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工作在企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减少环境污染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监督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中国论
【关键词】环境保护;问题;措施与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人们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经济发展再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要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必须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方案。战略措施是环境保护方针、原则、工作机制的具体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近年来,又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构想,我国环保工作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1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环保法律不完善
目前,我国出台的环保、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非常多,研究结果也是林林总总,但是依然不能完全控制我国环境恶化、能源使用率低等环境问题现状,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律不完善。首先就是环保法律没有与时俱进,自《环境法》颁布以来已经将近20年了,在这短短的20年内,我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法规已经没有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不少环境污染工厂钻法律的空子但是却没有依法予以严惩。同时,在法规中也只是制定了一些基本的原则,而没有真正的具备实施的条件,部分的主要环境法规还存在许多的空白及漏洞,导致了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制约。
1.2 监管制度不健全
在目前国内的很多地区,环境保护受到地方经济的干扰,地区内的一些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工厂同时也是纳税大户,在地方保护下可以轻松的避开法规的追究。与加速实现工业化相比,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因此,对于环境保护的制度、规范等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性,国家环境投入也是明显不足,尤其是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前者服从后者。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以及经济利益的推动,使得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规范很难有效的执行,从而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3 环境规划没有真正落实
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中,环境规划没有落实到位现象经常发生。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中心,通过这种规划可以将各个行业、部门的环境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全面的环境保护目标。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对环境进行全面规划是实现环境保护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但是,显示中的环境规划远远没有达到与经济、城市建设规划相同等的地位,在城镇建设中也暴露出了布局分散、不合理的问题,对环境的集中保护非常不利,也增加了对环境进行集中治理监管的难度与成本。
1.4 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投入资金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与地方投入资金不足,另一个是企业与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国家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是引起我国环境保护形式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的内蒙古等地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沙尘暴常见,就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化,但是目前,国家对这块的资金投入有限,远远无法满足治理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与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变现为,在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虽然受到了环保局的治理通知,但是所需的治理费用高于整个企业的产值,企业无法承担这笔费用,而政府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理费用的投入,造成了恶性循环。
2 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制定宏观规划,转变增长方式
要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或者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必须将环境保护的目标及其实施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环境保护只有将保护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资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资金到位,才能顺利推行。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概括起来说就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保护环境,就必须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为了确保环境安全,必须实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是要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速度与效益的结合,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污染排放量。
2.2 有效落实环保责任制
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要根据法规约束地方政府,并对其地方环境破坏负总责,将环境保护提上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责任制,并要将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与干部政绩的考核范围之内,研究绿色经济核算方法,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环境问题与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相关环保部门要定期的公布一次各地区行业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情况,方便社会群众进行监督,同时建立环保工作责任制,对于决策失误或监管不到位造成的重大环境问题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2.3 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
一是要加大政府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要严格执行国家定员定额标准,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二是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有条件,具备专业化经营管理的环保企业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也可以借助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融资方式,广泛募集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
2.4 推动环境科技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一是要强化环保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将重大环保科研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积极组织对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重点组织对饮水安全、污水深度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汽车尾气净化处理等重大环保技术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二是要健全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规范环保人员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要求县级以上要设立独立的环保机构,配备必要的执法人员,将环境监察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明确执法地位,严格岗位标准,规范执法行为。
3 结语
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我们应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顺应环境保护的世界潮流,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意义、方针原则、工作机制、战略措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并做出了诸多精辟、科学的论述,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环境保护思想。
论文作者:朱峰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论文; 工作论文; 环境问题论文; 资金论文; 我国论文; 国家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