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枣庄 277000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33%,两组对比,P<0.05。结论 中医辩证法治疗小儿腹泻,可将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小儿腹泻;临床效果
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好发季节为秋季。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症状为大便稀、次数增多,如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等现象,严重威胁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在西医治疗中,以补水、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为主,用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痛苦,为减轻患儿的痛苦,更好的治疗小儿腹泻病,我院采取了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61例,女59例,年龄为4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2.31±0.51)岁,病程为1-61h,平均病程为(13.24±4.67)h,其中有30例患儿为轻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50%,27例患儿为中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45%,其余3例患儿为重度脱水,占5%;观察组,男60例,女60例,年龄为3.7个月-3.8岁,平均年龄为(2.61±0.71)岁,病程为1.5-65h,平均病程为(13.84±4.97)h,其中有31例患儿为轻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51.67%,24例患儿为中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40%,其余5例患儿为重度脱水,占8.33%,这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包括纠正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等,观察组给予中医辩证疗法,具体如下:① 伤食型:表现为腹胀、腹痛,泻前哭闹,大便酸臭,且伴有未消化的奶瓣,给予患儿口服保和丸,每次口服1/4丸,每日3次;② 湿热型:大便呈蛋花汤样,伴少量粘液,可有发热、口干,尿少,深黄色;给予患儿葛根黄连黄芩汤治疗,黄连6g、甘草6g、黄芩6g,山楂3g;③ 脾虚型:大便稀薄,伴有白色奶块,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给予患儿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白扁豆12g、党参6g、茯苓12g、白术12g、薏苡仁3g、砂仁6g、甘草6g、莲子6g、山药12g、桔梗3g;如果患儿伴久泻不止,加石榴皮6g、益智仁6g、肉豆蔻12g。④风寒型:大便稀薄如泡沫,色淡,稍有臭味,可有肠鸣腹痛,给予患儿藿香正气水口服,每日2次,每次5-10ml。
1.3 评价指标 显效:经治疗后,3d内患儿大便次数正常,每天小于等于3次,大便不再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为正常的糊状;有效:经治疗3d后,患儿大便的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形状稍改善;无效:3d后,患儿大便次数每日仍大于3次,形状仍为水样或蛋花汤样。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33%,两组对比,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小儿腹泻病由内在因素、感染因素及非感染因素所致,内在因素:① 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小儿时期,分泌的胃酸及消化酶较少,消化酶的活性较低,神经系统对消化功能调节的作用不大,而小儿生长发育又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进而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的现象;② 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小儿时期免疫力较差,血液中存在的免疫球蛋白较低,胃肠道中的SIgA亦是如此,胃肠屏障功能较弱,胃酸分泌量少,胃肠排空较快,对感染因素防御功能差;感染因素:分肠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及细菌引起)及肠道外感染(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皮肤感染等);非感染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过早喂养大量淀粉、脂肪类食物等;如气温忽冷忽热,致使胃肠蠕动增加,减少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进而诱发腹泻;还有就是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等吸收不良症也会引起腹泻,因此针对不同病因的小儿腹泻病要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常规的西医治疗中,我们选用的方法大都比较相似,即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大多数治疗都需要静脉点滴,给患儿造成较大的痛苦。
在中医辩证理论里,腹泻分为伤食型、脾虚型、湿热型及风寒型,虽都有大便次数增大,形状改变,甚至出现酸碱平衡紊乱等共同特征,但也有不同之处,中医辩证治疗是根据不同腹泻类型给予不同的药方,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来院的腹泻疾病患儿给予中医治疗,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33%,两组对比,P<0.05,由结果可知,小儿腹泻疾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综上所诉,中医辩证法治疗小儿腹泻,可将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参考文献:
[1]朱文雅. 浅谈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9):129,131.
[2]韩翠翠.枫蓼肠胃康合剂治疗小儿腹泻(湿热证、伤食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张亚平,李虹.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02:264-265.
[4]罗菲.苍苓散对湿热型轮状病毒肠炎肠粘膜免疫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论文作者:王启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大便论文; 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西医论文; 紊乱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