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2)
摘要: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一部分,其关系到地区范围内的供电故障修复与排除、事故现场与周边的隔离检测、具体的配电维修工作等等,是提升地区范围内供电安全、确保供电质量的关键环节。配电自动化的开展对科学管理电网配置和智能电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但同样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文章根据所需注意的问题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技术
引言
配电系统位于电力系统的终端,是电力系统中与分散的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也是对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配网管理系统 (DMS)一般在小于10min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故障自动识别、定位;故障自动隔离;网络重构;直到恢复供电。为提高配电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1、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中的难点
1.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测控对象为进线变电站、10kV开闭所、小区变电所、配电变电所、分段开关、并补电容器、用户电能表和重要负荷等,因此站点通常要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点之多。这不仅对于系统组织会带来较大的困难,而且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上处理这么大量的信息,也是很不容易的,即使在图形工作站上,要想较清晰地展现配电的运行方式,就必须下更大的功夫。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后台控制主机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较输电网自动化系统都有高得多的要求。这就要求方案设计方要有合适的实施方案,并能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简便的可维护性。
1.2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站端设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为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有大量的站端设备不能工作在室内环境,因其工作环境恶劣对于这样的设备要考虑防雨、散热、防雷等因素。
1.3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站端设备数量非常多,会大大增加通信系统的建设复杂性,从目前成熟的通信手段看,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单独满足要求,因此往往综合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并且通常采取多层集结的方式来减少通道数量和充分发挥高速信道的能力,这样就更增加了通信系统的难度。此外,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内众多的站端设备中既有容量较大的开闭所 RTU和变电站 RTU,又有容量小的现场 RTU,而且对于现场 RTU往往还有设置定值、故障录波等更复杂的要求,这使得它们难以采用统一的通信规约,进一步使问题复杂化。
1.4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必须面对许多在输电网自动化中不会遇到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电源和工作电源的提取问题。故障位置判断、隔离故障区段、恢复正常区域供电,是配电自动化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为实现这项功能 ,必须确保在故障期间,能够获取停电区域的信息,并通过远方控制跳开一部分开关,再合上另一些开关。可是由于该区域停电,无论计算机系统工作所需的电源和通信系统所需的电源,还是跳闸或合闸所需的操作电源,都成了问题。
1.5我国目前配电的现状仍十分落后,首先要对配网的拓扑结构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于自动化的要求,如馈线分段化、配网环网化等. 因此为了实现配电自动化,往往必须把对传统配网的改造纳入工程之中,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实施的困难。和输电网自动化不同,配电自动化系统要和在数量上多得多的远方终端通信,因此如何降低通信系统的造价而且还要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就成为设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1.6单相接地故障识别与定位。对于大电流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当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引起馈线出线开关保护跳闸,其故障识别与定位和相间故障一样,可通过馈线自动化系统实现。但目前我国大部分10kV配电系统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而是经过大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按电网运行规程规定,系统允许短暂运行 2 h~3h,运行人员尽快找出单相接地故障线路,尽快处理和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容电流很小,一般只有几个安培。FTU馈线终端难以检测和识别。而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率高,尤其是架空线 90%以上是单相接地故障,若不解决单相接地故障识别的技术难题,则会大大降低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
2、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技术发展建议
国外智能配电网建设基本已经形成稳定状态, 我国的智能配电网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正在努力发展中,我国相关电力技术人员正在全力进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在国家相关 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身心投入到智能配电网建设中。为了加强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促进智能配电网建设发展,可根据以下几点建议进行研究。
1.建立电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
首先要建立起电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以便于各个分部之间能够更好更快的进行交流。 提升配电自动化中的 自动化策略中电力信息技术的比重,提升配电自动化中电力信 息技术的比重,更好更有效的发展电力系统和配电自动化中的自动化策略。更好更有效的发展电力系统和配电自动化中的自动化策略。实现了统一管理,各部门的行为判断会得到高度的统一,从而实现在智能电网的运行中能够起到集中管理。及时对电网的运行做出科学化指示,统筹主计算机端的计算数据对 电网运行进行控制。
2.分配好电力系统各部门间的信息自动化领域
让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成功解决,提高电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能有效地提高配电自动化中的自动化策略的稳定性,并将电网的运行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控,从而确保配电自动化中的自动化策略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实现电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也让数据的传递速度有所提升,信息失真的问题也会有所减少和降低,继而进一步的让配电 自动化中的自动化策略的安全度在整体上面得以提升,让电路 系统的优质运行得到保证。此外,电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也使得浪费成本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
运用互联网技术使得智能电力系统趋以完善,真正实现低投资,高收益。对互联网进行有效利用的使用和构建,对电力系 统以及相关网络的安全性有保证,并使得安全性有所加强,以此会让配电自动化中的自动化策略中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收效更 加显著。同时必须要让网络的漏洞可以得到组织,否则有可能会受到严重的损失。此外,以互联网为前提,能够让每个片区以及部门的管理者,都可以对整个电网和整条线路实时了解,因此集成网络技术系统的应用,还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的纳入使得整个电网信息的集中度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行业危险性较高,一旦电力传输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会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而自动化运行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配电安全事故发生几率。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综合效益,保障电力输配工作的规范进行,应不断提高电力人员的管理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输配电及用电管理,积极引进自动化运行技术兵加以合理应用,从整体上推进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仟卉.浅谈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177-177.
[2]丁垣吉,张翻.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2015(4):89-89.
[3]黄定仕.浅谈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技术与市场,2015(4):47-47.
论文作者:薛洁,李光,徐宝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故障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单相论文; 电网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