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勃勃的慕尼黑城市公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慕尼黑论文,生机勃勃论文,公交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慕尼黑方圆5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30万,周边卫星城镇人口约100万,市区道路四通八达,郊区道路多以高速公路和卫星城相连接。城市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市郊火车和私营出租车,另外市区约有70万辆私人小汽车和商用车辆,与城市公共交通组成了城市整体交通,担负着慕尼黑市全方位的交通服务工作。
慕尼黑市有公共汽车340辆,有轨电车208辆,6条地铁线路共69载车、466节车箱,另外还有200辆私营车,年总载客量3亿多人次。该市所拥有的公共车辆保养基地可以使全市所有公交车辆,包括私营车得到良好的维修保养。其中地铁大修厂及其保养基地,对每载车每日进行清洗,3个月进行一次养护,半年进行一次检修,使用12年法定报废不再使用。因此车辆显得整洁、簇新、行驶快捷。慕市公交全部实行无人售票,电脑调度管理和电视屏幕监控。据介绍,慕市有650台摄像机在监控地铁运行。
慕尼黑市的公交各部门,例如联邦铁道局(属国家所管)、慕市公交公司、市郊私人客运公司及市区私营车辆组织等共同组成慕尼黑市公共交通协会,协会权利很大:1.统一安排各路车辆行车时刻表;2.决定各个交通工具的客票价格;3.确定开辟、增减、调整行车线路;4.协调裁决各部门间的关系和矛盾。协会由政府参与组成,公共交通各部门自愿加入,而且据说都非常乐意加入,因为这样他们可以省却很多麻烦,同时可以得到政府较多的优惠。
政府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是:1.尽可能提供优良的服务,如市区内公交车辆优先通过十字路口。2.在市郊连接处修建设施良好的免费停车场,以便人们将车开至连接处方便存车,然后乘地铁入城(地铁入口就在停车场旁边)。3.市区内停车费调高至人们觉得不划算的程度,促使人们不愿将车开到市区。4.加大人公共交通投资,近10年来城市道路投资极少,而将资金大量投入公交设施建设,例如增加更换车辆及修建相应的保修保养基地等。5.公共交通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一律是经济学、工程学硕士,中级管理人员(包括部门负责人)必须经过严格专业培训,既懂理论,又具丰富实践经验并取得国家承认的资历。
慕尼黑市的城市公共交通的确有其独特之处,除与他们的国情国力有直接关系外,我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城市公共交通在全世界都属城市公益福利事业,政府都愿给予一定的补贴。慕尼黑市公交年支出12亿马克,其中52%来自企业票款收入等,48%来自政府补贴。
二、城市公共交通归口综合管理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模式。慕市公交协会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联邦政府铁道局的郊区铁路,市政府办的地铁、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私营的郊区公共汽车和市内的私营出租车等统管起来,避免了由于各管一段而互相扯皮、互不连接。争线路、争客源的弊病。协会采取招标的方式,将已经确定的公共交通各项服务目标公之于众,公开招标,选择最佳承包商来进行经营,以此保证整个城市公共交通多家经营,统一综合管理。
三、注重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公交行业全体雇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慕市公交企业招进的新学徒,首先要进行短期适应性培训(若培训不合格则立即解除雇用合同),接着要到市政管理委员会(相当于我们的市建委)培训中心进行3年半的职业培训,经法律承认的严格考试,方可正式上岗。学员培训费用法律规定全部由所在企业承担。从业人员整体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给整个公交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