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发生论——分子生物学案例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子生物学论文,学科论文,案例论文,发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在合理界定交叉学科概念基础上,立足分子生物学发生的史实,运用科学认识论的相关原理,从哲学、科学背景等外源域,科学主体的知识储备、创新意识、臻美心态等内生域,以及外源内生化方位,详尽剖析了交叉学科的生成机理。
关键词 交叉学科,生成机理,分子生物学
交叉学科立体式涌现是20世纪科学综合化走向的具体表征,因而厘定其概念特质,掘发其生成机理,意义自不待言。鉴于学界研究尚有两点不足:一是概念界说混乱。如将新兴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同一于交叉学科,或将交叉学科视为一组学科群而使之失去作为独立学科的种性特点,或将其当成一种跨学科性的实践活动而使之失去作为理论学科的静态体系等。二是机理挖掘空泛。即未能从科学史的深度特别是未从具体的案例解析中予以理梳和彰显。因此,本文试图在合理界定交叉学科概念基础上,立足分子生物学这一典型交叉学科发生的史实,运用科学认识论的相关原理,从哲学、科学背景等外源域、科学主体的知识储备、创新意识、臻美心态等内生域,以及外源内生化(操作技法)方位剖析其生成机理。
1 原理发微——静动统一观
就静态剖析看,我们认为交叉学科亦符合形式逻辑中概念外延间存在真包含关系之特征,即有“种概念”与“属概念”之分。
(1)从“种概念”角度言,它是一门具有对象跨越性。 方法多重性和内容整合性等特质的独立自存的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物理化学、数理生态学等都是独立学科而非学科群落。但与单一学科比,它又有其独特个性。表现在:①研究对象上的跨越性。即交叉学科的对象往往跨越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的对象,探测个中独特的规律。如社会生物学立足生物学规律以探讨社会现象。②探测方法上的多重性,即交叉学科研究方法要融合或移植两类以上单一学科的方法。如分子生物学广泛采用了X衍射、光谱、电泳、生化、统计等方法。 ③表述内容上的整合性。即交叉学科昭示的内容涵盖着两门或两门以上单一学科理论构架和概念体系基础上所形成的整合性内涵。如心理经济学就是要揭示消费者与企业经济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及其二者的动态平衡规律。(4 )主体能力上的组合性。即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主体并非单一学科专门家,而是通晓多门学科的精专博学之才,或由若干专家形成共同体,实现知识叠加与智能组合,使得主体群拥有探索科学交叉问题所必备的能力矩和知识库。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晶体学家, 物理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合作的产物。
(2)从“属概念”角度言,交叉学科是科学主体凭籍概念移植, 理论渗透和类比推理等途径建构起来的一组跨越单一学科界限的学科群。即种概念意义上各独立的交叉学科的集合。但属概念只有在区别传统单一学科群时才有意义。
贝尔纳认为,“科学是时刻在增长的知识集合体,由一股洪流的思想家和工作者先后相续的反映和观念,尤其他们的经验和行为,来逐层造成。”故此,静态观还需要以历史的流动作补充,即从静动统一角度去领略其内在本质与过程底蕴,方能达到真理性认识。于是便有下列第三和第四重规定。
(3)交叉学科代表了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 是在历史流动中不断发育膨大起来的科学。科学交叉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希腊。《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已包含了社会与自然交叉的萌芽,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天人合一、及天文观察中的占星纪年方法等更是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三者间交叉联系与作用视为当然的恒常的宇宙法则。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把国家内的公民分为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三个等级并赋予其金属特性,则可谓西方社会物理学想之滥觞。但严格意义上的交叉学科形成是从费尔玛和笛卡儿创立解析几何、牛顿创立天体力学开始的。配弟1690年出版《政治算术》,首倡用定量经验法研究社会政治现象。1791年伽伏尼发现生物电,开生物物理学之先河。19世纪70年代奥斯特瓦尔德承袭罗蒙诺索夫之思想,创立了包括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在内的物理化学。到20世纪各元学科内部及之间交叉嫁接、碰撞互融、辐射渗透现象频繁发生,相继诞生了热力经济学、分子生物学、教育社会心理学、医学化学地理学等交叉学科。因此,它作为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经历了新旧递嬗、自我扬弃、不断精进的历史流程,而该流程又是交叉学科从单元交叉向二元、多元纵横交叉渐次铺延与升华的现实在历史中的重演与彰显。
(4 )交叉学科代表了科学主体的一种思维定势和操作方法论上的价值观。交叉学科历史本身是一幅幅基于一定的知识背景、由科学主体的观念导演、语言转译和操作技法等共同作用下织成的斑澜画卷。如贝尔纳所云:“实在地,科学家的所作所为,就成了科学的一种简易定义。”[1]因此科学主体的交叉思想、主体观念、 臻美取向以及方法上的类比、移植和整合等业已成为科学劳作中的精神导向和理性自觉。
基于上述四重规定,我们说,交叉学科是科学主体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凭藉对象整合、概念移植、理论渗透和类比推理等方法,对对象世界及其变化进行体认后形成的跨越单一学科性的独立的科学体系。它是个性与共性、理论与方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2 外源探掘——问题发生说
交叉学科始于“科学交叉问题”。但科学交叉问题何以发生?结合分子生物学史实,我们认为,它渊源于特定的哲学和科学背景
2.1 分子生物学的哲学背景。
哲学的理性神韵与价值取向启发着主体提出科学问题并幽灵般地操纵着科学实践过程已成共识。爱因斯坦就说过,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1 )还原论:这是一种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化学定律解释生命现象的哲学思潮。1944年薛定谔出版《生命是什么》。这与其说是一部生物物理学著作,还不如说是一部还原论的生物学哲学著作。他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引注了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并说自己就是“力图把介于生物学和物理学之间的基本概念向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讲清楚”。这些基本概念是“在一个生命有机体的空间范围内,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发生的事件,如何用物理学和化学来解释”[2]?书中,薛定谔用热力学、量子力学来解释生命本质, 引进“非周期性晶体”、“负熵”、“遗传密码子”、“量子跃迁”式实变来说明生物的结构组分、生命活动的维持和延续、生物遗传与突变问题。此举从价值取向、观念革命、研究途径和方法论原则等方面惊撼了当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界。它对分子生物学的影响至少有二:一是为人们研究生命现象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即生命的整体活动可还原为细胞内染色体上基因的活动,基因还原为有机分子,有机分子再还原为原子,这样,生命机体的各种规律就可通过物理定律作出合理解释;二是为人们确立研究方向提供了一种价值准则。即转移了一批物理学家、化学家的研究志趣和探索方向,使物理学与生物学第一次自觉地碰撞在一起,沟通了生物学与物理学两大语言系统。事实上,威尔金斯、克里克等纷纷转行,连鲍林也从物理化学领域转到生物化学行列,无一不受其影响与启迪。
(2)决定论:20世纪科学界还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决定论。 一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因果决定论,一是以玻尔为代表的统计决定论。这两种决定论思潮对分子生物学都产生过影响。薛定谔说:“在一个生物的肉体里,同它的心灵活动相对应的,以及同它的自觉活动或任何其他活动相对应的时空事件(考虑到它们的复杂结构和公认的物理化学的统计学解释),如果不是严格地决定的, 无论如何也是统计地决定的”[2]。 决定论启发人们:当对象是一种连续性变化(如遗传)时,因果决定论起主导作用;而当对象出现间断性变化(如变异)时,统计决定论起主导作用。事实上,比德尔、塔德姆研究链孢霉生化实变,尼伦伯格等用三联体结合测定法破译遗传密码以及沃森等提出DNA 模型和中心法则时都分别受到过这两种决定论的影响。
2.2 分子生物学的科学背景
与单一学科比,科学交叉问题发生的科学背景更为宽泛。即常受多门学科背景知识的影响。如直接引发各种科学问题,全面拓宽解决问题的可能思路,努力提供各种问题的素材与事实,甚至可以为问题的确立作理论铺垫或证伪目标。
(1)肺炎球菌转化因子是DNA的发现。1941年比德尔和塔特姆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证明“合成主要代谢物质诸如维生素、氨基酸和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的酶促反应,都是由可鉴别的基因控制的”。这实际上预示了两大生物分子间存在某种联系问题已经暴露。1943年艾弗里用电泳、超速离心、紫外分光光度分析等手段、从化学、酶学和血清学等方面对肺炎球菌S菌落和R菌落之间的转化因子进行了研究,确认“DNA很可能是构成转化因子的要素”。 这里暴露的问题是:基因作为遗传物质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
(2)噬菌体基因自我复制的研究。1946年, 美国噬菌体三人小组在电镜下观察噬菌体形态和复制过程时发现了两个噬菌体之间有基因重组现象。该发现与莱德伯格等人关于大肠杆菌基因重组的研究一道,奠定了微生物遗传学基础。1952年赫尔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时,外壳蛋白质留在菌体外,只有DNA 进入菌体进行正常繁殖。该现象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但艾弗里的疑虑消除后又引发了新的问题:DNA的成分与结构是什么?它如何行使遗传职能? 如何研究DNA组分和结构?
(3)核酸化学组分的确定。1948—1952年间, 查伽夫用纸层析法分离四种不同碱基, 用紫外吸收光谱作定量分析, 经多次反复后发现DNA中的嘌呤分别同胸嘧啶和胞嘧啶的分子数量相等。 这一成果的价值在当时虽未引起关注,但却为后来DNA模型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4)晶体结构分析的深化。20年代布拉格父子率先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头发、羊毛结构。30年代阿斯特伯里和贝尔纳分析了烟草花叶病毒和核酸的结构,发现核酸同样是有一定折叠卷曲的长纤维。继后鲍林又研究了蛋白质晶体结构。到40年代,已基本肯定了蛋白质的结构是肽键,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较弱的氢键,使之成α螺旋。该背景表明:既然蛋白质是一种长纤维三维螺旋,且X射线结晶技术、 重原子引入和电脑处理衍射数据等又是研究蛋白质的有效工具,那能否用同样的方法去研究DNA?
3 内生体认——问题缩合术
内生即内部之生成。哲学背景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价值准值和研究视角,科学背景昭示的是由多学科引发出的各种问题集,而要使之成为认知主体探测的现实对象与主攻标的,还需要科学主体的能动转换与精制缩合。
3.1 知识储备
科学主体的知识储备包括两类内容:一是个体的知识深广度;二是群体知识组合的深广度。由于交叉学科所涉及的对象及采用的方法要跨越多门单一学科,因而从事交叉问题研究的主体必须具备宽泛的知识面,这是对科学交叉问题进行缩合的必要条件。维纳曾指出:“如果一个不懂数学的生理学家和一个不懂生理学的数学家合作,那么,这个人不会用那个人所能接受的术语表达自己的问题,那个人也不能用这个人所懂得的任何形式来作出自己的回答。 ”[3]一般来说, 一定广度的知识可以为引见各种交叉问题的种属类别提供知识背景,为发现各种交叉问题的缩合途径提供观念背景,为洞见各种交叉问题的主攻域地提供能力背景。知识、观念、能力三者综合,方能使哲学与科学背景引发的问题集缩合为问题元。
我们曾对分子生物学发生过程中作过重要贡献的16位科学家及其共同体的知识结构状况作过初步分析,结果发现,他们中无一不是通晓多门学科的博学家。鲍林原本是物化学家,克里克早年从事磁性水雷研究,1949转入多肽和蛋白质X射线研究(原博士论文),1951 年秋开始与沃森合作研究DNA。伽莫夫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科学史学家, 遗传密码子概念的提出就得益于他那宽泛深厚的知识储备。 更有趣的是从1946年到1980年颁发的诺贝尔奖中,有11位因分子生物学上的贡献而获得了化学奖。
3.2 创新意识
如果说主体的知识储备只是将问题集缩合成现实问题元的前提条件,那么主体的创新意识则是问题缩合的持久恒常的原动力。其功能表现在:(1)为科学主体敢于标新立异,思想活跃,不受传统势力的束缚,敢作敢为提供情感保证。三四十年代(实际上到1952年),生物学界一直流行“四核苷酸假说”,就是在艾弗里和赫尔希的发现后,不少人仍觉得对他们的资料应当谨慎地加以解释。1952年4月, 在牛津举行的普通微生物会议上讨论病毒繁殖的本质时,到会的400多位微生物学家, 除少数几位外,绝大多数人对上述两项成果不感兴趣。可沃森相反,他认为:“艾弗里的实验使我们闻到了DNA是基础遗传物质的气息。 ”会上,他作为噬菌体小组的代表,在发言中极力宣扬赫尔希实验的价值。克里克亦然。当艾弗里的论文发表后,便意识到:“蛋白质并不是真正解开生命之谜的罗塞塔石碑。相反,DNA却能提供一把钥匙, 使用它我们就能找出基因是如何决定产物性状的,其中包括我们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也正因为此,沃森与克里克一拍即合,开始了交叉科学史上最动人的一次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的合作。用沃森的话说:“在实验室里居然能找到一位懂得DNA比蛋白质更重要的人,真是三生有幸。”[4](2 )为科学主体渴望创新、追求发现,憧憬未来的快愉而忘我劳作提供意志保证。面对DNA组分与结构这一重大创新研究, 弗兰克林虽一向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很少为外界琐事所动,但在实验室她却比男子更男子地拚命工作,以致于不久身患绝症,35岁时就饮憾而逝了。再如,当沃森等从鲍林的儿子那里得知鲍林也在从事DNA分析时,强烈的创新欲望,以求先声夺人的意识同样驱使着他们废寝忘食,日夜兼程!
3.3 臻美心态
科学不仅要求真,更应求美。当具有科学美品质的事物作用于审美主体时,往往会在其内心世界激起一种欢快、愉悦、激荡、亢奋、惊异等特殊心理感受。科学主体受此感受的驱动,便会自发产生一种以科学美的标准去审视探测对象的强烈欲求与希冀,这便是臻美心态。由外源诱发出的各种可能的交叉问题集经主体变换,缩合成简单、对称、和谐、奇特和规则性的现实交叉问题元以便加以解析,正是主体臻美心态所为。有关DNA组分和结构分析的问题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如量化处理法、 数学公式法、图示法、表格法等。但沃森、克里克包括鲍林、弗兰克林在内,无一不选择了模型法,原因就在于模型可以使科学问题更为直观、简洁,因而美感化了。沃森在谈到构思DNA 结构时说:“我的手指冻得没法写字,只好蜷缩在炉火边,胡思乱想,想到一些DNA 链怎样美妙地蜷缩起来,而且可能是以很科学的方式排列起来,”“有时在刹那间,我会发生恐惧,生怕这种想法太巧妙,可能有错误,”但当“我在户外欣赏番红花,至少还能希望出现一种美妙的基本排列。 ”[ 5] 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问世后,迅即得到科学界的公认, 除了其真实可信外,还在于人“一看到模型就喜欢它”,它十分的“漂亮”。模型显示了真与美的统一。
4 方法运营——操作技法学
方法运营是科学主体为解决科学交叉问题提出试探性理论时的一种操作实践。结合分子生物学案例,我们认为,常用的操作技法有三种,正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与灵活使用,使得交叉学科理论从无到有、从一到多不断生成。
4.1 概念移植
这是科学主体为建立试探性理论需要,将一个或多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向研究域地移置,并结合本学科问题的特质对所移概念重新解释和说明的一种方法运作过程。它是“移置”与“植生”过程的合一。主要方式有:同层次的概念平置移植,如自然科学内部相平行的学科间进行移植,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对等的学科间进行移植;不同层次的概念纵向移植;多学科、多层次的纵横交叉移植等。贝弗里奇认为:“移植是科学发展的一种主要方法。大多数的发现都可应用于所在领域以外的领域。而应用于新领域时,往往有助于促成进一步的发现。重大的科学成果有时来自移植。”[6]一般说来, 那些在各领域内孤军奋战的科学家每时每刻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其它学科的信息波的冲击,它们有时会直接启发主体去营造新理论;或者,当某些外来信息与科学交叉问题反映了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面时,科学主体自然会将二者契合起来重构更为完备的新信息。主要方法是:(1 )利用概念形式上的相似予以移植。如当蛋白质被确认为螺旋状长纤维结构后,威尔金斯、弗兰克林、沃森等都一致推论DNA同样为螺旋状长纤维结构,弗兰克林还推测出DNA有多股链,磷酸基因暴露于水中并位于分子结构的外侧;伽莫夫在设想遗传密码时就曾根据无线电通讯中的密码特性,提出在DNA 的四个碱基中有三个为一组(4(3)),决定着一个特定的氨基酸,甚至认为三个碱基中有两个总是相邻的密码重叠在一起(后被布伦纳所否证),并构画出DNA与蛋白质的结构关系图,由此足见出密码概念移植时的作用。 后来克里克、布伦纳等用原黄素作为诱变剂处理噬菌体T4的野生种,获得快速溶菌突变型rⅡ,以后证明三联体密码客观存在时, 更为明显地写出了++、--、+-+、-+-等代号,以表征基因组合的不同类型,从而确认出密码的含义。(2)利用概念内涵上的相似性予以移植。薛定谔曾提到三方面的概念移植,即移植热力学中的熵概念并改造成负熵以说明生物有别于一般热运动所显示的无序而呈现有序;移植量子力学中“量子跃迁”解释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移植密码子概念解释遗传性状借助染色体传递的具体过程。克里克阅读到《生命是什么》时便本能地意识到“对根本的生物学问题可用物理学和化学概念,以精确的措词进行思考了”。
4.2 理论渗透
这是科学主体将一学科或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向另一研究域地进行交融合流,以建构新的理论体系的一种方法运营过程。它是概念移植的深化,是科学由局部交叉向全局交叉的系统推演。理论渗透的方式有单向渗透、双向渗透和多向渗透。将某一学科的成熟理论作为指导性认知成果,渗入另一域地,创建出新的理论体系,以解释跨学科的新现象,叫单向渗透。将两个学科中的成熟理论同时向某一域地渗入,创建出新的理论,或将某两个学科的理论相互对流,以解决二学科各自出现的科学交叉新问题,叫双向渗透。将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同时渗入某一域地,解决多学科间的交叉问题,叫多向渗透。分子生物学就是多向渗透的结果。其机理是:
(1 )利用事物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多样性统一原理和科学理论的可通约性解释功能,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艾伦曾说:“沃森和克里克的工作把信息学派、结构学派和生物化学学派对遗传(甚至扩展到整个生物学)问题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了。”[7] 玛格纳也认为:“他们处在一个富有活力的消息灵通中心,这是更为突出的优势。从这里他们能很快地获得成熟的资料,可以参照来自伦敦甚至来自帕萨迪纳(通过鲍林)竞争者们的研究进展报告。他们共同或分别地以批判眼光吸取同事们或者来访者(例如威尔金斯和查伽夫)的思想。”[8] 正是沃森、克里克成功地移植与借鉴了薛定谔的还原论思想、威尔金斯清晰的DNA衍射图、布拉格父子的X射线结晶技术、马丁和辛格的色层分离法、查伽夫的碱基规律、鲍林的蛋白质长纤维螺旋结构、格里菲斯对碱基的计算结果、多诺休的碱基配对理论和弗兰克林的晶体结晶学分析资料等,才使他们二人作出了划时代的发现。而威尔金斯虽然得到了DNA衍射图,并准确计算过螺矩和直径, 但由于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分子本身的结构;他并不打算在他的结构理论中考虑通过任何实际的途径去说明生物(遗传)的功能”[7]而未成功。无独有偶! 弗兰克林虽认识了碱基和磷酸根基团的准确位置,以及温湿度对DNA 分子间的距离与密度有重要影响等,但她片面认为建立模型的唯一办法是使用纯结晶手段。因此面对碱基配对所显示的遗传功能和双链反向走向这两个最为关键的问题,竟束手无策、百思不得其解。
(2)利用人的认识的相对性、 有条件性和科学理论只是对事物现象的个别、局部和阶段性的反映等特质予以渗入和对接,以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功效。事实上,若将揭示事物个别、局部和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规律的多种科学理论进行融合与渗透,以解决某一科学交叉问题时,便能造成力量叠加,形成系统优势,从而多侧面、多方位、多视角、多途径地协同攻关,谋求出新的支点和理论参照。
4.3 类比推理
这是科学主体依据两个对象的已知的相似性,把一个对象(类象)的某一特性推移到另一个对象(本象)的未知特性上,求得未知特性解的一种方法运营过程。利用类比中本象与类象间存在的相似关系,经重整化处理,可达到由表及里,触类旁通地解决科学交叉问题之目的。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9]黑格尔也认为:“类比可说是理性的本能。 这种理性本能使人预感到经验所发现的这个或那个规定,是以一个对象的内在本性或类为根据。”[10]此外,利用类比中本象与类象之间存在的对称关系,经由重整化处理,可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解决科学交叉问题之目的。沃森、克里克建构DNA模型时就成功地运用了对称类比。
该模型有两个关键:一是双链,二是碱基配对。沃森、克里克考虑,4种碱基形状和大小很不相同, 由碱基序列排成的多核苷酸长链肯定很不规则,但从威尔金斯的衍射图上看,DNA又是一个很规则的晶体, 而这种规则性一定来自DNA分子结构的规则性。 因此首要问题是链干由碱基还是核苷酸组成?碱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显然不及核苷酸。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明确了以糖-磷酸作螺旋的骨架。骨架确定后,接着的问题是:骨架有多少条链所构成?单链显然无法解释遗传的复制及其繁杂过程。于是便想到了三链。因为按正常的思维,链愈多,其复杂性问题的解释似乎更方便。弗兰克林也是这样做的。1951年底他们构造了一个三链模型,并设想由金属离子结合力作用,使DNA 保持内部结构稳定。但三链破坏了对称性, 而且又因含水量减少了一半被弗兰克林所否定。接着他们又构造了第二个模型:双链螺旋,糖-磷酸骨架在外,碱基在内,且同型相配。该模型考虑了核干的对称性,但又忽视了碱基对的异型相配。结果又被多诺体所否定。这时他们想起了查伽夫的实验,两个嘌呤和两个嘧啶两两相等。又一个奇特的对称!于是第三个模型即今天人们所熟悉的DNA双螺旋模型问世了。
综上所观,交叉学科发生的模式是:由外源域哲学和科学背景中折射、引发出各种可能的科学交叉问题集,后经内生域知识储备、创新意识和臻美心态等加以滤选精制,缩合成可供主体探索的现实的科学交叉问题元。继后科学主体凭籍概念移植、理论渗透、类比推理等方法的运营,作出试探性理论以应答交叉问题元。至此,交叉学科及其理论呼之而出。
THE ORIGIN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Yan Bing Song Ziliang
( Yangzhou University,Jiangsu 225009)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T.,Wuhan 430074)
Abstract This thesis,based on its own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s,manages to explore the originating mechanisms of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in which philosophy and science background,cumulative knowledge,senses of innovation, aesthefical sentiments of
subjects
of
science
and methodology included,with some concret in molecular biology discussed.
Key words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originating mechanism,molecular biology
收修改稿日期:199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