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进行家庭德育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巧用论文,教材论文,德育教育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家庭对孩子们的关怀与教育,仅仅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更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关注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可是,在如今的环境里,脱离孩子的学习谈德育,实在是有些脱离实际。那么,有没有一个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办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利用孩子的语文教材,指导孩子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受到德育教育。具体来说,方法有三: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实施德育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在整个感性世界中,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所以,人的性格是我们所能感觉的世界上的最高的美。”一部作品,只有完美地塑造出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才有深度,也才能更深刻地感染和教育读者。在中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以及课外读物中,这类思想好、心灵美、行为崇高的人物形象非常多。在读书的过程中,如能引导孩子们深刻地提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就能引起孩子思想情绪的共鸣,从而辨别真、善、美、假、恶、丑,激发起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比如,当孩子学到《藤野先生》一文时,就可以结合孩子们的思想实际,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分析藤野的形象,郑重讲述鲁迅弃医从文的举动和思想变化的线索,体会鲁迅的高度爱国主义思想,让孩子们树立起为建设祖国,为中华腾飞勤奋学习的信念,使德育教育如涓涓细流,流入孩子们的心田“不着痕迹”地提高认识,“悄悄默默”地净化其心灵。
通过自然景物描写的分析强化德育
在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作品中,有许多描写祖国优美风景的篇目,如《苏州园林》、《济南的冬天》、《香山红叶》、《晋祠》等等,它们对祖国辽阔的疆域,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园林山野都进行了酣畅淋漓的描写和歌颂。这些景物的描写,可以说都融进了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感情,如能详细分析和体会这些景物描写,就能激发孩子们爱自然、爱生活、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们的家长要像有经验的导游一样,让孩子们借助文章饱览名胜,引导他们深入到字词句篇中去探寻美,启发他们到文章中去采撷智慧的花朵,从而在大自然的美景面前升腾起一种崇高的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的富饶土地,优美山川。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文章开始就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使读者如同听到了知心朋友慢慢走过来的脚步声一样的亲切、和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围绕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人等五幅优美的画面,展示了作者珍惜春光,努力奋进的人生态度。作者这样描写自然的本身,也正是为了表现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热爱。当孩子学到这篇文章时,家长就应注意引导孩子们,无论朗读还是感悟都要始终贯穿爱国主义这条主线。在学习、欣赏文章语言美的同时,又要让孩子领略到祖国壮丽河山的美好,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辅之以有表情的朗读,或幻灯录像,将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诉诸于孩子们的视、听觉,以此陶冶孩子们情怀。
通过社会生活描写的分析渗透德育
社会美是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结果,也是人组成为社会并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之后具有新特征的表现,这些在语文教材及课外读物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如在《梁生宝买稻种》、《分马》、《普通劳动者》等文章中,梁生宝、郭全海为集体、为群众的艰苦朴素、忘我牺牲精神,李四光、林部长等甘愿作普通一兵,为祖国科学事业奋发图强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都是实实在在的美好而崇高的心灵在闪光。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风姿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精魂;他们的业绩如日月经天,似江河行地,是我们后代敬仰的楷模,学习的典范。因此,家长一定要利用这些内容在孩子们面前展现祖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图景,以鼓舞、激励他们奋勇前进。再如杨朔的《香山红叶》,文章逐层深入地展示了老向导的精神风貌,说他越到老秋,越显得可爱,以物拟人,抒发对社会主义新生活、对当家作主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赞美,从而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境界提高到心灵美的境界,而这心灵的纯洁美好,不正是家长对下一代的精神文明的要求吗?还有,托“茶花的美丽姿质”,言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的面貌;借蜜蜂酿蜜的可贵精神,赞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勤奋不息的高贵品质,如此等等,无不说明祖国在奋进,中华在腾飞!孩子们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一定会更加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新生活,诚如马雅可夫斯基所云:“我赞美祖国的现在,三倍地赞美祖国的未来。”
标签:德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