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分析论文_冶云娟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分析论文_冶云娟

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 青海格尔木 816000

摘要: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是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根据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实际,对业务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给出了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不断提升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数据质量。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异常数据;分析

引言

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逐步实现了改革调整,各级气象部门均开始使用新型自动气象站,不仅大大提升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操作水平,而且也使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气象预报、气候研究、气象服务等各项气象业务的需求,为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气象观测数据资料指导。但是业务调整之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主要依赖于测报仪器,而仪器在运行中也会因为人员操作不当、恶劣气候、日常维护不及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问题,进而导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出现异常问题。因此,气象观测人员应该对测报异常数据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才能及时有效处理,以确保地面气象业务能够正常开展。

1.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分析

1.1蒸发量异常数据分析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若由于强降雨天气出现或者是测报仪器设备日常维护不及时、不规范导致小时内的蒸发量数据发生异常现象,则这个时候需要及时把蒸发量数据记录为0;若小时内的蒸发量数据由于蒸发传感器故障问题而发生异常,则这个时候需要采用备份自动站对应时间内的蒸发量数据加以替代;若无备份自动气象站,这个时候的蒸发量数据可以采取内插的方法获取;假如蒸发量数据连续超过2天均发生缺测,则需要对相应时段内的蒸发量数据开展缺测处理;若气象台站的蒸发量日合计出现缺测,应采取日蒸发量数据加以替代,确保蒸发量数据的完整性。

1.2小时降水量与分钟降水量不一致的异常数据问题分析

在测报业务中,气象自动监测系统参数中通常会将降水量记录成:“有:人工”。而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有时候会出现小时降水量与分钟降水量观测值不一致的数据异常问题,即分钟降水量能够正常显示,小时降水量却出现的是空白。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备份自动站数据进行替代。若无备份站,对于此类现象记录就需要结合实际降水状况,借助于人工的方式调整小时降水量,完成质量控制。假如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会造成小时降水量同分钟降水量的累积雨量不相等,最终对气象观测质量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在正点的时候,地面气象观测仪器会对气象要素数据加以分析及处理,这个时候,仪器显示灯通常显示的是黄灯,为了更好的提升台站测报质量,要求自动气象站必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即当显示灯展现的是绿灯的时候开始对气象要素数据加以分析及处理,这样就不会对正点气象要素观测数据产生影响。

1.3正点长Z文件内容异常问题分析

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中,通常每天自动气象站存储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会在当日正点时借助于测报系统传输给数据传输科,随后数据传输科会对观测数据进行统一保管及处理。但是,在新型自动气象站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正点时刻自动存储的长Z文件内容同实际情况不相同的情况,发生此种状况的因素可能是由于存储的长Z文件是原来的旧长Z文件,如果是这样,那么势必会极大地降低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效率。经过不断的实践经验,要想解决该种问题,气象台站需要及时安排专业能力强的计算机维护人员进行重装系统,如此才能够确保长Z 文件内容不会发生数据异常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风向、风速数据异常分析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对风向、风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观测,假如发现风向风速数据记录缺测或者异常,正点时次内的缺测数据记录应结合正点前10分钟数据记录、正点后10分钟记录、备份自动站记录的顺序加以替代。也就是说,假如瞬时风向、风速数据发生缺测或者是异常,应采用备份站的数据替代,假如无备份站或者是备份站内的数据也出现缺测,则应按照缺测处理;假如在正点2分钟和10分钟内的风向、风速数据出现缺测异常,缺测的数据应采用正点后10分钟内和正点记录比较接近的数据加以替代;若正点前/后10分钟内的自动观测数据都发生缺测现象,则缺测的数据应通过备份站正点的数据替代,如果备份站正点数据缺则按缺测处理。

2.提升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数据质量的建议

2.1加强测报业务的学习,不断提高测报业务技术水平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的影响下,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科技水平也更高,对测报人员的综合素质也随之进一步提高。因此,气象测报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首先,要学习基础业务知识,尤其是要着重学习业务调整后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软件》的操作方法、数据格式文件以及相关规范要求,并且要掌握业务工作流程;其次,要注重测报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观测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激发其开展测报业务的热情,做到积极主动做好值班过程中的各项测报工作,从而不断提升测报的技术水平。再次,要加强测报业务经验技术交流会的开展,让业务技术骨干人员畅谈自身测报技术心得,切实使每个测报工作人员均能够熟练掌握气象测报操作难点和技巧,不断提高气象部门整体测报实践能力;最后,要强化测报工作人员的故障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不断降低错情率,确保气象测报质量。

2.2加强测报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

测报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逐渐呈复杂多样性方向发展,而气象台站测报仪器是确保地面气象测报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自动站测报仪器一旦出现损坏,会影响测报业务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因此,气象部门必须要强化台站观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根据格尔木市各气象台站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地面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维护管理相关制度规范,要求测报人严格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对测报设备进行管理,定期对观测仪器设备做好清洁维护与保养工作,防止测报仪器出现损坏,确保台站观测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几率,进而提升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效率以及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测报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逐步实现了自动化观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测报效率和测报质量,但是测报仪器的长期运行难免会发生故障问题,进而影响导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数据发生异常。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这些异常数据问题的发生频率,测报人员必须要强化测报业务的学习,不断提高测报业务技术水平,全面融入新的测报模式中,同时还要加强测报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顺利开展,从而不断提高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参考文献

[1]罗植荣.业务改革后地面测报工作中异常数据的处理[J].农业与技术,2013(12):204.

[2]李刘,谢文,李知福.业务改革后地面气象测报中数据异常的分析及处理[J].北京农业,2015(15):176-177.

[3]邵艳芳,李宪光,许东红.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台站观测质量提升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2(12):265-266.

作者简介

冶云娟(1988-),女,回族,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青海省湟中县人,从事地面测报工作。

论文作者:冶云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分析论文_冶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