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档案进行建立,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其自身职能。方法:对居民进行门诊、入户随访等多种方式建立居民的档案,并且不断的进行完善和补充。运用纸质档案时要做好分类,并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慢慢的过渡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信息的共享。结果: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数量增长较快,并且居民资料日趋完整,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结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要的工作内容,其应该对居民的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慢病防控的服务。
关键词:慢病防控;档案管理;电子
当前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近些年来社区的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的上升,典型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然而,当前我国民众对于健康的知识缺乏了解,保健意识不强,使得社区的人群对于慢性病的了解度比较低,预防、治疗和控制方面有很大的不足。而近些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加强了对于民众的健康知识宣传,慢性病的防治得到了一些改善。而居民的健康档案的建立,是对居民身体健康深入了解,也是提供服务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有积极的意义。
1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社区卫生服务的宗旨就是以居民的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因此,建立社区居民的家庭档案是进行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前提和关键。社区的服务中心建档的主要对象是儿童、慢性病患者、孕妇、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并逐步扩大到全社区人员[2]。对于不同的群体的档案,要用不同科室的人员来进行档案建设以及管理的工作,如孕妇由妇产科进行负责等。居民健康档案的方式比较杜洋,如在预防慢性病的宣传中,对老年人进行保健指导、健康教育等活动中,都可以进行建档工作。建立档案后,要不断的进行更新,筛选和审查出慢性病的人群。
2 健康档案的合理应用以及慢病防控
2.1 纸质健康档案的建立以及管理
建立了居民的健康档案就要在实际中进行充分和合理的应用,纸质的档案在查找时相对比较繁琐,这就需要对于纸质档案要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要求社区服务的机构合理的布置科室 以及流程,对于居民的健康档案要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在提取时才比较简便,也易于管理。档案的管理应该由参与建立和信息更新的医务人员来进行,他们对于档案的比较熟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类,对于提升档案的利用率和完整率都有重要的意义,充分的发挥档案对慢病防控中的作用[3]。
当前,社区服务中心将居民的健康档案按照居委会作为中心,将家庭成员的档案装订在一起,按照家庭档案所在区域进行编号,与此同时,利用不同颜色的标注来区分不同的慢性疾病,便于在使用时进行查找,也便于管理的工作。这样居民在就诊时,就能够根据住址提取自己的档案。
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社区服务中心为了追求效率盲目的进行建档的工作,因此社区的档案建立工作要由医疗小组来承担,小组在工作中收集尽可能完备的档案信息资料,要么对居民重新建档,要么对原有的档案进行补充和更新,这样避免重复。同时,对于已经搬离或者死亡的居民档案要及时的进行清理,避免占据空间。
2.2 电子档案管理
当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居民的健康档案进行统一和标准的规划和管理。开发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软件并在实际中进行引用,设置居民健康档案对应的编号,将已经得到的居民信息和资料进行录入,建立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4]。居民在就诊时携带自己的信息卡、医疗保险卡或者计算机的编号,医生就可以查取到患者的基本信息情况,在就诊时对该居民的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这样就实现了实时的更新。
3 慢性疾病的管理人数以及管理效率的变化
3.1 下表是2008年、2012年、2016年三个时间段某社区服务中心的建档人数、完整率、慢性病发现人数、管理率等的比较(慢性病特指高血压和糖尿病)。
3.2 慢病防控的成效初显
从表1中能够看出,慢性病的管理率不断的提升,从中能够看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侧面反映出居民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高,在思想上对于自身的健康比较关注,同时改掉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如很多慢性疾病患者克服了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一些糖尿病患者坚持自律,控制了体重和摄糖量,将指标控制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
4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并及时的补充和更新,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要进行充分和有效的利用,这就需要在建立居民档案时保证数量,在这个基础上提升居民档案资料的完整度,提升档案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要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机的进行融合,这样能够保证建立档案时的科学化和规范性,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中实现信息和资料共享,这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对患者的及时治疗,这个过程当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最大限度内保证居民的健康以及对慢性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才能够对居民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有效的改善生活和行为方式,这样慢性疾病的防控效果才能够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对于慢性病的并发症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只有这样的良性循环模式,才能够更好的对居民进行服务,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依从性,这是政府部门作为考核机制的重要依据,才能够真正保证居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陆秀芳.浅谈金坛市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J].科技风,2014,(1):268-268.
[2]邢艳丽,荣钦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与慢病防控的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398-399.
[3]葛兰英.如何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J].财经界,2016,(18):122-122.
[4]余惠红.论如何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7,(7):114.
作者简介:沈婷(1984年2月-)汉族,云南通海,助理馆员,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慢病防控管理方面工作。
论文作者:沈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档案论文; 居民论文; 健康论文; 慢性病论文; 防控论文; 社区论文; 工作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