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自主阅读障碍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障碍论文,初中语文论文,自主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缘起
自主阅读是自主学习的一个分支,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自主阅读,它强调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来研究阅读教学的,它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它主要针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进行的改革尝试,它的实用价值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于自主学习,近年来有许多成果,例如成都市“初中学生语文自主读写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形成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的能力;湖北省“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双主双思”教改实验,它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自制力、自我规划、自我调节、自我反馈的能力。他们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对我们农村课改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要转变农村中学被动阅读的局面,就必须积极倡导新课标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农村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与国外、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学有它特定的背景,在农村中学进行自主学习试验,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障碍,探明这些困难、障碍,有利于自主学习在农村中学顺利开展,也有利于素质教育在农村初中得到进一步深化。为此,本人结合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新课标指导下农村初中语文自主阅读实验研究”(州级课题),对本地区初一250名新生进行专题调查, 目的是探明目前农村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背景和存在的障碍,并作个人的分析与思考,供同仁、专家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调查的基本情况及障碍透视
一、情况统计
本次调查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谈话法、观察法为主,辅以适量的家庭访问、日记沟通法、课堂抽查法。现将基本情况统计如下:
1.关于农村初一新生自主阅读的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选项 占总数比例调查内容选项占总数比例
A.为自己、为理想 56%A.边读边思 43%
B.为父母或老师14%B.随便翻翻 20%
C.天然兴趣需要30%阅读方法C.勾勾画画 22%
A.经常主动阅读20%D.只读不思,读完就算15%
阅读目的
B.有人督促才去阅读50%A.自认为很广泛 3%
动机态度
C.偶尔读一读 30%B.广泛 17%
A.有计划阅读 10%阅读范围C.一般化
54%
B.偶尔翻一翻 50%D.狭窄 26%
C.想不起来读 40%A.全身心投入
27%
A.5000字以下 23%B.浮光掠影 48%
阅读数量
B.5000至10000字
45%C.不想读,硬着头皮看25%
(课外书)
C.10000至50000字 24% 阅读心理状态 A.会自觉指导自己阅读
16%
D.10万字以上
8%B.不会自觉指导自己阅读 28%
A.我愿自主选择读物66%C.想指导,但找不到方法 48%
读物选择
B.希望老师为我选择读物26%
心理
C.我不想读 8%
2.关于农村家庭藏书及学生阅读环境的问卷调查
(1)藏书数量及文化程度
调查内容 项目及数量占总数比例
教材类(语文) 10本以下 60%
10本以上 30%
杂志5至10本 5%
报纸10至100张
5%
非教材类书籍
四大名著 1%
其它杂书50本以内
20%
空白无藏书 87%
文盲
5%
小学 50%
父母文化程度 初中 32%
高中 10%
大学
3%
(2)家人对学生的阅读关注统计
项目
选项 占总数比例
家人对 A.经常督促提醒你读书 28%
你的阅 B.偶尔提醒
40%
读关注 C.不闻不问
32%
你对家 A.经常翻阅
25%
中藏书 B.偶尔翻翻
45%
的态度 C.从不阅读
30%
(3)问答题概要统计(占总数比例)
①家中爸爸妈妈喜欢读书的占10%;爷爷奶奶喜欢读书的占2%;哥哥姐姐喜欢读书的占30%;此项回答空白者占58%。
②当问及“读课外书有什么作用?”认为能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对学习有帮助的占52%;认为能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占30%;此项空白者占28%(可能由于懒惰,也可能是根本不会填)。
③问及“学生喜欢哪类书籍?”喜欢一般故事的占30%;喜欢诗歌的占20%;喜欢长篇名著的占10%,喜欢武侠小说的占20%;此项空白者占14%。
④当问及“你最喜欢那位作家?”喜欢安徒生的占50%;喜欢李白、 杜甫等古代诗人的占10%;喜欢金庸的占15%;此项空白者占10%。
3.谈话法片段选(抽样提问、询问式,即抽好、中、差各一名)
情景设置:(教师亲切、和蔼地)老师今天找大家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你们过去在阅读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希望你们能实事求是地回答老师……
师: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当老师不布置阅读任务时,你会不会自觉主动地读一些书?如果你读过,你能说说它们的名称和作者吗?
学生甲: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当老师不布置任务时,我会主动去完成作业,但不是读书,而是老师印给我们的试卷,老师说,做试卷能反映我们的阅读能力。
学生乙:有时,我也会主动读几本书,但现在只能说出名称来,作者不知道了,例如《灰姑娘》、《海洋故事》《格林童话》。
学生丙:我不喜欢读书,所以读过什么我也不知道,现在什么也不记得了……
师:你目前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什么?老师提倡自主学习,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甲:我目前的学习方法是,有时间我就提前预习,并且抓紧早读时间,把该记的内容记牢,达到温故知新……
学生乙:我认为,如果有时间,老师拿一点时间给我们温习,我还是习惯先预习老师再讲;我认同自主学习……这个名字有点怪,但我能感觉它的意思,因为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自己考上高中、大学后不会因为学习而烦恼……
学生丙:对于这个问题我从未想过,也谈不清楚,既然是老师提倡的,应该是好的,会记得更牢。
二、障碍透视
1.学生阅读实践量严重不足,阅读面狭窄,阅读方法单调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课外阅读量在10万字以上的仅有8%, 学生自认为阅读很广泛的仅占3%,自认为阅读很狭窄的占26%;在阅读方法上,边读边思的占43%,勾勾划划的占22%,只读不思的占15%,随便翻翻的占20%。考虑到部分学生在“狭窄”、“边读边思”时可能还存在护短心理等因素,再辅之平时的观察、课堂的抽查、日记沟通可以感知,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面狭窄,阅读方法单调。为了有个对照,兹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要求抄录如下:
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项合计145万字,就是说按新课标的要求,一个小学毕业生至少要有150万字的阅读总量才能达标,而我们农村小学毕业生,课外阅读量在10万字以上的仅占8%,这种“比照”似乎不合理,但是任何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都要建立在一定量的阅读实践的基础上。很难想象,仅凭几册《语文》教材,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多强,有多好。当然,农村学生阅读背景薄弱是有原因的:客观上,农村许多学校没有图书室,即使有图书室的学校,能够大胆开放的也为数寥寥;主观上,农村教师对学生阅读量的重视不够,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远远不够。例如,一些教师为了应考,买几本《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应考作文》之类让学生背,以期到考试时能“合理搬家”——好歹弄一个满意的分数。有的教师纯粹一本教材、一条粉笔“打通天下”。此种狭隘、单一的阅读教育指向,导致许多教师热衷于“猜题”“押题”的终南捷径上,忽视了开阔学生阅读视野,不注重学生阅读量,不注重阅读自主意识的培养。
2.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严重滞后,学生主体意识严重失落
从统计表中我们看到:“有人督促才去阅读”的学生占50%,“偶尔翻一翻课外书”的学生占50%,而“经常主动阅读”、“有计划阅读”的学生分别占20%、10%;阅读时“浮光掠影”、“硬着头皮阅读”的学生高达48%、45%……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至少不是大面积的感兴趣),他们那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无奈心理是可以预知出来的。从谈话法中,可以看出学生是有自主阅读的潜意识的,然而教师的“作业式”教学、讲析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主体意识严重失落。例如:当问及“老师不布置阅读任务时,你会不会自觉主动地读一些书?”学生的回答则是“我会主动去完成作业的,但不是读书,而是老师印给我们的试卷,老师说,做试卷能反映我们的阅读能力”。当问及预习、读课外书有什么作用时,学生则回答:“我会主动做作业,我虽然喜欢读书,但因为作业多没有时间看书,课外书的名称我一本都记不起来了”。通过谈话和平时的观察,我们可以推知:农村课堂教学没有大面积的朝课改方向转变,教师教学价值观单一化、狭隘化、功利化还普遍存在,而这种思想、意识又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以巨大的影响。教师是教学的决策人,其教育观念、思维方法等等都会时时影响着学生。我们也看到,农村学生有自主读书的潜意识,他们渴望阅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更渴望有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但是由于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他们的自主意识受到严重的压制,甚至于泯灭。
3.阅读环境令人堪忧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的阅读环境令人堪忧,有字典的学生占90%,有词典的学生仅占6%。家庭中藏书数量十分有限,有杂志5至10本的仅占5%;有报纸50张以上的仅占5%;家里有四大名著的仅占1%,有其它书籍20本以上的仅占10%。学生对家中藏书的阅读态度:经常翻阅的占25%,偶尔翻翻的占45%,从不翻阅的占30%。家长对学生的阅读关注:经常督促提醒的占28%,偶尔提醒的占40%,不闻不问的占32%……透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所处的阅读环境实在令人担忧,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很难有自主发展的机会,现有的环境限制和束缚了他们的自主意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戴尔·斯科特·里得利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积极的环境,无论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对学生自主性有积极的影响,反之则是消极的影响。从问卷统计中不难发现,学生阅读量少跟他们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推知,农村学生阅读环境受制于他们现有的主客观条件,导致学生自主阅读欠缺,有家庭和学校的综合原因,而这也是学生实现自主阅读难以克服的重大障碍。
排除障碍的对策设想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主动出击,扩大学生阅读实践量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农村学校没有图书室的,要尽快建立自己的图书室;有图书室的,要大胆开放,并设法充实学校图书的数量,尤其是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动师生捐资、捐书建立年级图书馆、班级图书角、个人图书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学生有书读,多读书,尽最大力量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视野。
二、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要扎扎实实学习新课标,领会其精髓,确立新理念,在此基础上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例如:课堂模式由讲析传授式向对话式转变。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和谐的民主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尤其不能“千课一面”。学习方式要由接受型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转变。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主动帮助学生攻克自主阅读的难关。课程取向也要由注重知识向注重体验转变。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教师要有清醒的意识,正如《走进新课程》阐述的那样:“体验使学生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评价指向由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学会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设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
其次,优化课堂阅读教学。首先要利用已有的条件,利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内”到“外”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热爱语文的感情。例如,强化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做“小老师”,让学生尝试备课、讲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制定阅读计划,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监督,自我鼓励,自我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积极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点拨,促使他们逐渐成为真正能够自主学习的人。
第三,建立和尝试新型的自主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根据自主阅读渐进性的特点,可将课堂模式定为“三个梯度”,即“浅程”自主阅读;“中程”自主阅读;“高程”自主创读三个梯度,并且不同的梯度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第一梯度使用激趣法、鼓励法、点拨法、情景法;第二梯度使用讨论式、问题启发式、探究式、对比式;第三梯度使用批判性策略、拓展延伸策略、自我反思策略等。这三个梯度是一个纵向的阅读过程,是一个从易到难、从浅到深的自主学习过程。建立此模式的目的是: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
首先,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每年、每学期、每月、每周读多少课外书,教师要心中有数;同时,在阅读方法上多给学生指点、帮助,并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循序渐进地安排好各阶段的阅读活动。例如,根据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心理,先让初一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等等,让学生对阅读有了感觉后,到初二再引入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简·爱》、《鲁滨逊漂流记》等,到初三引入思想内涵深刻丰富的名著,如《复活》、《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阿Q正传》等。其次, 举行多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活动,如“做学习的主人”演讲活动、读书方法交流活动、诗歌朗诵竞赛活动等等。再次,尝试开展研究性的阅读活动,例如根据农村实际,让学生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乡村轶闻趣事、民间对联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当然,排除农村自主阅读障碍的方法,不仅仅是这些,此处仅是抛砖引玉,更多的内容还等待着广大教师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