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实验小学 251800
摘 要: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改实验。从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原则、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作提出了见解,使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分层 学生差异 初中数学
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是一个个体差异大、层次复杂的教学群体。小学毕业直升初中,学习的差异随着初中学科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加深、学时的延长而进一步扩大,形成教无信心、学无兴趣、学无所得的不良局面。
分层教学是与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现状相适应,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相适应,与人的智力和认知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依据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学有所获,达到培优与补差互补并举的效果。它着眼于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并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1.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与学习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和小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不同的方法指导,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并根据学生的智能、实际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成绩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三组等级,并成立若干帮困小组,要求优等生级别的每位同学帮助2-3名中等生、后进生级的同学。事实证明: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个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业发展的基础。
2.教学目标分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层目标教与学”就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订出不同的教与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辅导手段,采取不同的训练内容,达到所有学生各自发展,最终都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方法。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目标可定为:共同目标:记住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用它来解决简单的问题。层次目标:优等生:能推导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些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中等生: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后进生: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记住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实施这一环节应注意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体现层次性。
3.教学过程分层。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融入课堂,只要他们敢于挑战、愿意尝试,就要给予相应的鼓励。比如,有的同学通过预习新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不管对与错,首先要给于肯定,以便于让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4.作业分层。家庭作业在检查学生对学习的掌握程度方面一直以来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智力发育、家庭教育等方面原因,因此,合理的家庭作业的留置,对于学生加深记忆理解、加强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有这重要的意义。如在“勾股定理” 第一课时后,分别设计了下面的作业:①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②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③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④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2,0),B(0,3),求△AOB斜边上的高。
要求:优等生完成②③④题;中等生要完成②③题;后进生只要完成①②两题。
5.练习、检测层次化。根据教学目标,在布置作业和课堂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尽可能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对后进生,可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当然,学生也是在不断发展与成长的,通过检测和平时了解,可适时调整各个层次的学生结构,使有进步者提高到上一层次,退步者降低到下一层次。
6.建立动态的评价机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指导、激励的功能。(1)评价要全面客观,不能评价过于极端,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2)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评价的鼓励性可以通过言语、表情、行为等多种方式来体现。(3)评价要注重主体教学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7.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意义: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其实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1)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2)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3)分层教学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4)分层教学能融洽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因材施教的深入思考.东方艺术,2004,09。
[2]分层递进教学的实验战略.今世教诲科学(普教研究),2001,02。
[3]靳玉乐 新课程革新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诲出书社,2003。
论文作者:成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作业论文; 层次论文; 系数论文; 目标论文; 方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