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认为“激励”是一条很好的连接教师和学生心灵的通道,它能使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他们的内心所需,从而调整管理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 目标激励 优化策略
一、行为激励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首先要做好表率作用。班主任在班集体里的所作所为,都是会被学生看在眼里的,都会成为学生处理事情的一个导向。所以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一个标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作为教育力量的源泉,就是教师的个人魅力,即教师的行为规范以及教师的修养。学生父母的世界观是最直接影响孩子的,然后就是教师的世界观,因为教师是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与父母比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这点虽然不容易被察觉出来,但不得不说这是真实存在的。我也看到很多负面的例子,因为老师对学生的不正当教育,导致学生对该科目的教师产生了反感情绪,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意个人的为人处世风格,更要在言谈举止、自身修养、礼节仪表、讲课风度以及黑板字书写等细节方面,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师生共同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目标激励
目标能对人的行为起到激励作用,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榜样和期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各阶段不同的目标,让学生对目标进行冲击,通过努力完成目标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会激起他们内心的自信和自豪感,又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在学习上不断奋斗。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对没有达标的同学,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不能使其失去信心,让他们持续对目标发起冲击。班主任教师要让学生不定时对目标进行更新,对不同的同学定制出不同的目标,让目标一直起到鞭策作用,成为学生在知识海洋中的灯塔。
三、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于别人的个人天赋,这种天赋是难以被人发觉的,一旦被唤醒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而榜样就是引发这个天赋最好的引子。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在同班同学中有成绩优秀的人出现时,其他的同学会把他(她)当成榜样,希望能变得跟他一样优秀,在学习上可以和他共同前行。这个出发点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并且要求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达到和榜样一样的高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班主任的权力,比如让每个同学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偶像,班主任还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的眼光从远处回到自己的身边,回到学校里面,回到家庭里面。让他们感受到,榜样可以是某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或者是学校里某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当然榜样也不局限某个人,还可以是一些优秀的团队等各种形式。这样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偶像以及爱好,使他们把眼光放回到自己的身边,发现身边的优秀的人、优秀的团队。让学生明白,只要肯下功夫、努力拼搏,榜样的事情也可以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这样既可以让优秀的同学保持住学习的劲头,也可以让心中有榜样的同学劲头十足。当然有一些表现差的学生,只要他们身上有优点,而且有学习的态度,教师也不可以忽视他们。
四、评价激励
一个班集体中,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生,都有自己的需求或者说存在感,适度的激励,会使他们的存在感油然而生,同时他们的潜力也会得到开发,就会有信心和动力追求更高更好的目标。所以,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只看学生在课堂和考试中的表现,还要看到他们在课堂之外、学校之外的表现。比如在校外做的好人好事,教师都要适时表扬,对他们的表现要加以肯定,引导他们把在校外做事的心带到课堂中来。激励的策略在于不能只有激励,也要在看到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不足时,提出批评教育,不单是学习方面,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也要完善。
五、参考激励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原则,也是我作为班主任的教育原则。教育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集体活动中组织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张扬自己的好个性,让全班同学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和策划者。这样有利于让各个成绩段的同学都能表演自己的隐藏才能,往往会收获到与课堂不一样的效果。激励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积极配合新课改后的各项指标要求,积极探索开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实施以激励教育的时候,也可以借鉴旧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改革出新。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效率都得以提高。让学生在个人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张扬自己的个性,肯定学生个性上的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改掉缺点,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通过一步步改革检验,来完善激励,形成系统科学的激励教育体系。激励教育虽然日渐成熟,但是它的发展完善是没有尽头的,探寻教育真谛的步伐是不能停歇的。
激励教育的教育模式是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的同时,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一种新式教育模式。专研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对其进行整合,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其课堂效果方面的其他方面作用,还要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来发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第一要务。
论文作者:章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榜样论文; 目标论文; 他们的论文; 班主任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4期论文;