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当前的房屋建筑施工中,通常会因为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以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最终导致竣工后房屋建筑出现渗漏问题。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防渗漏处理技术,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本文主要综合房屋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施工中常见渗漏部位及其原因,并通过防渗漏措施及防水材料,防止渗水和渗漏的发生,最终保证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关键词:房屋建筑;渗漏施工;施工技术
1渗透类型
1.1屋面渗漏
如果没有结合建筑房屋的具体施工要求,对屋面进行防水设计,其不能够满足具体的防水标准。加之,屋面设计坡度比较小、排水线路过长、未在具体规范内进行节点构造设。一旦发生大雨或暴雨,屋面很容易积水,从而引发房屋渗漏问。采购人员并未结合具体施工要求,对屋面防水材料进行购买和应用,使材料或基层处理剂应用不合理,降低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引发屋面老化开裂。项目负责人和施工人员没有结合具体工程布局,对屋面基层处理工作、细部节点施工、成品保护等防水施工及管理工作进行落实,都会引发屋面渗漏问题。
1.2门窗渗漏
第一,由于部分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选用质量较差的门窗材料,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门窗材料未达到相关质量标准,防渗漏水平较差,例如在卫生间门口的门框由于防渗漏效果差,则对下层居民的房屋造成损害;第二,由于施工人员在对门窗缝隙进行塞填时使用的技术方法不当,或没有按照要求对其进行塞填,导致放声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由于门窗自身抗震能力较差,而在受到外力强行震动时则容易产生松动,并与墙体产生缝隙,无法有效防止渗漏。
2房屋建筑渗漏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前期设计中的不足
设计人员在房屋建筑的前期设计中忽略了对于防渗漏工艺的处理。设计房屋建筑的外墙墙面时,需要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情况进行设计,同时还要遵循标准化的屋面设计准则,使建筑外墙墙面的设计比较有针对性。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需要针对实际情况来选择,要选取比较合理并且适用的建筑材料。设计建筑的防漏方程中要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增加保温层上的排气口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的空气水分流通不畅,同时还能够避免保温层水分蒸发而造成的防水层的防水功能失效。
2.2施工材料的因素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成本等很多因素的限制,导致一些施工单位购买质量不达标准的建筑项目防渗漏材料来使用,这些材料的综合防水性能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属于劣质产品。举例来说,比如现在很多地方在建造房屋时往往会选择价位特别低的油毡青,因为这种材料里面所含蜡比重比较大,总的来说受温度影响非常大,一旦温度过高,它的强度就下降,防水功能下降,房屋建筑出现渗漏现象的可能性极大,反之则是温度过低,其强度上升,易干裂,受到一些外在因素撞击时会出现裂缝破碎,防水性也是下降,由此可见选择优质建筑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2.3施工过程中的不足
施工是防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际的房屋建筑过程中,有很多企业都没有完全按照施工标准来施工,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房屋建筑的渗漏。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在实际的房屋建筑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施工,操作也并不规范,甚至为了方便直接省略前期的设计、盲目施工,导致建筑的结构强度受到极大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房屋建筑渗漏水现象处理措施
3.1屋面渗漏水问题处理措施
屋面渗漏水问题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房屋建筑屋面渗漏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屋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不规范,屋面防水材料不合格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等,因此,屋面渗漏水问题的处理主要针对于以上几个环节。首先,房屋屋面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保证屋面混凝土结构质量。在混凝土结构浇筑之前,要保证钢筋材料铺设规范,避免混凝土结构间隙的出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振捣工作,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均匀和密实;找平层屋面防水的基础,一定要保证屋面找平层的结构强度和硬度,并且应具备一定的坡度,避免雨水的积攒;屋面防水材料的质量必须要达到施工标准,一般来说,屋面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应该保持在10年左右;屋面防水材料的施工一定要规范,保证防水材料同屋面混凝土结构的充分接触,避免气泡等问题的出现,确保良好的使用效果。
3.2建筑外墙渗漏水问题处理措施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框架剪力墙外围的护墙或外墙的拉结筋施工设置不正确,填充墙以及剪力墙的拉结筋结构遗漏,容易造成墙体出现裂缝和变形,出现渗漏水现象。在房屋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相关环节的处理,比如科学合理的设置拉结筋,对剪力墙以及填充墙进行全面施工,加强相关结构的防水效果。同时,脚手架所遗留的墙洞应该进行有效的填充,并用砂浆进行密封和紧实,并黏贴聚丙纶防水材料快,避免漏水问题的发生。此外,对于房屋建筑外墙窗体处的细缝也要做好全面的密封工作,用防水嵌缝膏等粘合剂进行细缝的填充,并用砂浆进行外部处理。在房屋外墙砌筑过程中,禁止干砖砌墙,充分保证砂浆同灰浆的饱和度,并在砌筑完成后,对墙体灰缝的饱和度做好全面的检查工作。
3.3房屋建筑地下室渗漏水问题处理措施
对于地下室渗漏水现象,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处理:首先,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止水带,对墙体进行有效的密封,并在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避免对止水带的挤压。混凝土材料的搭配比例要合适,尽量减少混凝土此案料中的含水量,并做好相关振捣工作。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毕后,要做好必要的养护工作,养护时间保证在14 d作用。
3.4 房屋建筑厨卫区域渗漏水问题处理措施
厨卫区域用水量较大,因此,针对这些区域要做好充分的防水措施,以避免积水问题的发生,影响到建筑的整体使用效果。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管道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管道材料不合格,管道材料不能满足房屋建筑的实际需求,会造成管道破裂等问题的发生,是房屋建筑渗漏水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要对水压等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采用合适的管道材料。其次,房屋排水管道、以及地漏处要做好密封工作,待排水管道安装结束之后对管道周围用水泥砂浆填缝;地漏应该选择排水效果良好,易于清理的产品,待地漏安装完毕后,也需要对地漏周围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一定的排水高度,易于污水的排放。卫生间楼板要设置一定的坡度,坡度要求在2%,坡向地漏,地漏边沿坡度应提高到3%,以促进卫生间内积水的排放,避免积水问题的出现。厨房和卫生间墙面需要涂抹防水涂料,提高墙体的防水效果,防止渗漏水问题的发生。厨房防水层高度应控制在300 mm,洗手间防水层高度控制在1800 mm,防水层固化干燥后24 h进行防水性的检验检查工作,确保防渗漏效果,再进行面层施工。
4结束语
虽然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应用手段有以上几种,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对以上技术手段应该依据不同的施工实例进行不同的选用组合,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就能够很好的预防裂缝的产生。但声明的是,虽然目前我国对与房屋建筑防渗防漏的治理已经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房屋建筑防渗漏措施监测手段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一套,只能根据后期的防水效果和人的主观观测来检验,这同样是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中值得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江河;某高层住宅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J];福建建筑;2009,(04).
[2]王宗昌,王晓菊著;实用建筑施工技术(第二版)[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02月第1版.
论文作者:李振,胡居中,杨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屋面论文; 渗漏水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房屋论文; 防水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