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欧阳善聪

武冈展辉医院 湖南邵阳 422400

【摘 要】目的 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患者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血脂指标下降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心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实验组的心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脂水平,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关键词】不同他汀类药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由于血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血流和氧气供应不足最终导致的心肌缺氧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常见的一类并发症,患者一旦确诊或病发后需要及早采取措施治疗,否则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组实验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样本,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旨在进一步探讨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具体效果。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者设定为实验组,该组45例患者中,女性20例(44.44%),男性25例(55.56%),患者年龄分布范围在36~71岁,平均年龄为(55.76±0.97)岁,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该组45例患者中,女性19例(42.22%),男性26例(57.78%),患者年龄分布范围在37~70岁,平均年龄为(55.89±0.86)岁,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积极配合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其他严重合并症者。

1.3方法

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干预 患者每天口服一次量为10毫克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具体剂量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实验组 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干预 患者每天口服一次量为5毫克的瑞舒伐他汀,剂量调整原则与对照组一致。

1.4观察指标

治疗干预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和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专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检测及涉及到的数据,计量资料描述过程中用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过程中用X2检验,分别用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干预前后的血脂和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后,实验组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低,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干预前后的血脂和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3讨论

冠心病是人体中管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进而血管内部阻塞,患者心肌供血和供氧不足,导致心肌坏死。临床研究表明,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情况与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有一定关系,脂质代谢异于正常情况会使患者动脉内膜壁的脂质发生沉积,脂质物质沉积较多后形成粥样物质。近年来,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冠心病患者由于粥样斑块形成后血流的突然性中断容易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骨后部剧烈疼痛,患者在休克或心律失常后甚至要面临死亡的风险。当前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合并心机梗死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治但是手术治疗风险较高,因此患者一般先接受药物保守治疗,他汀类药物的较为常见的冠心病治疗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冠心病患者使用该药可以显著降低LDL-C水平,进而减少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此外,他汀类药物还能够减少患者体内炎性物质的释放,阻碍血小板聚集,减少患者血栓的情况,调节血脂水平,阿托伐他汀是脂质调节药物,但是在血脂调节和心功能改善方面的效果均不如瑞舒伐他汀。结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血脂指标下降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心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实验组的心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与张艳辉[8]文献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有益于患者的预后。该治疗药物可为后期广大患者推广。

综上,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脂水平,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参考文献:

[1]强灿灿,张涛,谭利国,王娟,肖俊会. 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6,11(11):1597-1599.

[2]雷锐.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早期急性心肌便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1078-1080.

[3]郝东云,刘晓明,赵静,王娜,孙秀梅.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效果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5,21(1):129-131.

[4]金晓萍,张俊杰. 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5):630-632.

[5]范智波,周德均.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对比[J].,华西医学,2015,6(5):1060-1062.

[6]杨顺兰. 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87-89.

[7]陆莉琳,陶敏敏,徐惠娟.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的效果及心电图表现[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12):298-299.

[8]张艳辉.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5):120-121.

论文作者:欧阳善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欧阳善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