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汤山初级中学 211100
摘 要: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问题发现与解决为核心。问题是思维活动起点,通过问题的引入、展开、深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展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来驱动教学,是实现夯实基础、揭示本质特征、提炼数学方法、提升思维水平的有效途径。问题也是创新的开始,用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关键词:巧设问题 启迪思维 三角函数
一、“问题引领教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引领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新知自然生长在已学知识之上,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为:“情境创设展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引出新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教材,尝试独立思考解决)——师生合作探究(可以先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再师生互动、探究拓展)——归纳小结,建构模型”。
二、“问题引领教学”课例分析
教学内容:三角函数的应用。
环节1:情境创设(展示问题)。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看一栋高楼顶部B处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C处的俯角为60°。若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90m,则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保留整数, 2≈1.414, 3≈1.732)
师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
师: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中出现了两个新概念,仰角和俯角。你能分析字面意思,说说什么是俯角、仰角吗?生1:仰角是从低处抬头看高处,俯角是从高处看低处。生2:AB、AC可以看作是眼睛发出的视线。生3:∠BAC是仰角,∠ACD是俯角。
师:大家说的有对有错。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来规范描述一下什么是仰角、俯角。(课件展示图与概念)
师:在我们教室里面你能举例说说俯角、仰角吗?
设计意图:活学活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获得成功的体验。
师: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转化为你熟悉的问题吗?生: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环节2:典例分析。如图,为了测量停留在空中的气球的高度,小明先站在地面上某点处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27°。然后他向气球方向前进了50m,此时观察气球,测得仰角为40°。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小明如何计算气球的高度呢(精确到0.1m)?
师:同学们,你能把题目中的已知数据在图上标记出来吗?(请学生到黑板上标记,集体指出错误并修改)
师:要想算出气球的高度,只要算出什么数据就能解决问题?生1:算出CD的长度。生2:CD的长度加上1.6m即为气球的高度。师:如何求CD的长度?怎样设未知数?图形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怎样来列方程?生3:设CD为X m,则BD= ,50+ = 。 生4:设BD为X m,则CD=x·tan40°,x·tan40°=(50+x)·tan27°。
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求解以上两个方程中的x。
环节3:归纳小结,构建模型。
三、“问题引领教学”探索中的反思与体会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催人思考。符合中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灵活,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运用“问题引领教学”,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要遵循教学原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都有进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要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问题设计的难易适当,具有科学性。
3.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去思考与解决,使全体学生能够获得思想启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
4.要新颖别致,使问题能激起疑团、形成悬念,又能恰到好处、产生兴趣。
5.要有变式提问或引申性提问,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思维开阔,提高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军 问题引领式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圆周角”(第1课时)为例[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7,(9):36-39。
[2]鲁微微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创造性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4):12-12。
论文作者:杨庆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仰角论文; 俯角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学生论文; 气球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