身份、另类的角度,借用文化的外衣与符号,套用娴熟的商业运作方式,在达到商业目的的同时,客观上起到了普及建筑文化的作用,从而获得市场与读者的青睐。
一些作家、教授以非专业的身份介入并引人注目。他们以对建筑的通俗理解和艺术表达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北京作家刘心武,他的《我眼中的环境与建筑》,是一部当代中国建筑文学开山之作。最近又出版了《刘心武侃北京》,通过作家的眼光和文学的手笔,对北京建筑进行非专业解读,极大地拉近了建筑与普通读者的距离,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深情的北京情结,把北京的四合院、钟鼓楼、隆福寺等作为背景写进小说,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古城北京的风貌神韵。
1996至1997年间,天津作家冯骥才同当地的文化人士一道,展开了针对旧城、租界和估衣老街的三次大规模“津门文化遗存抢救活动”,为记录这次文化保护行动而出版了一系列图书:大型历史文化图集《天津老房子》、(包括《旧城遗韵》、《小洋楼风情》、《三十年代大天津》、《东西南北》);同时还出版了三部专著:《抢救老街》、《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冯骥才画天津》。在对津门建筑文化遗产的热情救护中,凸现出一位知名作家的文化良知和专业水准。辽宁作家刘元举,有过关于建筑师的报告文学力作《中国建筑师》、散文《表述空间》。上海学者赵鑫珊接连推出《建筑是首哲理诗》、《建筑,不可抗拒的艺术》,从哲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解读建筑,引起热烈反响。四川作家翟永明的《纸上建筑》,用一个绝妙的题目,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非专业作家纸上谈兵的兴趣与热情、距离和无奈。
在图书市场,建筑文化图书开始成为热销品种是出乎意料的。编者是盲目的,读者也有些盲动,无意间推动了市场的繁荣。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建筑行政和科研机构集中的北京甘家口地区,被敏锐的图书发行人感知,陆续聚集了十余家建筑书店,利用建筑图书读者集中的条件,形成了一定的专业规模经营优势,该地区的销售品种总和超过1万种,占全部专业图书品种的70%以上。占龙头地位的是分属于北京市新华书店的北京建筑书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中国建筑书店。北京建筑书店组织的“全国建筑图书展销”活动,从1987年开始,汇集30多家出版社的精品图书,至今已举办十届。网上营销开始进入销售领域。1995年,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图书连锁店,在全国拥有40多个代理站和600多家连锁店。建筑文化类图书频频现身于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四合院》等都有不俗的销售业绩。光顾各类建筑书店的,不仅是以前熟悉的建筑师、规划师,文化学者、新闻记者、作家、艺术家、房地产商、行政管理官员、建筑院系的师生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三、建筑文化图书的选题特色
建筑文化图书几乎是白手起家,所以带有与生俱来的建设意识,致力开掘建筑文化的丰富宝藏,具有很强的原创价值;同时具有强烈的开放性意识,没有画地为牢,给自己限定一个狭小的框框。涉及较为宽广的领域,如中外建筑史、著名建筑人物、建筑审美(包括建筑批评和鉴赏)、地域建筑文化。其中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人物传记与学术专著在建筑业内和业外同时引起阅读热情,以他们的爱情故事和成就出版的作品达数十种之多。尤其是版权贸易和合作,引进大量的世界级的经典作品,促进了建筑业和出版业的交流,改变了品种与结构。
引进外版的建筑文化图书是第一个潮流。它是伴随技术、标准图书而来的,但很快显示了其独特价值。当代建筑的圭杲依然故我是西方建筑理论,从古典到现代,极大丰富了图书品种,开阔了专家的理论视野。开放的姿态取决于实际的需要和开明的政策。大量介绍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和现状,大量引进原版建筑文化图书,构成建筑文化出版开放性的主要特征。通俗的建筑史、建筑理论和建筑史经典作品被大量引进,如《建筑十书》、《走向新建筑》、《世界建筑口袋书》等。
乡土建筑成为最早的一个原创的文化版块。尤其是三联书店的“乡土中国”系列,从建筑文化的角度切入人们熟知或者陌生的地方,让人跨入一重清新优美的新天地。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古村落”系列的视角更加微观,选择了默默无闻而又很有价值的7个古村落:《石桥村》、《张壁村》、《新叶村》、《诸葛村》、《西文新村》、《流坑村》、《库村》,“有纯农业村,有从农业向手工业转化的村,有窑洞村,有雕梁画栋的村,有山村,有河边村,有马头墙参差的,也有吊脚楼错落的”,意在反映出中国乡土建筑大致的风貌。该系列整体策划富有匠心,各册在体例结构上不尽相同,追求“写出每个聚落的特殊性,而不是纳入一般化的模子里”,既避免了最容易出现的重复,又充分反映了中国乡土建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出版积累和传播的功能都得到发挥。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成为首批进入图书版权贸易的作品,版权输出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面对城市建设与改造、建筑市场的勃兴,关注城市的建筑文化图书出现新繁荣。商业运作与建筑文化的结合也碰撞出一些亮点。有对老城、老楼、老院的怀念;有对肆意损毁老建筑的呼吁;有对新建筑的批判和对房地产商过度开发的反思与质疑。被关注最多的是有文化内涵与个性品格的地方: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青岛、深圳,那里有丰富的出版资源和合适的作者。
建筑文化的批判以他的现实力量和批判的锋芒引起社会的关注。最初是天津的抢救老街的运动,几乎波及全国。一种是作家和艺术家以其社会良知关注城市建设与改造中的不当甚至破坏,唤醒社会的觉悟;一种是房地产商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四川成都的上河城是建筑师陈家刚的杰作,北京的现代城现象则是房地产商潘石屹的成果,两家联手上演了一场当下房地产炒作的“双城记”,这是以批判的姿态表演的“文化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充分利用了出版媒介。我们不否认这种出版运作有较高的品位与信息量,但这些出版物的直接效果是促进了楼盘的知名度与销售量。两种批判当然有他自身的价值,特别是对一贯平静和程式化的建筑理念的反叛。潘石屹的影响有一部分就出自建筑文化图书,而主要的扩散途径就是借重出版来推销他的概念,《茶满了》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但其知名度不亚于一幢新楼。尽管明眼人可以看出其中商业炒作与广告包装的成份,但其批判的方式尤其是自我批判的精神还是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这种批判始终是比较艰难的。文化艺术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城市批判丛书,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但他们把书寄赠给有关城市的市长和城市规划建设部门,但没有得到任何积极的回应,销售情况也不理想。
与建筑相关领域的图书,如城市规划、城市雕塑、园林风景、建筑环境和风水的图书也以文化的姿态与读者见面。面向大众的建筑装饰、装修也成为建筑文化的大宗,有技术方面的,更多的是推销一种生活的艺术,而许多城市居民的建筑兴趣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建筑文化图书的主题总的表现出一种提高的姿态,引进新的观念,建立价值判断标准,建立批判的精神。致力于经典的引进、历史的追寻、建筑美学和哲学系统建立,实现理论武装的目的。
注重大众的审美情趣和阅读水准是自始至终的旨趣。许多书一开始就不是为专业认识设计的,而是瞄准了大众市场,即便无法避免专业性,也尽量照顾通俗性,突破以往建筑图书“业内”与技术的范畴,重点阐释建筑所展现的文化内涵与文化韵味。文字表述深入浅出,版式设计图文并重,并强调用图表说明问题,有的主要是画册;图书采用低价策略,大多数定价在20~30元之间。建筑文化图书特别注意用形象说话,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建筑摄影家和画家为人所接受和信赖。乡土中国系列的摄影师李玉成,用大量的图片破除了文字版块的沉闷,更给普通读者以直观的展示和形象的说明。“图本”不妨碍“文本”的深刻和抒情;相反,文本可以给图本以最贴切、最入骨的诠释。图文并重,互动呼应,让读者在时间与空间中同步,既有阅读与欣赏,又有追思与想象。三联书店策划出版的《中国古建筑20讲》、《外国建筑20讲》就是一个成功范例,颇有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发行量超过万册,被中国图书学会评为年度畅销书,港台及多家亚洲出版社十分关注,并以很有竞争力的价格争相购买版权。
四、可以关注的问题
在建筑文化出版良性发展的趋势中,还应该注意和解决一些问题:
作者问题。一流的作者才能真正写出受到读者和市场欢迎的作品,梁思成、林徽因著作的热销,陈志华、楼庆西等专家的参与都说明了问题,但许多学贯中西,精通文理的建筑大师和专家不动笔,忙于设计和创作,不屑于费力不讨好的著作。一些年轻学者更多地表现出对引进西方建筑文化的热情,新锐与前锋的思路与表达让大众读者在接受上感到了距离。而行业外的作者缺乏专业背景和训练,准备不足,多属隔靴搔痒,难以切中要害。
出版问题。主要是编辑力量问题,即使是相对专业的建筑出版社,在建筑文化选题方面的编辑人才也有力不从心之感,偶尔涉足的其他出版社则更显得捉襟见肘。图书出版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在贴近读者方面还可下更大的功夫。如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专题片《一个人与一座城市》,反响热烈,就应该策划媒体互动,尽快出版有关的图书文本。建筑文化类图书贸易的逆差巨大。
销售问题。建筑文化图书的销售并没有特殊的渠道,一般随同建筑图书流通。建筑书店是少数率先在全国实现连锁的发行渠道,其购买力也让人羡慕。但是这类书店最重视的还是标准、考试和设计方面的画册,因为销量大而稳定,码洋高,零售店并不重视建筑文化,少量的混杂在专业图书之中。而许多文化爱好者并不知道要到建筑类中去寻找自己需要的图书。这种陈列上的误差,也影响了建筑文化图书销售的良性循环。
一些建筑师在阅读上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和强烈的目的性,对那些能够立即直接产生作用、为我所用的图书,如标准类设计类图书,往往不惜成本,而对间接的、有助于积累后劲与提高品位的建筑文化读物则兴趣不大。而在普通读者眼中,建筑学依然是悬妙与高深的学问,有时甚至充当理科与工科两大学科的代表。是图纸上的精密计算的高深莫测和施工现场的错综复杂,使人们想当然地以为建筑类图书理所当然是针对专业人员的技术标准和理论参考,从而不敢问津。
五、结论
建筑文化图书出版与发行的兴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和民族的文化觉醒与进步,它的意义是多元和长效的。第一,大量出版物成为专业与大众之间的“踏步”,缩小了以往建筑师与普通百姓之间漠不相关和遥不可及的距离。随着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更多的人们将与建筑发生亲密接触,不仅需要技术和信息服务,更可能由此而触及和上升到文化的思考。贴近读者,满足群众增长中的特殊文化需要的趋势将与日俱增。第二,在中国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大规模的建设时期,中国建筑师因综合素质孱弱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过多重视技术向度而忽略精神文化向度,使得大量建筑出现错乱和贫血,建筑文化图书是一剂对症而可口的良药,可能转化为精神文化营养,提升整个建筑业的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第三,对建筑文化的出版者而言是十分难得的机遇。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引导市场需求,更要创造社会对出版物的需求,抓住机遇,扩大战果,可能为大众出版开拓新的领域和空间,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我们期待着通过建筑文化出版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完成启蒙和普及的任务,提高整个民族的建筑意识,形成尊重建筑师以及创造性的建筑劳动的良好舆论氛围,建立对平庸低劣的建筑作品的批判和抵制的机制。通过良性的互动关系,营造更加人性的空间、更加美好的中华建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